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审计教学改革探析
2019-04-15李倩瑶
李倩瑶
摘 要: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高校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调整目前的审计教学方式和内容,培养复合型的审计工作者。本文首先解析了大数据、云计算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再进一步结合高校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影响;审计教学改革
在这个经济科技一体化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所以从国家到行业都在对其进行大力推广。2018年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要求:“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大数据审计。”(周萍,2018)。由此可见大数据审计是审计工作必然的发展趋势。审计工作本来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加之大数据、云技术的引入,使得审计工作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目前很多传统审计工作者的工作技能已难以顺应发展需求,薄弱之处还得从审计工作者的输出源头高校抓起,因此高校审计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相关概念
(一)大数据
大数据又被称作海量资料,通俗地讲即为在新兴互联网模式下获取的信息资产。这种信息资产就有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种类多、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的特点。因此大数据技术赋予了人们强大的多维度洞察能力和更精准的决策能力。
(二)云计算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增值服务,其通常是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是虚拟化的资源。云计算技术的开发,能够协助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短短几秒中,实现精确、高效处理成千上万信息资料的目标。
二、大数据、云计算对审计的影响分析
(一)大数据、云计算促进事后审计向持续审计转变
传统审计通常都是事后审计,然而这种事后性使得审计工作者没法对经济活动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价。试想如果能实现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持续进行审计,那审计时间滞后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大数据、云计算刚好可以促进持续审计的发展。如审计组织可以与被审单位建立业务和数据的接口,在持续审计中固化非结构化数据转化成结构化数据和数据分析模块。该模块可以在海量数据中挖掘、分析出行业性、区域性风险趋势等,并自然报警和记录异常节点,建立实时审计工作底稿,然后按重要程度分类、核实或下发给现场审计人员进行现场核实,这样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二)大数据、云计算促进总体审计模式的应用
在现时审计工作中,由于业务繁多,审计工作者通常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实施抽样审计。抽样即用样本的情形来推测总体,自然会有一定误差,这些误差可能导致企业的重大舞弊行为未能被发现,所以审计抽样中隐藏着重大的审计风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使得我们可以快速收集到跨领域的所有数据,这时我们就可以用总体审计代替抽样审计,通过总体数据更深入、细致地研究问题,从多角度发现以前抽样审计无法发现的问题,自然大大降低了审计风险。
(三)大数据、云计算促进相关关系的应用
审计工作是通过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进行分析,从而发表审计意见的过程。传统审计工作主要是从因果关系出发,搜集有因果关系的证据。要让审计工作者在大数据环境的海量数据中去挑选出充分又适当的数据,实在是强人所难。大数据引入了大量跨领域、可量化的维度,使得大量的相关关系可以通过统计等方式进行计算分析。且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获得的大多是电子数据,电子数据本身就复杂,要发现其因果关系就更复杂,所以新兴的审计模式会更依赖相关关系的应用。
三、现行审计教学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重理论、轻实践
审计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所以很多学校仅仅是对审计专业开设了一系列理论课程,还尚未像财务会计专业那样开设相关的实训课程。然而审计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在风险导向审计中风险评估、测试内部控制、实质性程序等概念如果脱离了实际业务去讲解是非常抽象和乏味的。所以很多学生抱怨审计难学又枯燥,归根结底是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果。甚至有的学生到了工作岗位连审计工作底稿都不会填写,这离应用型学校培养毕业就能顺利上岗的“成品”目标相差甚远。因此学校得加快落成审计实验室,并引入E审通、中普审计系统、鼎信诺等主流审计软件。但是目前的审计软件还不能模拟大数据审计环境,所以建议学校与用友、金蝶等数据大企业实现资源沟通和共享。还可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作,通过高校VNP通道,远程安全连接审计专业云平台。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拟真实的审计活动,才能让学生在真枪实战中成长。
(二)课程设置未能接轨审计发展趋势
应用型高校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导致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上很难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审计专业而言,学校主要还是重视审计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而统计、计算机相关的课程都只是作为选修课,课时少,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度都不够。普华永道曾指出:大数据审计下要求审计工作者能用大数据分析程序语言与工具、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华为总裁任正非在采访中指出:大数据就是统计。审计云利用虚拟化、分布式数据存储等关键技术为审计终端提供数据加工、分析及预警等功能,然后终端的审计工作者将计算提供的诸多服务应用到审计工作实践中去,显著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但是预期审计效果的实现还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想要有效应用审计云的工作成果,除审计专业知识外,审计人员还必须熟悉计算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等。所以为顺应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下审计发展趋势,高校得将数据挖掘、统计分析、计算机等相关课程放在必修课的位置加以重视,以培养审计行业所需要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三)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没有会过计师事务所工作的经历,因此其审计专业知识也大多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这直接导致老师的讲授都是理论刻板的,举的案例老套甚至已经与实际脱节;要找到既精通计算机又熟悉审计专业知识的老师就更是难上加难。鉴于此,建议高校鼓励老师走出去,到会计师事务所或者企业去挂职,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时让执业注册会计师走进校园,讲述实践中鲜活的案例,传授宝贵的实战经验。学校亦可制定跨学院的合作机制,比如让大数据学院和管理学院开展教学合作,让老师再次走入课堂,两个学院老师有选择地去听相关专业课程,所听课程可以冲抵老师的基本课时。并且在一定階段对老师进行考核,让学有所成的老师享受类似低职高聘的待遇,从而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
四、结语
大数据、云计算审计已经在科技强国的时代号角中吹响,其应用正在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不进则退”四个字深刻体现了目前审计行业的现状,因此所有奔赴在审计路上的学者或者在已经在审计行业中站岗的中坚力量,都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思变中进取。应用型高校应该践行“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师方针,增强教师队伍实操能力的同时增设实训课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引进或培养复合型的师资,提升计算机、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课程在审计专业的地位,转变教学思路将成为应用型高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姜思加.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的影响解析[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6):46-48.
[2] 秦荣生.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4(6):23-28.
[3] 袁 睿.大数据审计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8.
[4] 周 萍,项 军.协同育人培养创新性审计人才的教学改革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8(3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