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药剂对油松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
2019-04-15颜志超
颜志超
摘 要:为找出适合朝阳市油松立枯病的防治药剂类型以及施药方式,特开展了不同药剂及施用方式对油松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2%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灌根处理,对油松立枯病的防效达81%以上。
关键词:油松立枯病;药剂;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76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4-0039-02
油松是中国特有的树种之一,适应能力强,广泛应用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中,在当地土壤改良、调节气候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油松立枯病是油松苗期生长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病率在10%~30%,严重者超过85%,甚至死亡,直接导致油松造林失败。因此,生产中要十分重视油松立枯病的防治工作。为了筛选出适合辽宁省油松立枯病的防治药剂以及施药方式,笔者于2018年4—8月在朝阳市郊区某苗圃场开展了油松立枯病的药剂防效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试验地安排在朝阳市郊区的某苗圃场内,油松苗龄为8个月,苗高5.5~6.8cm。供试药剂为2%硫酸亚铁水溶液、25%多菌灵400倍液、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2018年的4—8月进行,在灌根和喷药2种施药方式下分别设置4种药剂处理+1个施等量清水的对照处理,比较不同药剂类型、不同施药方式下油松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每个处理安排200株油松苗,3次重复。
1.3 试验方法 灌根处理、喷药处理的用量均为5g/m2,一般在油松种子萌发后的10d左右进行,以后每隔10d进行1次,连续3次,对照处理保持相同操作施清水。药剂喷施20d左右调查各药剂处理发生立枯病的油松数量,统计发病率,与清水对照作比较,计算出各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灌根处理各药剂防治油松立枯病的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的药剂进行灌根处理后,油松幼苗发生立枯病的程度不同,各药剂的防治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处理中以2%硫酸亚铁水溶液的发病率最低,为6.33%;防效最高,达到81.99%;比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2个处理的防效分别高16.11、9.00个百分点,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1%水平)。其次是25%多菌灵400倍液的处理,发病率为7.83%,防效为77.73%;比2%硫酸亚铁水溶液处理的防效低4.26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与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处理的防效达到了显著性差异,与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的防效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2.2 喷药处理各药剂防治油松立枯病的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药剂进行喷药处理后油松幼苗发生立枯病的程度不同,各药剂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以25%多菌灵4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达53.43%;显著高于2%硫酸亚铁水溶液处理的防效,提高了7.14个百分点;极显著高于50%灭霉灵可湿粉剂600倍液、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2个处理的防效,分别提高了8.57、11.14个百分点。
3 结论
通过灌根和喷药2种不同的方式施用2%硫酸亚铁水溶液、25%多菌灵400倍液、50%灭霉灵可湿粉剂600倍液、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等4种药剂进行防治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在灌根处理方式下,以2%硫酸亚铁水溶液的防效最高,达到81.99%;其次是25%多菌灵400倍液的处理(77.73%)、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72.99%)、50%灭霉灵可湿粉剂600倍液(65.88%)。在喷药处理方式下,以25%多菌靈4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达53.43%;其次是2%硫酸亚铁水溶液(46.29%)、50%灭霉灵可湿粉剂600倍液(44.86%)、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42.29%)。整体来说,以灌根处理方式施药防治油松立枯病的效果较好,且施用硫酸亚铁水溶液的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李喜亮,王丹.油松立枯病防治效果试验[J].现代农村科技,2016(9):54.
[2]孙福林.油松幼苗立枯病的田间药剂防治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2011(3):66-67.
[3]毛国新.辽西油松松苗立枯病菌防治技术推广及其应用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7(6):54-56.
[4]孙福林.油松幼苗立枯病的田间药剂防治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2011(3):66-67.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