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企混改新亮点
2019-04-15王丹凤
王丹凤
摘 要: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动力,国有企业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从计划经济开始,国有企业历经一系列的改革探索,赋予了企业更多的经营自主权,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解决国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国企改革工作侧重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此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实现国有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国企混改概述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简称国企混改,就是在国有控股的企业中加入民间资本,使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体制机制融合互促,实现资本“形混”与制度“神混”的统一。国企混改并不是简单的筹集资本,其核心是通过与非公有资本的合作引入市场化机制,一方面发挥国有资本的规模、技术和管理优势,促进国有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发挥非国有资本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非国有资本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分享经营收益,构建一个以股权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国企混改亮点
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始于十五大报告,迄今为止改革已进行两轮。第一轮“混改”侧重于股权结构的调整。很多国有独资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公私合营等方式逐步变身混合所有制。但是,改制后的企业国有股东占绝对控股地位,制约了董事会作用的真正发挥。
第二轮混改针对上述问题,侧重于去除僵化机制、实行现代化治理体系,摆脱行政体制对经济的束缚,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采取重点领域先行先试的模式,国企混改数量增加、层级提升、行业领域也不断拓展。目前已有三批试点企业,共计50余家央企、地方国有企业启动混改工作,混改势头已初步形成。本次混改工作具有以下亮点:
第一,分类分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领域,特别是垄断领域的混改一直是难啃的硬骨头,但该领域对整体国企改革有着牵引作用。目前,国家发改委针对主业处于竞争行业的商业类和垄断行业国有企业,如电力、铁路、民航、电信等领域均选出了试点企业,有望最先引入社会资本参股或合营。
第二,政府依法放权。打破第一轮混改遗留的国有股东“一股独大”问题,允许国资、民资双向进入,鼓励不同性质资产在混合经济体中发挥决策作用。以云南白药公司的混改为例,云南省国资委转让一半股权,突破了三分之一“否决权”的底线,混改后形成董事会科学决策、经理层有效执行、监事会独立监管的制衡机制。
第三,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国资委与生产经营企业之间的“隔离带”,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设立改变了以往国企的监管模式,突出了混改后政府以国有资本监管为中心的职责,既不会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过多干预,也不放任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杜绝了国有资本收到行政权力的染指,达到企业市场化经营和国资监管快速便捷的双赢局面。
第四,坚持“一企一策”原则。国企混改从企业发展需求角度出发,结合企业特点和实践多措并举,科学选定战略投资者,政府重点抓好混改监管工作,不搞拉郎配,不设任务时间表,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探索系列适合国企混改的理想路径,确保混改工作规范操作,程序透明。
第五,完善企业激励机制。在混改进程中积极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開展员工持股等激励机制,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中国联通的混改,是目前央企混改试点单位中的第一家,混改后的中国联通推出了员工激励计划、薪酬弹性分配和约束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机制,对未来的国企混改具有指导意义。
第六,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淡化混合所有制国企的行政色彩,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同时扭转金融资源对国企的倾斜,金融机构要真正做到按照“竞争中性”原则,不论企业性质,只看资产运营能力,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建立合理公平、平等竞争的金融市场秩序。
结语
作为新形势下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国企混改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工程,任务艰巨复杂。在推进混改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遵守政策,按照程序,依法依规进行。一方面着力解决国有经济和市场接轨问题,另一方面侧重落实政企分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通过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优势互补,发挥混合所有制的独特优势,助推混改企业实现新的发展,让国有资本高效运营起来,带动地方产业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淑和.国有企业改革在深化[J].现代企业,2014(10):82-85.
[2] 韩晓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绩效研究[D].深圳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