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培养研究
2019-04-15熊伟陈国华张文常礼昌
熊伟 陈国华 张文 常礼昌
摘要:校企协同培养是实现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构建了以企业利益为主要驱动力,教师、学生利益为辅的协同培养驱动模型。由政府政策、学校政策、企业政策组成的政策体系保障协同培养的持续稳定运行。协同培养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大培养的深度。
关键词:新工科;校企协同培养;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1-0024-02
从“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到“北京指南”,新工科专业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地方高校数量占我国高校数量的90%以上,其新工科建设的模式及成效将对我国未来工程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地方高校而言,无论是从“存量更新”还是从“增量补充”的角度进行新工科的建设,都可以结合校企协同培养来实现。通过校企协同培养,结合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改进学生培养体系,以企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以社会的需求推动工科类专业建设。
一、协同培养的利益驱动
让协同培养参与的各方均获利,是校企协同培养有效、稳定、持久运行的重要保证。其中关键是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高校“唱独角戏”行不通。“有利可图”是企业参与协同培养作的主要动力,只有了解企业的需求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企业的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人才的需求。2018年以来,全国各地“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对一些中西部地区企业而言,“孔雀东南飞”现象依然存在,招人问题十分突出。以地处鄂西北的襄阳为例,襄阳多家在我校招聘的企业(如新火炬公司、美利信公司等)近年均不同程度反映越来越难招到机械类毕业生。另一方面,企业又反映,招到的应届生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胜任工作岗位,难以满足企业的绩效目标。针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通过校企协同培养,开设特色课程,使学生对企业有深入了解,增加了企业获取人才的途径,学生进去企业后的稳定性也更好。
2.技术的需求。一些中小企业,自身研发能力不足,企业希望借助高校的科研能力,解决其面临的工程技术问题。通过校企协同培养,以教促研,借助学校的人才优势,满足企业的这一需求。
3.其他需求。有些企业比较重视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希望扩大其影响力。与这类企业进行协同培养时,学校可结合政策,适当对企业在校内外进行宣传报道,满足企业建设软实力的需求。有的企业希望借助高校的平台,与学校联合进行一些重大项目、示范类项目的申报。企业的这些需求都可以通过校企协同培养作为纽带联系起来。
除了企业利益驱动外,教师、学生也需要相应的驱动力。对学生而言,协同培养接近生产实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其就业和职业发展都有利,要向学生多宣教这种理念,让学生体会到校企协同培养对自身的益处,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协同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
对教师而言,通过协同培养,深入企業实践,将企业中的实际案例引入到课程中,使教学更贴近产业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提升,也有利于新工科的建设。此外,教师可以将科研成果在企业中转化,或从企业寻找新的科研点。对学校整体而言,特别是对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符合学校定位的校企协同培养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社会功能的实现,有利于学校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综上,可以构建一主两辅的利益驱动模型(图1),其中,企业获利为主要驱动力,教师、学生获利为辅助驱动力。
二、协同培养的政策保障
为了顺利实现上述各方的利益,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来保障。在校企协同培养中,地方政府应起到引导与保障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为校企协同培养提供有力支持。比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实施协同培养示范工程,设立协同培养合作基金、税收优惠等形式,提高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积极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可以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的方向给予方向性倾斜。例如襄阳市的支柱产业为汽车及零部件,可对这类企业参与校企协同培养给予更大政策倾斜。学校也应在校企协同培养上给予政策倾斜,调动教师协同培养的积极性。如我校近年通过实施“校企协同培养基地”、“服务襄阳双百行动计划”等项目的形式从政策和经费上均给予支持,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在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上,设立协同培养考核指标,评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新性,考核指标与评优评奖、创新学分挂钩。企业也应制定协同培养的内部政策,用以鼓励企业人员积极参与协同培养,如建立内部导师制度,设立专项奖励金,将协同培养作为正常工作的一部分,并与个人绩效挂钩。
上述三方面的政策保障中,政府的政策保障企业的利益,是核心,所占比重最大。企业的政策调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学校的政策调动老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协同培养工作机制
高校和企业是校企协同培养的两大主体,协调好校企双方的资源及相互关系,是协同培养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组织,加强各方专业人员、负责部门和管理人员的沟通,建立可持续工作机制。学校要主动开展与协同单位的互访,促进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交流。成立协同培养项目组。院系层面由教学副院长领导,项目负责人或课程负责人作为联络人。企业方面由人力资源部或相关合作部门领导,专人联系。建立交流运行机制,明确项目组成员的日常事务与职责,制定相关制度,形成规范化的交流通道,便于协同培养的长期、有序开展。每个协同培养课程结束后,课程(项目)负责人要组织相关人员(企业人员、教师、学生代表)及时开会总结,审议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重新修订培养计划,进行不断改进。
四、协同培养广度与深度
应从多方面出发,提高协同培养的广度与深度。工科学生的四年学习都可以进行校企协同培养。从大一专业认知实习,到大三专业课程学习,大四毕业设计都可进行协同培养。可采取联合课程建设、联合项目实习、毕业实习、暑假顶岗实习、联合办班、开设部分针对企业的特色选修课程等多种措施,结合新工科的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以機械类专业为例,除了传统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和企业协同培养之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课程的课程设计均可以从企业选题,由教师、工程师共同指导完成。可以结合企业现状,相关课程章节可聘请企业人员来讲授。与企业的协同培养还可以扩展到共建实验室,共建实习基地、产品研究院,实现双师型教师培训等多方面。另一方面,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应参与到协同培养中来。可采取多种形式的参与模式,如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课程教学改革,参与实践教学,参与理论教学,指导毕业设计,指导学科竞赛等多种途径。
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理念
在协同培养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在协同培养过程中独立思考,敢于怀疑,主动交流,随时提问。特别是在企业实践项目中,学生要勇于发现问题,要引导性地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训练。
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调动企业资源,实现形式多样的人才指导,克服课本知识滞后于生产实际的问题。要善于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对协同培养的各环节做改进,如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手段的创新,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兴趣。
六、总结
校企协同培养有利于地方高校新工科的建设,在校企协同培养的实施中,应以利益驱动为基础,以企业利益为主,平衡好企业、老师、学生三者的利益,重点是要将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针对企业的切实需求点设计协同培养方案,调动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积极性。校企协同培养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个层面的政策保障。协同培养过程可以分阶段全方位地实施,拓宽协同培养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郭祥云.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4).
[2]杜巧连,胡礼广,李凝.机械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作[J].机械管理开发,2017,(3).
[3]王广斌,潘美玲,等.多维互动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4).
[4]朱光俊,杨治立.校企联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29).
Research on the Cooperation Training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XIONG Wei,CHEN Guo-hua,ZHANG Wen,CHANG Li-cha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Hubei 441000,China)
Abstract:The cooperation training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is benefit to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Based on the benefit of enterprise,teachers and students,set up the benefit drive model.Policies of government,enterprise and university can ensure the implement of cooperation training.The cooperation training should set up the working mechanism,enlarge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he training.
Key words:emerging engineering;education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training;loc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