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建设的结构分析

2019-04-15胡荣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时代结构习近平

胡荣涛

关键词: 新时代;习近平;国际话语权;结构

摘 要: 习近平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包括国际话语的体系化构建、国际话语权的双向提升两个层面,是话语的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的统一,是话语传播与话语创新的结合,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阐释。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基础,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要求推进国际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秩序的公正和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 D820;D6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9)01000808

Abstract: Xi Jinping's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in China, which has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and the two-way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is the unity of the dynamic structure and static structure of discours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and discourse propagation as well as an era's interpret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Xi Jinping's new discourse in the new era has rich connotations of the times and has demanded the promotion of the fairness and ration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cluding the aspects of economic order, political order and cultural order.

國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影响着其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国际话语权建设的核心是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握。“发挥意识形态的批判和建构、批判和辩护的功能,是一个国家、政权和党的工作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1]83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教训告诉我们,防止西方敌对势力话语对中国的意识形态侵蚀,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掌握国际话语权。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逐渐要求在国际上提升话语权。国际社会公正合理秩序的重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合理调整,都需要中国掌握国际话语权进而承担应有的大国责任。在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分析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仍然存在严重的“失语”问题,指出:“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2]211他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宣传中国声音,要求掌握国际话语权。这是在国际社会中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建设的重要论述也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形成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国际层面的理论回应。王永贵和刘泰来分析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所蕴含的历史观、制度观、发展观、道路观、价值观和秩序观,认为“这一对外话语体系在思维方式、外交理念、议题设置和实践方法等方面都勇于开拓创新,是中国领导人对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和全新阐释”。[3]孙檬考察了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实践、话语文本和话语价值,认为“他独特的话语模式缩小了中国与世界话语体系之间的差距,是掌握国际话语权的一大助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4]43然而,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内在结构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拟对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内涵、传播的动态结构和创新的静态结构进行阐述。

一、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内涵

话语权的概念是话语和权力两个要素的有机结合。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只是被词语符号所表象的表象本身”,[5]104并挖掘了话语背后的权力因素。英国学者费尔克拉夫指出:“话语作为一种政治实践,建立、维持和改变权力关系,并且改变权力关系在其间得以获得的集合性实体(阶级、集团、共同体、团体)。” [6] 85深化了话语在社会领域的意蕴。话语的机制是一种改变现实社会的政治实践,蕴含着权力关系因素。在现实社会中,话语的自身机制蕴含着权力的因素,这要求行为主体在其所开展的社会活动中掌握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有权力表达涉及国家利益和其所承担国际义务的具体主张,并且这些主张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影响力和引导力,取得国际社会的价值共识和理念认同。国际话语权建设包含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两个层面。从静态结构上来看,国际话语权主要涉及话语的规则制定和话语的内容创新,包含由学术、制度、组织、民众构成的内在权力要素,由资源、知识、规则等构成的静态权力模式,由后天实力和先天实力构成的外在权力要素等方面。[7]177从动态结构上来看,国际话语权建设主要涉及国际话语传播能力提升,包含话语场域、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媒介、话语目标等方面。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的命题,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即 “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8]11。“新时代”意味着我国要为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拓宽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为人类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此外,各国对公平正义的共同价值追求,决定了习近平国际话语权构建的主线是推进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的公正合理化。自身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强大是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内生动力和根本前提,而国际话语权建设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国际话语的诠释、创新和传播,进而取得话语的国际认同。习近平积极传播国际话语,诠释中国道路,创新国际社会的发展理念,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其中西班牙学者谈到:“中国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9]

二、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动态结构

话语体系是在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等基础上一个时代国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综合表达。从国际话语的传播过程来看,习近平进行国际话语权构建包含话语场域、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媒介、话语目标等方面,要求国际话语的体系化构建。韩庆祥认为,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要达到“有底气、有思想、有自信、有感染力、有影响和有主导权六个要素”[10]。这六个要素构成习近平国际话语的构建目标。

(一)国际话语构建的场域

场域由社会民众按照特定的话语逻辑共同建构,是社会活动中人们开展符号竞争、策略选择的主要场所。布尔迪厄和华康德认为,“作为各种力量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结构,场域是这些位置的占据者(用集体或个人的方式)所寻求的各种策略的根本基础和引导力量。”[11]139习近平开展国际话语构建的场域主要包括党的理论宣传会议和国际会议两大场所,分别构成习近平国际话语构建的内在场域和外在场域。党的理论宣传会议包括5·17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建党95周年大会、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等。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12]332。习近平在党的理论宣传会议上要求从内在场域构建国际话语。国际会议包括2013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峰会、2014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峰会、2015年土耳其安塔利亚峰会、2016年杭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2017年瑞士达沃斯论坛、2017年“一带一路”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厦门金砖五国会议等。习近平在国际会议上传播国际话语,从外在场域构建国际话语。

(二)国际话语构建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中国国家构建的核心能动者,这归根于党推动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过程。国际话语构建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因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是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主体力量。党对国际话语构建的目标是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的对话过程中,中共在国际话语构建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从2014年到2017年,连续4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对话会,议题分别为“中国改革:执政党的角色”“从严治党:执政党的使命”“全球经济治理创新:政党的主张和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等。从上述议题的变化中,可见中国国际话语建构的中心逐渐从国内治理走向全球治理,表达着中国承担着对于全球治理的应有责任。在2017年对话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作贡献”“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13]从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和平、发展和文明贡献的话语表达,可见中国共产党是习近平国际话语的构建主体。2017年12月,《攜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单行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话语文本形成习近平国际话语的政治文本,表达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际话语构建的主体作用。

(三)国际话语构建的内容

全球治理是世界各国对全球事务的合作治理。习近平国际话语构建的内容包括经济、文化、外交、生态和安全等多领域。

在国际经济发展领域,习近平国际话语构建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理念话语在国际的传播。2015年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习近平作《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讲话,首次向国际社会传播“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其融入国际话语。2017年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习近平提出“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等四大模式话语。[14]“四大模式”话语是在全球增长动能不足、经济治理滞后背景下的中国方案,表现了习近平对国际经济发展话语的构建。

在国际文化发展领域,习近平国际文化话语表现为文化共存、文化交流、文化创新等话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提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的文明、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的原则,提出“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科学对待文化传统”等。[15]“维护”“学习借鉴”“科学对待”等话语分别体现了国际文化共存、文化交流、文化创新的方式。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多样共存、互鉴共进、合作共享,加强文化交流,倡导文化平等,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合作”。[16]这体现了习近平对国际文化话语的构建。文化共存话语要求代表不同文明的文化和谐共处,尊重多文明形态的差异,文化交流话语要求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要相互学习和交流,文化创新话语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对传统文化实现现代性转换。2016年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力报告中谈到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主动性日益增强”“国际吸引力不断提升”和“在国际上的好评度逐渐提升”。这反映习近平国际话语在文化领域的认同提升。

在国际生态发展领域,习近平国际生态话语构建表现在生态责任话语和生态合作话语方面。国际生态责任话语与国际生态合作话语相互联系,承担国际生态责任是开展国际生态合作的基础,开展国际生态合作是对承担国际生态责任的深化。习近平指出:“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17]127强调各国应该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17]130“有区别”话语意味着各国应该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承担应有的国际生态责任,“共同”话语意味着要求各国开展国际生态合作。2016年全球155个国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巴黎协定》,提出了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蓝图和愿景,表达了世界各国对环境气候领域国际生态责任和国际生态合作的共识和认同。

在国际外交领域,习近平在大国外交话语、周边外交话语和发展中国家外交话语等方面构建,创新了外交关系理念,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习近平对国际外交关系话语有着较为全面的构建。在大国外交话语方面,合作共赢理念是新型大国外交关系的重要话语,有利于处理好中美、中俄等关系。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18]48“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等话语提升着习近平大国外交的话语权。在周边外交话语方面,习近平指出:“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12]444“亲、诚、惠、容”是周边外交话语的核心理念,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周边外交话语的现实表达,提升着习近平周边外交的话语权。在与发展中国家外交关系方面,习近平指出:“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和积极践行正确义利观,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19]“互利共赢”“四义”等话语表达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外交的义利观,提升习近平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外交关系的话语权。国际外交话语的全面构建,有助于增加习近平国际话语在国际外交领域的认同。

在国际安全领域,习近平建构国际总体安全话语和国际安全治理话语,表达要增强国际社会的安全保障。安全是国际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障。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发展了中国在全球的国家安全理念。国际总体安全面临新的时代条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国际安全是总体性的安全,不仅包含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也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生态等方面。在2016年出席伊朗核问题六国机制领导人会议时,习近平强调“加强全球安全治理刻不容缓”,“我们愿同各方一道,为推进全面协议后续执行不懈努力,为促进全球安全治理作出新的贡献”。[20]习近平肯定了中国在国际安全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国际安全治理话语将国际安全事务提升到治理的维度,要求以多主体、多元化、多维度的治理机制角度对待国际安全。总体性维度和治理维度的国际安全话语构建着习近平在国际安全领域的话语权。

(四)国际话语构建的媒介

话语媒介是国际话语传播的载体。构建话语媒介是习近平国际话语权提升的重要方式。习近平国际话语构建的媒介包括文本媒介、影音媒介、网络媒介等。

习近平国际话语构建的文本媒介既包括习近平著作译本,又包括习近平在国际社会上的讲话及其中所涉及的话语文本。习近平著作译本包括《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摆脱贫困》《习近平治国理政》等。2018年2月,人民日报记者从古巴中国图书中心成立仪式上了解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英文版全球发行已突破1300万册”[21]。可见,习近平著作译本在国际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力。此外,习近平国际社会讲话中的话语文本主要有历史文本和国际规则等。在201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引用《东周·春秋》中文子的“法者,天下之准绳也”,表达国家间具有共同的法治价值理念。[22]这表明习近平反对以狭隘化的意识形态理念和非公正方式对待某个国家,要求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东周·春秋》是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文本,在国际会议上成为习近平国际话语构建的文本媒介。在国际规则方面,习近平提到2017年“是《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签署15周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成员国坚定遵循‘上海精神,树立了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23]。为表达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对国际规则的遵守,习近平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文本作为国际关系合作话语构建的重要文本。

习近平国际话语构建的影音媒介包括电视、纪录片、电影等。电视是融入国际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媒介。2013年在坦桑尼亚访问期间,习近平提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的播放,使得坦桑尼亚人们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的普通生活。《媳妇的美好时代》等电视剧在海外的热播,是中国普通民众生活的現实表达,使得各国了解不断变化的中国社会。十九大会议期间,中国国际电视台俄语频道联合境外频道进行《欧亚连线说十九大》特别报道,中国国际电视台西班牙语频道联合15个拉美国家的17个电视台宣传十九大新闻,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十九大报告。此外,纪录片和电影成为习近平国际话语传播的重要媒介。“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习近平国际话语的重大实践。在新时代,纪录片和影视片形成习近平对“一带一路”话语的媒介构建。2016年央视制作推出的纪录片《一带一路》,拍摄了亚、非、欧、美四大洲30多个国家“一带一路”沿线的合作项目、重点工程和历史遗迹,讲述国内外60多个普通人物与“一带一路”故事,展现了“一带一路”话语对国内外社会的影响,构建了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权。2016年9月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已有57个国家和地区320部优秀电影参加展映。在“一带一路”电影节所播放的电影,构成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的传播媒介。

习近平国际话语构建的网络媒介主要是互联网以及包含互联网的新媒体。互联网是沟通世界的桥梁,使得全球成为一个紧密相关的整体。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提出推进“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等四大原则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构建“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等要求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24]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话语是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在网络领域的体现,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话语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网络领域的深入发展。英国学者卡斯特认为,“以互联网为其缩影的网络化逻辑,变得可以应用于一切能够经由电子连接的领域、脉络以及地点。”[25]62微博、论坛、微信、BBS等构成习近平国际话语的重要媒介,体现了网络信息技术的时代发展。网络上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海外版构成了习近平国际话语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可见,网络媒介及新媒体成为习近平国际话语权构建的重要渠道。

三、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建设的静态结构

习近平对国际话语权的双向提升包括中国话语的国际宣传和国际话语的中国贡献。中国话语的国际宣传立足于中国,推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走向世界。国际话语的中国贡献是我国为完善国际社会的话语体系而努力,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的方案和智慧。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的创新发展,影响着国际社会制度的安排、受众的心理、资源的分配、知识的传递和规则的制定,从话语的静态结构方向提升习近平国际话语权建设。

(一)中国话语的国际宣传

国际话语权建构的立足点是完善中国话语。中国话语的国际宣传要求塑造国家形象、提升传播能力、增强话语地位。以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精神等话语,丰富国际话语建构的中国特色。经济视域下,中国道路话语构建要求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分析了世界经济领域增长动能不足、经济治理滞后、发展失衡等三大矛盾,提出要采取创新驱动、协同联动、与时俱进和公正包容的全球发展模式,分享了从本国国情出发、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改革创新、谋求共同发展的论述。[26]可见,中国应从经济新常态的世情、国情出发构建中国道路话语。中国道路话语在国际社会上的传播,是打造“中国名片”和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加强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的影响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是中国道路成功的重要体现。在2017年厦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结到:“10年中,中国经济总量增长239%,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73%,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采用的是全面深化改革这剂良方”。[27]12-13“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深化改革”等话语构成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经验的时代表达,形成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话语的国际传播。此外,习近平所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理念是中国道路的重要经验总结,其话语的国际传播从理念上提升了习近平在中国道路方面的国际话语权。

中国故事是运用中国话语对改革开放实践的现实表达。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理论的故事,解释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更加鲜明地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思想、中国主张、中国文化。习近平指出:“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28]这意味着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在2016年二十国集團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以杭州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切入点,通过总结“探索前行”“真抓实干”“共同富裕”“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等四个进程讲述中国故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五个“坚定不移”描绘中国故事,进而提出世界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29]习近平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故事,是对中国道路发展成就和经验的肯定,对人类发展道路宣传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中国故事的内涵不断丰富,不断有新的叙事,迫切需要向国际宣传,以增强国际话语的开放性。在国际社会宣传中国故事,要实现从中国的历史文明要素结合时代语境,既要传播具有我国历史文明要素的故事内涵,又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改进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中国故事的国际宣传,也需要由“讲故事”的时代语境转换到受众的心理语境中,根据国际社会受众所认同、所接受的方式增强国际传播能力,要讲解国际社会民众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的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中国精神逐渐成为中国话语在国际传播的关键词。中国精神是中国话语构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动力来源之一,对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国的兴国强国之魂。中国精神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因,也凝聚着民族进步和时代发展的文化精神。习近平指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30]中国精神是新时代中国重要的精神理念,可以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劳模精神、航天精神、工匠精神、谷文昌精神、塞罕坝精神等,都是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中华民族复兴要求弘扬中国精神,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也要求传播中国精神。包含文明、和谐、公正、进步等理念的中国精神为国际社会的治理提供了一种精神范式,有助于推进国际社会的有序合理发展。此外,在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精神,可以打破西方话语对国际社会的垄断局面,丰富国际社会的文化精神和文明成果,推动国际话语规则的公平合理化。

(二)国际话语的中国贡献

习近平对国际话语构建的中国贡献主要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话语和“一带一路”倡议话语两个方面,分别构成国际话语的价值层面和实践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价值的指导性,而“一带一路”倡议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层面。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国际话语中具有最高价值理念的话语,是国际话语权构建的制高点。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可能有个人的自由。”[31]571因而,只有在一个共同体中,才能实现各国人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军事安全、政治外交、生态保护等领域都需要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作为指导。在经济领域,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西方很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上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间的共同发展,因而需要共同的理念指导。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构建着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是在世界贡献具有最高共同价值理念的重要方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习近平提出要求“共同规划发展愿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共同谋求联动发展”等。习近平对“四个共同”的话语论述说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内涵。习近平认为,面对人类社会中的挑战和风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行动”,国际社会要在伙伴关系方面“坚持协商对话”、安全格局方面“坚持共建共享”、经济发展方面“坚持合作共赢”、文明交流方面“坚持交流互鉴”、生态建设方面“坚持绿色低碳”。[12]539可见,习近平要求国际社会从外交、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开展“行动”,目的在于建立一个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的和平、安全、繁荣、开放、美丽的世界。2017年3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344号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32]这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形成了价值共识,表明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在国际社会中获得认同,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得到提升。李慎明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中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向世界提供的核心发展理念。”[3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中国贡献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世界关怀。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同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8]47这表明习近平倡导世界人民在实践中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美好世界。十九大后,俄罗斯、巴西、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家领导人都肯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其中巴西共产党领导人卡瓦略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目光远大、以全人类利益为诉求的重要理念”。[34]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承认和肯定的态度,意味着习近平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在2013年哈萨克斯坦和印尼发表演讲时提出来的,他主张推动中国建设开放经济体制,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推动区域间经济社会共同的发展。强调“‘一带一路和互联互助是相融相近、相辅相成的”,要求“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精神为纽带”,[12]497-498从经济、交通、金融和人文等多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党中央制定的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等文件对“一带一路”进行了顶层设计,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我国地方和沿线国家的实践,而2017年《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文件,论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到蓝图的时代呼唤、从方案到实践的合作框架、从经济到人文的合作领域、从官方到民间的合作机制、从现实到未来的愿景展望等,对“一带一路”对世界的中国贡献进行了总结。这些中央文件对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进行了构建,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内容。然而,国际话语权构建不仅包含话语的内容,也要根据受众传递话语成果和话语目标。在致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的贺信中,习近平提到“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35]绿色、健康、智力、和平形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目标,展示了中国作为大国的外交形象和开放理念。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结了4年来“一带一路”成果有“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要求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12]509-513“一带一路”成果清单构成了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的实践成果,“五路”话语构成了“一带一路”话语的目标。“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是习近平国际话语的实践表达,从实践层面提升习近平国际话语权。2016年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协商一致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决议和2017年联合国第2344号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决议,都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话语的承认和肯定。“一带一路”话语的实践表达和文本表达,推进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增进了习近平国际话语的共识和认同。

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建设是以中国综合实力增强为基础的,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互动形成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正如张维为所言,“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带来的不仅是中国的崛起而且是一种新的思维、新的话语、新的范式变化、一种现有的西方理论和话语还无法诠释的新认知。”[36]211所以,習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建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国际层面的新时代诠释,然后向国际社会进行传播。习近平国际话语在诠释中获得创新。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建设是静态结构的话语创新和动态结构的话语传播的统一,国际话语来源于正在变化的中国实践和国际现实,话语的诠释和创新要求“真实”,而国际话语的传播要求广泛、及时、有效,追求话语传播的“效果”。可见,“真实”“效果”是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建设的两个衡量标准。此外,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是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内生动力,由获取国际社会认同而增强的文化软实力构成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发展目标。因而,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国际话语权建设中因果关系的研究,是学界仍需深化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志丹.意识形态功能提升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 王永贵,刘泰来.打造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学习习近平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论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1):5-14.

[4] 孙檬.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及实践的话语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5] 米歇尔·福柯.词与物[M].莫伟民,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

[6] 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7] 吴贤军.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理论、现状和路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 让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6(3).

[10] 韩庆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中国话语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5):47-50.

[11] 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3] 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N].人民日报,2017-12-02(1).

[14] 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8(1).

[15]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N].人民日报,2014-09-25(1).

[16] 习近平向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6-09-21(1).

[1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8]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9] 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09(1).

[20] 习近平出席伊朗核问题六国机制领导人会议[N].人民日报,2016-04-02(2).

[2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全球发行突破1300万册[N].人民日报,2018-02-04(1).

[2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强调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N].人民日报,2014-06-29(1).

[23]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携手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 宣布中国将举办上海合作组织2018年峰会[N].人民日报,2017-06-10(1).

[24]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6-10(2).

[25]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6]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8(3).

[27] 习近平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8]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N].人民日报,2016-02-20(1).

[29] 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6-09-04(1).

[30] 习近平对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N].人民日报,2015-10-14(1).

[31]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2]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反映国际社会共识[N].人民日报,2017-03-21(3).

[33] 李慎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世界意义[J].求是,2017(1):9-19.

[34] 国际社会点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北京晨报,2017-10-22(6).

[35] 习近平致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6-07-27(1).

[36] 张维为.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陆广品

猜你喜欢

新时代结构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半包围结构
标题党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