APP下载

“违建难除”折射地方政治生态

2019-04-16马涤明

清风 2019年4期
关键词:保护伞南昌市违法

文_马涤明

连日来,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西美金山湖”项目涉嫌违规“削山造地建别墅”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河北省主要领导批示要求组成调查组全面深入调查,坚决依法依规依纪查处,石家庄市联合调查组已进驻鹿泉区。目前,“西美金山湖”项目已拆除违法建筑10余栋。

违建被拆除,还远远画不上句号,媒体追问的“为何一直查一直建”,若没有一个圆满的回答,问题也只是在表面的解决。曾有评论指出,整治违规别墅不仅仅是拆除违章建筑本身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治理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地方政治生态问题。

“地方政治生态”才是更大的问题,或说是根本问题所在,这点中了问题的要穴。之前的“秦岭拆违”,与近日南昌市一处违建因“老板找了领导就查不下去”等事件,实际上都是这个问题。

纵观这些年来媒体报道过的大量违法建筑野蛮生长的情况,无不是地方政府、执法部门“配合”的结果。所谓“配合”,主要是执法不作为、假作为。再就是,某些领导在幕后充当保护伞。南昌市一家“伙工店”大尺度违法装修,城管部门因“老板找了领导”而不再追查,堪称“官方配合违建”的经典案例。

南昌市青云谱区城管局相关官员向媒体透露,因“老板找了领导”,他们查不下去,但又不愿背不作为的“锅”,于是对该餐馆处以9000元罚款。如此“作为”,对上对下都能“交代过去”:9000元罚款实际上是以罚代管,一点不耽误违建的继续进行——对“领导”能交代得过去;群众若找上门来,则可以拿“已经处罚了”的说辞搪塞。而这样的假作为把戏,在很多地方被一些部门“玩得溜”。

石家庄“削山造地建别墅”事件曝光后,鹿泉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西美金山湖”出现未批先建违法建设行为,区国土、规划、住建等部门多次依法进行查处,但项目开发单位持续违法进行施工。这种话,是官方在为自己洗白“不作为”的质疑,还是表达“查处无效”的无奈呢?反正是听不出来有检讨的意思。

而“多次依法查处”但“开发单位持续违法施工”这种情形,与南昌城管内部人道出的“假作为套路”如出一辙。不难猜想,多次依法查处不能阻止违法施工的背后,无非是这么几种情况:一是,一些执法部门习惯了不碰硬(专捏软)、不担当,遇见难题绕着走的行为方式,而这又因为不作为的成本极低(甚至零成本)——从以往的报道情况看,违建终被取缔后,极少追究执法不作为问题。二是,违建背后有大人物作保护伞。而违建保护伞问题更鲜见追究,拿近日南昌市“老板找领导”事件来说,餐馆的违建已被拆除多日,但已成舆论焦点的“领导”仍神龙不见首尾。

如果说某些领导位高权重,自带保护功能,那么上级监管部门在干什么?舆论已经沸沸扬扬,有关方面面对舆论关切假装看不见?真叫人怀疑,当前由上至下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整肃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的风潮之下,一些地方仍是“上面九级风暴,下面纹丝不动”的局面?而这也正是地方政治生态的真实反映。

而地方政治生态一旦出了问题,恐怕就不只是违建工程在持续违法,这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河北省领导批示要求坚决依法依规依纪查处,我们希望当地各级纪委监委能把查处重点落在地方政治生态问题上。违建问题要查,不作为问题要查,更要查某些官员对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忠诚度。还应查一查“一直查一直建”的背后有无权力寻租问题。

猜你喜欢

保护伞南昌市违法
模拟成真
这些行为,你以为 没违法其实违法了
“代客操盘”系违法 盲目相信会受骗
不管藏得多深,都会被“挖”出来——陕西推行领导“联点包案”机制深挖“保护伞”
考了个大的
另有原因
吃两个
撑起老年人权益的“保护伞”
2017年广东省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
为小朋友们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