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调查
2019-04-15李长军
李长军
摘 要: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南部山地东南坡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过渡带,具有森林、灌丛、草原、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孕育了种类繁多的蝴蝶。在保护区内,共采集到7科66属102种蝴蝶,其中:红老豹蛱蝶(Argyronome ruslana)、乌艳灰蝶(Favonius yuasai)和深山珠弄蝶(Erynnis montanus)為内蒙古昆虫分布新记录种。在保护区102种蝴蝶中,古北种52种,广布种50种;在广布种中,东洋界亦有分布的47种;在化性已知的57种蝴蝶中,1年1代的39种;在越冬虫态已知的46种蝴蝶中,以幼虫越冬的22种;在食性已知的48种蝴蝶中,取食木本植物的22种,危害乔木、小乔木树种的17种。
关键词:蝴蝶;内蒙古;新记录;区系成分;化性;越冬虫态;食性
中图分类号 Q96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4-0098-04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华北落叶松(Larix pricepis-ruprechtii)分布的北缘,西辽河支流乌力吉木伦河的源头,具有大兴安岭南部山地东南坡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过渡带生态系统。
蝴蝶,即鳞翅目(Lepidoptera)蝶类昆虫,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1988—1989年,赤峰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曾在该保护区内石棚沟林场进行蝴蝶采集。2016年巴林左旗林业局组织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蝴蝶是主要调查对象之一。本文对保护区蝴蝶进行了初步统计,为保护区蝶类的研究提供参考。
1 保护区概况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北部,距巴林左旗政府所在地林东镇90km。北部与锡林郭勒盟接壤,东部与阿鲁科尔沁旗相邻,西部与巴林右旗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5′~119°17′,北纬44°08′~44°47′,分属乌兰坝林场和石棚沟林场辖区。
气候属中温带半湿润寒冷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降水量少;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下降快,霜冻来临早。年均气温3℃,≥10℃积温2200℃,无霜期100d左右,年均降水量450mm[1]。
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东南山麓,地势自东北至西南方向由高而低,海拔高度在800~1820m。地形以中低型山地为主,以古勒格勒罕山、平顶山、白音得力格山、白音罕山为主架,构成了保护区的绿色天然屏障,具有森林、灌丛、草原、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该区属森林草原交错带,植被以森林为主,主要树种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华北落叶松等[1]。境内有野生植物80余科600余种[1]。
2 研究方法
采取线路调查法,用捕虫网捕获沿途发现的蝴蝶,掐胸致死后放于牛皮纸信封内,记录采集时间、地点、采集人等信息,带回实验室制作标本,标本保存于巴林左旗林业局昆虫标本室或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昆虫标本室。
比对蝴蝶分类专著[2-4]鉴定种类和内蒙古蝶类研究论文[5-14],确定内蒙古新记录种;依据《东北蝶类志》[4]进行区系划分、化性和寄主植物统计。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整理和统计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属分布 根据鉴定结果,保护区共有7科66属蝴蝶102种,名录见表1。其中:凤蝶科(Papilionidae)1属3种,绢蝶科(Parnassiidae)1属1种,粉蝶科(Pieridae)6属9种,眼蝶科(Satyridae)17属20种,蛱蝶科(Nymphalidae)17属34种,灰蝶科(Lycaenidae)16属24种,弄蝶科(Hesperiidae)8属11种。在种属水平上,蛱蝶科、灰蝶科和眼蝶科位居前3位。红老豹蛱蝶(Argyronome ruslana)、乌艳灰蝶(Favonius yuasai)和深山珠弄蝶(Erynnis montanus)为内蒙古昆虫分布新记录种。
3.2 区系成分 根据昆虫区系成分分析,保护区共有古北种52种(表1),广布种50种;在广布种中,古北界与东洋界共有种47种,与新北界共有种4种,与非洲界共有种1种。在保护区内,蝴蝶主要来自于古北界,同时与东洋界联系紧密。
3.3 化性 在化性已知的57种蝴蝶中,保护区1年1代的共有39种,1年2代或多代的18种。在越冬虫态已知的46种蝴蝶中,以卵越冬的有8种,幼虫越冬的22种,蛹越冬的9种,成虫越冬的7种。
3.4 食性 在食性已知的48种蝴蝶中,保护区只有1种,即霾灰蝶(黑星琉璃小灰蝶Maculinea arion)具有杂食性,有5种植食性昆虫中,既可取食木本植物,又可取食草本植物;取食木本植物的共有22种,其中:1年1代的8种,1年2代或多代的6种,化性未知的8种。在22种寄生木本植物的蝴蝶中,危害乔木、小乔木的有17种,危害灌木的5种。其中: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和绿带翠凤蝶(Papilio maackii)危害黄檗(黄波罗Phellodendron amurense),绢粉蝶(Aporia crataegi)和重环蛱蝶(Neptis alwina)危害李(Prunus salicina)、杏(Armeniaca vulgaris),柳紫闪蛱蝶(Apatura ilia)、红线蛱蝶(Limenitis populi)和黄缘蛱蝶(Ngmphalis antiopa)危害杨(Populus spp.)、柳(Salix spp.),拟斑脉蛱蝶(Hestina japonica)、青灰蝶(Antigius attilia)、乌艳灰蝶、艳灰蝶(Favonius orientalis)、黄灰蝶(Japonica lutea)和深山珠弄蝶危害壳斗科(Fagaceae)栎属植物(Quercus spp.),白矩朱蛱蝶(桦蛱蝶Nymphalis vau-album)危害桦树(Betula spp.)、榆树(Ulmus spp.),诚洒灰蝶(Satyrium w-album)、黄钩蛱蝶(Polygonia c-aureum)危害榆树,线灰蝶(Thecla betulae)危害蔷薇科(Rosaceae)植物,伊诺小豹蛱蝶(Brenthis ino)、折线蛱蝶(Limenitis sydyi)、花弄蝶(Pyrgus maculatus)危害绣线菊属植物(Spiraea spp.);刺痣洒灰蝶(Satyrium spini)、琉璃灰蝶(Celastrina argiola)危害鼠李科(Rhamnaceae)植物。详见表2。
4 结论与讨论
蝴蝶是保护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植物资源、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孕育了种类繁多的蝴蝶。保护区境内有野生植物80余科600余种,为蝴蝶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森林、灌丛、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为蝴蝶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保护区内蝴蝶达7科66属102种,古北种占51.0%,与东洋界共有的广布种占46.1%,这说明保护区具有的独特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保护区今后蝶类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本底资料。
蝴蝶种类多样性是保护区多样性研究的重要课题。保护区内不同种类的蝴蝶,在食性、化性、越冬态等方面,往往存在差异,这说明蝴蝶在进化中具有完美适应机制,也说明不同种类的蝴蝶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减弱了与其他种类蝴蝶间的种间竞争。保护区内部分蝴蝶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尚不清楚,需要继续深入研究;部分蝴蝶非常美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如:绢蝶、蛱蝶和弄蝶,可作为观赏昆虫进行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BS/OL].https://baike.baidu.com/item/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12-31].
[2]周尧.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周尧.中国蝶类志(修订本)[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王直诚.东北蝶类志[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胡金贵,李晔,翟鹏辉.中国红眼蝶属1新记录种记述(鳞翅目:蛱蝶科:眼蝶亚科)[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6,44(11):104-106.
[6]孟焕文,伊卫东,李莉,等.内蒙古蝶类资源调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4):42-45.
[7]白守宁,闫春丽.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调查[J].中国森林病虫,2007(1):43-44.
[8]白桂芬,徐振军,郭成,等.内蒙古黑里河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初报[J].四川动物,2007(3):595-596.
[9]郭成,袁树先,白桂芬,等.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及区系研究[J].安徽農业科学,2011,39(22):13263-13265.
[10]戈昕宇,滕悦,洪雪萌,等.赛罕乌拉国家自然保护区蝶类调查及区系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8(5):557-569.
[11]钱宏革,王旭娜,吕秀华,等.内蒙古乌拉山地区蝴蝶群落多样性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8,47(6):517-521.
[12]戈昕宇,洪雪萌,马方舟,等.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18,37(8):2376-2383.
[13]王旭娜,钱宏革,白晓拴.包头市九峰山蝴蝶群落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18,37(7):2040-2044.
[14]洪雪萌,戈昕宇,李俊兰.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J].生物多样性,2018,26(6):590-600.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