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博览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浅析
2019-04-15周瑛
周瑛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陕西作为资源文化大省,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着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缓慢的不足。西安金融博览会作为专业展会,每年人流量基本在2万人左右,参展企业不过百余家,但是其特殊的金融引擎属性,高规格、高层次的论坛会议形式,专业化的服务和交流平台作用,对西安乃至陕西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金融服务紧紧围绕产业实体来展开,将成为未来文化金融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
近年來,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巨大。以陕西为例,2017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911.10亿元,增速为13.5%,占GDP比重达到4.16%,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排名第14位,占GDP比重在全国排名第6位。2018年前三个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已增至1229个,全省各类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新增1.9万户,累计达7.9万户,同比增长120.04%,从业人员数量接近1.2万人,同比增长5.76%,营业收入已达63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7%。[1]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文化产业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区域内文化金融主题展会的业态,简要分析其对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金融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
1、金融业对文化产业的支持逐渐加强
一方面,金融是各类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是各行业发展的加速器和发动机;另一方面,资本具有逐利的天然本性,文化产业的轻资产、风险高、周期长的产业特殊性,使金融业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一直处于滞后和观望的阶段。“十二五”以来,在国家方针政策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政府强有力的产业扶持和资金引导下,各种类型和切入方式的金融产品才开始逐渐关注文化产业,通过一系列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进入到文化产业中来。[2]
2、陕西金融对文化产业支持的现状
在“一带一路”大战略背景下,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受到国家各个层面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资源政策倾斜和有利支持,陕西省委省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化金融方面的高层建设措施和政策。例如提出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的构想,并向国务院报送了相关请示;在2016年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共同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并于2018年组织专家和专业机构制定了《文化金融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短、中、长期的发展措施和引领政策。
3、西安金融产业博览会
西安金融产业博览会发起于2013年,是在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金融办与西安市政府的指导下,由西安市金融工作办公室、西安市会展业发展办公室、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贸促会西安分会等五家管理机构共同发起主办的金融行业的专题博览会。展会累计举办五年以来,共计展出面积10万平方米,参展单位1200多家,举办各类大小论坛三十多场,累计参与人次10万余人次,共计促成合作15亿以上,为同业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合作洽谈提供了非常高效的对接和服务。
金融产业博览会助推陕西文化产业发展
西安金融产业博览会对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促进方面
自2013年第一届金融产业博览会开幕以来,历年历届均会举办同期的各类论坛、对话和行业交流,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均高度重视,对每一届在金融博览会上各位专家、学者、业界领军人物提出的建议、构想都非常重视和借鉴。例如2016年的金博会是以“文化金融助力新丝路”为主题,会上中央财经大学魏鹏举教授提出,建议西安“建立文化PPP投资基金,组合投资开发陕西、西安特色文化资源”;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提到“陕西发展文化产业,要重视产业链的搭建,金融投资文化产业要以股权投资为主,政府的投资要变补贴为基金引导,起到杠杆作用”等等。这一系列的建议和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性意见最后都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各种类型的方针政策落实下来,并付诸于产业实践。
2、投融资促进方面
在每年的金融博览会上,都会安排专题的投融资对接专场对接会和项目路演,2013年的投融资对接会由央视“给你1个亿”栏目进行遴选支持,会上总计路演了13个项目,融资需求30个亿,其中有3个项目总计5亿的文化类专题项目获得投资人预签约;2015年,户县农民画项目在金博会会场推介现场就获得资本方投资500万的签约;2016年,广电集团IP组团项目专场推介会,广电下属企业共计14个项目在金博会邀约的数十家资本方平台上进行了专题推介,获得德鸿金融、天易诚资本、陕西金控、陕文投、曲文投等多家机构的青睐;2018年陕西文化金融恳谈会上,更是有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陕西分行、建设银行陕西分行、浦发银行西安分行、长安银行、西安银行等六家银行为陕西省委宣传部授信600亿元,用于支持全省文化产业发展。
3、智力资源引进方面
累计举办五年的西安金博会,每年均邀请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行业专家参加各类大小论坛,其中2014年邀请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先生,对金融如何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深刻解读;2016年中国创意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铁军发表主题演讲“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创意产业与金融创新”;2017年,大会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贾普京、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国务院参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夏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财政学会PPP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贾康、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教授窦尔翔等多位全国金融、文化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均被西安市政府聘请为名誉顾问;2018年,大会邀请了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裁陈杭、中国文化部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魏鹏举、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促进会会长汪京京等名家大腕,为陕西文化金融发展进言献策。
4、会展经济带动方面
会展经济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陕西每年各类大小展会一百多起,但真正有影响、有效益的展会并不多。西安金融博览会作为专业展会,每年人流量基本在2万人左右,参展企业不过百余家,但是其特殊的金融引擎属性,高规格、高层次的论坛会议形式,专业化的服务和交流平台作用,真实可见地对西安乃至陕西的文化、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
不足之处和思路调整
1、不足之处:专业交流不够充分
每一届的金融博览会会务组织都会持续一整年时间,从产业合作领域、专家学者层面、政府管理机关等各个方面着手,持续不断地进行多方位的交流和对接,但是金融本质的高门槛、高趋利性,让每一年的会议组织和业界交流都困难重重,需要各方资源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政府看不见的手进行组织和协调。以投融资对接为例,每年的金博会都会安排这个环节,并提前数月进行项目申报和遴选,但西部区域的存量小、基础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文化类的企业没有融资意识,对资本要求的规范、条件不甚理解,导致每年的对接成果都差强人意,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政府推动能力较弱,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
政府作为金融政策的制定者、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者,确实在每一届的金融博览会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正因为如此,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一直不高,前五届的参展金融机构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各家银行行长办公室等类似的宣传部门参加,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等业务主管部门很少参与,或者积极性不高,这就导致整个展会期间,各家机构只是把展会当成了一次品牌宣传的途径,对展会论坛期间安排的各项投融资对接、专家资源开发、各个区域开发区的招商引资需求并不能做到积极响应。
总之,西安的金融博览会作为一个要素市场的专业主题展会,围绕文化产业做了大量铺垫和服务工作。会务组总结前几届的经验和教训,在2018年初以文化金融恳谈会的形式进行组织召开,召集了全省十三个市县区的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以会议研讨和对接的形式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尝试,金融机构和各类投融资机构表示了浓厚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力度。会务组由此得出“金融服务必须紧紧圍绕产业实体来展开”的结论,展览会的形式大于内容,论坛的理论研究落不到实处,归根结底是因为产业发展的主线不够清晰,围绕产业发展的金融手段和积极性没有足够调动起来。在2019年的项目规划中,已经把围绕文化产业发展全省规划纳入其中,对金融行业各种形态的业务诉求已经非常明确,对基金、风险投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多种途径的金融手段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调研,以期在新一年的文化金融主题活动中落地实施。
参考文献
[1]2017年陕西省统计局文化产业统计数据[R].陕西省统计局,2018年4月、《2018年陕西省统计局文化产业统计数据》,陕西省统计局,2018年12月.
[2]魏鹏举,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研究[M].2014年云南人民出版社,第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