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学生计算机课程项目化实践探讨
2019-04-15吴艳花
吴艳花
一、引言
当前,残疾人计算机课程学习存在学习热情低、就业质量低、职业能力差等普遍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特引入项目课程,通过计算机课程项目化转变单一呆板的、以知识点灌输传授为基本方式的学习活动。本文以广东省唯一一所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调查”(下述同)为例,开展了关于残疾学生计算机课程项目化实践的实证研究。
二、什么是计算机项目课程
什么是项目?项目,又为计划、专案,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临时性努力。临时性是指项目有确定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独特意味着项目的最终结果不重复。项目是一件事情、一项独一无二的任务,也可以理解为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预算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项目侧重于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例如我们可以把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视为项目,但不可以把高速公路本身称为项目。那么什么活动可以称为项目呢?安排一个演出活动;开发和介绍一种新产品;策划一场婚礼,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说涉及和实施一个计算机系统、网络搭建等等都可以称为项目。
计算机项目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采用项目为单位组织的课程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具体说来,项目课程的活动来源于职业领域的真实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实际职业中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项目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学会做事——能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并能够获得适应未来未知工作的能力。
项目课程与社会实际岗位任务联系紧密,以职业领域的真实任务为单位学习任务,强调实践取向,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项目课程强调职业能力的获得方式,尊重学生自我成长需求及第一学习主体位置,以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锻炼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教学方式。传统课程是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认知性”构建课程,偏重认知取向,导致课程学习与社会职业岗位要求脱节,学生职业能力出现偏差。
三、传统残疾人计算机专业学习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残疾人计算机专业学习主要有学习热情低、就业质量低和职业能力差三个问题。
1.残疾学生计算机专业学习热情低落
聋生的计算机专业学习热情最为低下,见聋生计算机专业学习热情自我评价统计表(表1)、计算机专业教师对聋生学习热情评价统计表(表2)。
聋生个体对自己学习态度的评价不高,只有35.2%。聋生认为自己学习认真,23.5%的认为自己随大众,41.1%則无专业学习热情。教师对个体的学习态度的评价比个体还消极,只有20.5%的教师认为“多数很认真”,而70.5%的教师认为只有少部分个体认真。
2.残疾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低
资料显示,在《残疾人就业条例》保障下中职残疾人学生首次就业率为84%,其中92%主要从事文员、客服、工厂流水线、普工、包装工。只有8%的毕业生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职业。大部分残疾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从事重复机械的体力劳动,只有少数的学生从专业学习中得到专业就业支持,以至于残疾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低。
3.计算机残疾学生职业能力差
计算机专业残疾毕业生职业能力差主要反应在工资水平长年得不到提升,对工作现状不满却无力改变现状,也没有另外寻找出路的能力。
四、从项目课程化的角度对传统残疾人计算机专业学习问题进行分析
1.传统计算机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关联度低,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脱离、与岗位工作要求不符
除了残疾学生自身残障程度影响就业质量外,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落后也会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低下。根据学校《2017年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显示,计算机专业包括三大课程类型:德育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中德育与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专业英语、体育、音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基础课包括计算机操作基础、美术基础;专业课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Photoshop、CorelDRAW、平面设计、Illustrator、CAD基础、3D建模、Flash、网页基础、after effects、影视合成与制作。
从表中分析可见,计算机专业课程学时占课时约一半,对目前计算机专业残疾人就业有帮助的课程占课时39.6%,而这些帮助只支持了8%的计算机专业残疾学生就业。多数毕业生回校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工作需要的技能没学,学过的技能没用。对计算机专业残疾人就业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更大面积对社会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探索,寻找适合残疾人就业的计算机相关工作岗位。二是对现有已证明适合残疾人就业的课程,应进一步深化对其岗位任务的分析,扩大战果,提高该岗位计算机专业残疾学生职业能力。对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进行岗位需求调研,形成工作任务,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和职责,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适合残疾人学习的项目课程。计算机课程内容与现时岗位任务关联度、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工作相挂钩,只有加大这两方面残疾人教学工作力度,残疾人计算机职业教育才有改变的可能。
2.传统残疾人计算机教学模式与方法违背残疾人职业能力形成规律
传统残疾人教学以符号化的记忆理解获得知识为主要途径,具体方法是教师讲授例题,学生听讲,学生按教师提供的思路与方法实操例题。然而,残疾人职业能力的养成,不是看残疾人能记忆多少条规则,而是看他运用规则和组织有效方法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职业能力的本质仍然可表述为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能进行这些复杂联系的人,才可称为能胜任工作任务的人,也才可称为具有职业能力的人。
可见,职业能力的形成并非仅仅取决于获得了大量理论知识,如果这些知识是类如复制或强制灌输条件下获得的,那么仅仅是些静态的知识,它们是无法形成个体的职业能力的。这就是有知识无智慧现象形成的具体机制。从职业能力形成的机制看,联系的清晰与动态程度远比知识的数量重要得多。事实上,专家与新手的差别并不在于知识的量,情况往往是专家的知识量还不如新手,但是专家的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比新手要复杂得多。职业能力是动态、可自我增长的,而非静态。
3.传统残疾人计算机教学模式忽视了残疾学生对未知知识自我探索的內在成长需求
传统教育通过教师做学生模仿的方法直接把知识强制灌输给学生。这种灌输的方法并不考虑学生需要,导致的结果就如自然界被大家熟知的一个规律:被喂饱的熊是死熊。因为被喂得饱饱的,不需要自己觅食,慢慢地熊就失去了自己觅食的本领。没有人给它们喂食时,熊就被饿死了。熊的觅食天性在被喂饱中慢慢失去,当失去被喂养环境时就被饿死了。熊死于直接的食物给予,觅食天性没有被引导、锻炼。
在传统教学中的残疾学生也一样:特教教师A今天有些不悦。因为在课堂上他滔滔不绝地在讲台演示的时候,发现下面的学生已经脱离了他的电脑控制,在反复尝试自己做,在他还没有讲完时,有的学生甚至表示已经做完了,虽然做得不一定对。自己完成任务的学生很自豪,老师A却困惑了。教学活动中,教师理念和学生实际需求发生冲突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上述案例中学生需要探索,A教师认为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备课就应该讲台上第一时间统一给同学们演示,为什么总有学生不按教师的要求做,不受教师控制,教师刚讲完,学生就问刚讲完的问题,难道还要教师一个一个给他们教吗?教师的直接反应是认为这对教师不尊重或藐视。如果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惑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摆在第一位的问题是“学生需要什么?”第二位才是 “我要怎么做?”如果否定了学生为第一主体的位置,便只是闭门造车的付出,犹如射出没有比准的箭。学生没有回应或反效果回应,因为强塞的不是他们所需要的。在学生内在成长天性的需求下,学生并不愿意教师直接将知识灌输给他,他更愿意去探索,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此次调查问卷残疾学生的选择如下:
调查问题一:
面对一个未知答案的题,你选择获得知识的步骤是
A①按自己已有知识先判断②看答案③对比正确答案寻找不同点获得知识
B①直接看答案②按答案指引获得知识
其中95%的学生选择A,5%的学生选择B。学生反映但凡自己有一点解题思路会选择A,只有在完全懵懂没有思路的情况下选择B的学习方法。
调查问题二:
课堂上,你最希望老师用的教学方法是?
A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答为主
B以讲授课本、灌输思想为主
C以活动为主
其中,71%的学生选择A;14%的选择B;15%的学生选择C。
从问卷中可见,绝大多数学生是希望教师引导自己找到解决思路,如何思考问题,而不是直接采用强制灌输解题步骤,教师A的教学并不被认同。表面上传统教学已经把课程安排得满满的,似乎这样学生知识的胃口已经被喂得饱饱的,殊不知,正是这种强制灌输喂养扼杀了学生自我去探索的天性,日益变化的社会岗位需要真正具备自我探索、总结、归纳能力的人才。特教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这种探索的天性,尊重残疾学生对未知知识自我探索的内在成长需求,更对这一天性需求进行培养开发,使残疾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仍可不断成长壮大。相反,残疾学生出了社会失去了灌输环境,求知能力却未被养成,面对日新月异的岗位要求,被淘汰就是必然的。忽视学生内在成长需求,直接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最终导致教学活动失败。
4.传统残疾人教育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乐在学习
压制强迫性学习违背成长规律。我们认识到,喜欢学某种知识,就意味着他的心智已经能够吸收它。反过来,讨厌接受某种知识,就证明那种知识不是残疾学生所能接受的,或者教学方法不适当或者评价方法不合宜。这时候就需要教育者认真反思与做出实际的调整,以符合残疾人实际的需求。所以残疾人教育是否成功,其中很重要的评判标准是有没有让残疾学生学习快乐。作为特教教师的我们对待残疾孩子应像对待植物一样——好园丁只选择顺应植物自然生长规律去劳作,明白拔苗助长的行为只是影响其健康生长,把它交给阳光、土壤和雨水,不打着教育的旗号扼杀残疾孩子的学习天性。
5.传统残疾人教学忽视了行动结果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位置
残疾人计算机传统课程是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认知性”构建课程,偏重认知取向,对行动结果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视程度近乎为零。项目化课程提出,职业教育要成为一种对主体有意义的教育,内在地激发主体对活动的参与,必须使教学变成能产生显性工作结果的活动。结果是人类任何有目的行动的基本构成要素。行动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行为活动、行动对象与行动结果。行动结果既是主体追求的目标,也是行为活动必然导致的产物。结果对于主体的价值使得行为活动成为对主体有意义的活动。没有结果的行为活动只是机械的动作,没有意义的行动。
项目课程强调工作结果对职业教学的意义,有明确结果指向的职业技能学习对其个人职业能力的养成极具影响力。职业教学不能脱离任务的结果去学习知识和技能。不明确知识和技能的目的、脱离产品结果的学习任务,使学习主体失去学习行动的目的指向,这是厌学产生的原因之一。很多教师描述的这种现象,即职校生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对实践同样不感兴趣的现象,这是因为现有的学校实践主要是抽象的技能训练,即没有结果的实践。学生只是被要求反复地做,却不知道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工作成果。
五、小结
残疾人计算机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存在诸多难处,但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实施项目化教学能给残疾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支持与帮助,值得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探索。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