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陕西产业扶贫研究
2019-04-15胡清升伍池宏
胡清升 伍池宏
产业扶贫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也是拔掉“穷根”,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根本之举。陕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围绕“户有增收产业、村有集体经济”目标,大力发展扶贫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各类带贫益贫新型市场经营主体,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年行动计划,陕西应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着力抓好产业扶贫工作,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提出的强国富民战略之一,是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全面的、长久的战略部署。目前,脱贫攻坚战正处于三年攻坚期,乡村振兴正处于“三年取得重大进展”关键开局年,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补互助。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笔者深入研究陕西脱贫攻坚面临的情况和问题,分析陕西贫困人口致贫成因,研究陕西产业扶贫现行模式及存在问题,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扶贫精准施策的建议。
陕西脱贫攻坚现状、问题及致贫成因分析
近年来,陕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坚持大扶贫格局,全力推进脱贫攻坚,2018年全省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2%左右,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一)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扶贫开发摆在突出位置,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开创了扶贫事业新局面,稳步向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减贫幅度达到80%;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年均脱贫人数1370万人,是1994年至2010年间年均减贫人数的两倍多。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陕西作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扶贫重要论述,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凝心聚力、砥砺奋进,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按照现行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测算,2013年至2018年,陕西农村贫困人口共减少404.5万人,减贫人口总量占2012年确定的贫困人口规模的83.7%,年均减贫人口规模67.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7.5%下降到2018年的3.2%左右,降低14.3个百分点。六年来全省扶贫工作稳步实施,农村贫困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一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增长加快。扶贫综合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持续落地生根,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8年,陜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7元,较2012年累计增加5129元,年均名义增长12.2%,较全省农村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陕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9250元,较2012年累计增加4342元,年均增长11.1%,较全省农村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
二是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不断加大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投资力度,“四通”覆盖面不断扩大,贫困地区农村面貌换新颜。2017年,通电、通电话的自然村比重均超过99.5%,通有线电视信号的自然村比重达到90.9%,通宽带的自然村比重达到75.8%;通客运班车的自然村比重为73.3%,比2013年提高14个百分点。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了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三是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良好发展。近年来,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卫生设施配置逐渐齐全,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17年,贫困地区行政村中,有文化活动室的比重为91.5%;拥有合法行医证医生的比重为90.9%;所在自然村上幼儿园便利的农户比重为80.9%,上小学便利的农户比重为83.8%,垃圾能集中处理的农户比为71.7%,自然村有卫生站的农户比重达96.2%。
可以看出,通过脱贫攻坚大量投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二)减贫形势依然严峻,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从贫困人口整体规模和贫困发生率上看,陕西与全国基本同步,减贫效果十分显著。但由于自然禀赋等客观因素,截至2017年,陕西省还有183.27万贫困人口、52个贫困县,尤其是11个深度贫困县、482个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脱贫成本高、难度大、易返贫,脱贫攻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陕西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例持续增加,由2012年的4.88%上升到2017年的6.01%,减贫形势十分严峻。
一是全省贫困面较广。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陕西涉及秦巴山片区、六盘山片区、吕梁山片区3个,三个片区贫困人口占到全省的76%。全省共有贫困县52个,贫困人口183.27万人,占全国的6%,高于GDP占全国比重3.4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占比高于经济总量占比。
二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2017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5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6.4%。而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仅为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的90.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0.2%。尽管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状况持续改善,但城乡差距仍然过大,整体收入水平继续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
三是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发展困难。现有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陕南陕北生态脆弱、灾害频发、交通不便且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其中,陕南秦巴山区集中了陕西省62.6%的贫困人口、56%的国家贫困县,2017年贫困发生率为15.8%,较全省高8.3个百分点,山区贫瘠的土地耕种开发均难以实现,使得当地居民受自然环境限制处于长期贫困状态。
(三)致贫成因错综复杂,精准扶贫产业先行
从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看,2017年全省65.89万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占到41.76%,是造成贫困人口的主要原因。因缺劳力致贫的占到全省贫困户的15.26%。2017年,全省183.27万贫困人口中,丧失劳动力的占13.36%,无劳动力的占32.13%,合计占到45.49%。因病因残致贫和缺劳力致贫的贫困户是扶贫工作的难点,其自我发展能力弱,家庭抗风险能力不强,医疗成本或因劳动力丧失导致的收入减少对于脱贫减贫都是一大障碍。
因缺资金致贫的占到全省贫困户的13.67%。由于贫困地区多数农户收入依靠农业,而他们所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生产资源匮乏、农业生产率较低,导致贫困户收入较低,从而进入了“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不充足——生产规模受限——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圈。
因缺技术致贫的占到全省贫困户的11.62%。2017年,全省贫困人口中,普通劳动力占53.64%,而技能劳动力仅占0.86%,反映出陕西省贫困人口的有效劳动力,多从事简单的生产劳动,收入水平偏低。究其原因,是学历偏低导致就业渠道窄。全省贫困人口中,小学学历及文盲半文盲占比因交通条件落后致贫的占到全省贫困户的8.6%。这部分贫困户主要集中在陕南地区,因受交通条件落后因素制约,其基础设施建设也落后于全省,存在饮水困难、无安全饮水、未通生活用电、未通广播电视、现住危房、无卫生厕所等问题。
综合分析以上六种主要致贫原因,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在于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贫困地区的收入水平,减少对政府投入资源的依赖。因此,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必须要加快产业扶贫步伐,才能真正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
从我国扶贫工作的实践经验来看,没有产业带动,就难以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更难以持续脱贫。从实际情况看,大量贫困人口需要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长远看,通过移民搬迁脱贫、健康脱贫、教育脱贫的,也需要发展产业防止返贫。从陕西省实际情况看,2017年全省需要产业扶持的贫困人口57.97万户、173.72万人,接近全省贫困总数的95%,同时产业扶贫也是健康脱贫、教育脱贫、移民搬迁脱贫等脱贫措施取得实效的基础和保障。
综上所述,产业扶贫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也是拔掉“穷根”,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根本之举。
陕西产业扶贫做法和成效
(一)产业扶贫的定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中,产业兴旺是乡村真正振兴的保障和根本。产业扶贫可谓是产业兴旺的基础工作和重要抓手,是貧困地区实现“内生性”增长的关键,是将扶贫问题由“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重要途径。
我国学者徐翔、刘尔思定义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集聚为依托,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工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专门化服务,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的机制,把贫困地区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统一为产业链体系,通过产业链建设来推动区域扶贫的方式。
吴瑛理、刘立涛认为产业扶贫就是在贫困地区建立农产品基地,或者是通过订单农业等多种手段带动贫困农民调整结构、增加收入的一种农业产业化形式。从这方面看,产业扶贫总体上就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部分,是以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目的在贫困地区开展的农业产业化过程。社会实践证明产业化经营是改善目前农村落后经济发展现状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户增收的重要方式。
胡振光认为产业扶贫就是围绕某种资源、产品或服务,建立一套完整的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及生产链条,实现“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使贫困群体逐渐摆脱贫困。
由以上对产业扶贫的种种界定,可以看出产业扶贫的三个特点:一是发展贫困地区产业,并形成产业链;二是向造血型转变,提高贫困群体的能力;三是最终目的是摆脱贫困。
(二)陕西产业扶贫模式和成效
陕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围绕“户有增收产业、村有集体经济”目标,大力发展扶贫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各类带贫益贫新型市场经营主体,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全省贫困县新建扶贫产业园1136个,新增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23家,农民合作社6067家,参与产业扶贫的新型主体达1.4万家,建成光伏扶贫电站55.2万千瓦,惠及近40万贫困户,大产业扶贫格局初步显现。扶贫产业涵盖种养、林业、电商、光伏、旅游等10种类型,总体归结为以下5种产业扶贫模式。
1、特色农业产业+贫困户
陕西立足贫困地区已有产业和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发展区域特色优良品种,带动贫困户种植,把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秦巴山区重点发展茶叶、猕猴桃、生猪主导产业,培育食用菌、特色养殖、高山蔬菜等小众产业;六盘山区重点发展矮砧苹果、奶畜、蔬菜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经济林、中药材等小众产业;吕梁山区重点发展山地苹果、肉羊、红枣主导产业,培育马铃薯、设施蔬菜等小众产业,真正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从而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17年全省新增苹果近20万亩、猕猴桃4.6万亩、茶叶5.5万亩、中药材105万亩,发展养殖业10万多户,实现了产业对贫困户全覆盖。同时,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加快产加销一体化,推动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全省贫困地区新建农产品初加工设施1090座,新增贮藏能力4万多吨,加工能力大幅提升。
2、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
产业扶贫除了依靠政府的力量,更需要发动社会组织的引领作用,离不开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发展生产在如今信息化发展迅猛的大市场中力量相对薄弱,只有借助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经营主体,有序进入市场流通,才能抵御生产中自然和市场等不确定因素,实现稳收增收。安康市在推动富硒产业发展中,通过园区承载、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参与的模式,合力推进富硒产业发展,全市富硒食品产值突破300亿元,成为了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大产业。汉中市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破解了“小农户”和“大市场”对接难题,全市培育了6107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了7.3万户贫困户在产业链上受益,带动贫困户覆盖面达到80%左右。全省支持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创建优势品牌,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经营服务水平,增强扶贫带贫能力,2017年全省56个贫困县新建扶贫产业园1136个,为当地群众提供在家灵活就业岗位,带动24.8万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
3、电商+贫困户
陕西通过吸纳贫困人口从事电商及物流配送等关联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并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购买物美价廉产品的机会,提高贫困家庭的实际收入,让贫困地区对接电商大市场。我省从培育电商企业、培训从业人员、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全年新增定边、岚皋等19个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电商仓储物流覆盖46个贫困县、1万多个村,贫困县网络交易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十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苹果、猕猴桃、石榴等农产品纷纷走向了全国各地,拓展了群众脱贫路径,促进10余万贫困户多环节增收。
4、光伏+贫困户
近年来,国家把光伏扶贫列入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光伏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典型示范作用日益凸显。榆林市按照以工哺农思路,结合陕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积极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构建“政府、企业、贫困村、贫困户”光伏脱贫利益共同体,启动了首批152个村级光伏扶贫示范电站建设,总规模3万千瓦左右,覆盖贫困村149个,受益贫困户达到6710户。延安市实施光伏扶贫项目37个、26.7万千瓦,建成装机13.5万千瓦,带动贫困户1.6万户,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造血式”的精准脱贫。
5、旅游+贫困户
陕西立足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通过财政资金投入,整治村庄环境,开发景区景点,开辟乡村旅游业,发展农家乐,带动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拓宽群众脱贫增收路径,实现脱贫致富。先后创建了宝鸡、汉中、宜川等1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及太白、佛坪等6个省级旅游示范县,支持1178个贫困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游开发,直接带动脱贫超5万人。
(三)产业扶贫中的亮点和创新
一是“三变”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成效初显。2017年3月,陕西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核心的农村“三变”改革全面启动,这次改革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分类梯次推进,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路径,开启了“三变”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模式,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添了新动能。截至2018年8月底,全省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7510个。全省5397个贫困村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占贫困村总数的91.5%,其中2018年计划退出村成立集体经济组织3299个,占计划退出村的98.9%,全省“三变”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创新建立产业扶贫项目库。陕西以市场主体带动为引领,建立了全省滚动式、竞争性产业扶贫项目库,截至2018年10月底,累计项目1万余个,其中当年入库项目6301个。推进“3+X”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大产业、大聚集”“小产业、广覆盖”产业发展格局,把更多的贫困户融入产业链增收脱贫。其中千阳县“项目超市”,将增收门路摆上货架,贫困户按需提取,使上万贫困人口受益;商南县借鸡还蛋“四借四还”,使缺乏产业资金条件的贫困户实现脱贫;白水县企业托管、产量保底、增收分成“果园托管”,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
三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将贫困群众精准嵌入产业发展链条。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模式运行的核心问题,合理可行的利益聯结机制是保持产业化运行活力的基础。陕西出台《关于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产业增收的指导意见》,将带动贫困户作为承担产业脱贫引导资金项目、申报认定明星企业、示范合作社的前置条件,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带贫激励的政策支持。陕西总结提炼了以“激活资源资产的‘三变改革型”“保底保价回收的订单生产型”“企业代管代收的托管经营型”“资产保值增值的入股分红型”等为代表的22种模式35个范例,引导主体与贫困户构建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是创新建立“3+X”帮扶体系。陕西立足省内自身企业多、高校强、医疗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瞄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智力支持、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持续推进陕西创新实施的国企合力团、校地结对“双百工程”、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3+X”帮扶体系,有效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各阶层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助力脱贫攻坚。截至2018年9月底,9个国企合力团通过项目优先布局、搞好技术嫁接、实行资金注入等助力扶贫,已签约项目123个,开工项目85个,投资到位79.4亿元,带动贫困户1.59万户、2.36万人实现就业。
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低
陕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大产业扶贫雏形基本显现,但由于陕西贫困地区大多生态环保要求高,不适宜搞高耗能、污染偏重的大工业,可选择的扶贫产业多是农业或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而特色农业产业因其自然特点原因,项目从投入到收益间隔时间长,产品市场行情波动大,在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中,面对经济规律的周期性波动和外部市场的强力竞争,可能导致因抗风险能力弱而陷入困境,扶贫的支柱产业难以形成。特别是目前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供求趋势预判分析难度加大,卖难问题突出,市场风险规避困难,加大了产业脱贫的难度。
同时,扶贫产业小、散、弱,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陕西绝大多数新兴经营主体为简单的收购——销售或者组织种植——销售的模式,停留在初级种植或一次性粗加工上,农产品大多以初级产品批发出售,处于“小、散、低、弱”的状态,没有在精深加工上求突破,带动当地农产品消化的能力不足,科技含量不高,缺乏竞争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突出。“一乡一业”的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带动农民就业方面发挥有限,难以推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短平快扶贫项目多,中长期项目少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面对亟待提高生活质量的全省183.27万贫困人口,要短期内见效,必然会上一些“短平快”的项目,能尽快让贫困群众享受到扶贫的实惠,有利于增强贫困人口的脱贫信心。但同时,短平快项目缺乏持续发展力,扶贫效益难以保障,一旦帮扶、支持力度减弱,返贫可能性加大。从陕西整体来看,旨在谋长远增收的特色长效扶贫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产业化水平低。全省以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龙头企业偏少,比起需要带动的人口可谓杯水车薪。
(三)扶贫产业对政府依赖偏高
产业扶贫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政府的长期扶持也为产业的良性运作埋下隐患,忽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项目是政府主导型,政府的产业决策有很大的宏观和主观性,有时会在多个区域规划和推广同种产业。扶贫产业建成生产,投入市场竞争时,难以适应其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容易出现长期依赖政府扶持生产、帮忙拓宽销售渠道的现象,使得财政资金效率、扶贫效率受到较大制约,造成资源浪费。
(四)人力资源弱,自我发展力差
人力资源保障难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数量及质量两个方面。一是缺劳动力。目前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劳动力基本在外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思想保守僵化,还存在大量因病致贫或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二是人力质量较差。2017年,全省贫困人口中技能劳动力占比仅0.86%,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因缺乏技能只能靠下苦力挣钱,难以有效承接或深度融入扶贫产业。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薄弱,导致其较难抓住乡村战略带来的新机遇,造成企业发展生产对具备专业劳动技能的劳动力需求的巨大缺口,无法使当地扶贫产业的扶贫效果发挥到实处。
(五)脱贫内生动力不足
贫困户老弱病残的居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加上受以往各种惠农政策、“输血式”扶贫影响,部分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个别贫困群众的脱贫意愿还不强烈,“等靠要”思想尚未彻底根除。这部分贫困群众缺乏自力更生精神,“干部干、群众看”“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争当贫困户”等现象日渐突出,久而久之便只想“获得”不讲付出,依赖思想严重,对脱贫攻坚理解不透彻,即使得到帮扶,也是治标不治本,在一定程度阻碍着脱贫摘帽的步伐。
产业扶贫精准施策的建议
(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年行动计划,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着力抓好产业扶贫工作,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要科学制定扶贫计划,努力走出一条既带动脱贫攻坚、又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农业发展新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坚持扶贫优先、市场导向、主体带动,突出高质量发展,注重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着眼农民增收,围绕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拓展产业扶贫思路,科学制定扶贫计划。根据贫困地区特点、基础条件和贫困人口情况,注重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相衔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实现差异化发展。
二是要依托“三变”改革,推进贫困地区产权改革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制定并落实好贫困地区开发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引导贫困地区农户开展土地流转。在尊重群众意愿、明晰产权归属的基础上,通过折股量化、入股经营等方式,鼓励引导群众以土地房产、产业基地、劳动技能等自有资源投資入股,不断完善农户参与机制,唤醒“沉睡”“僵化”的资源资产,开创“扶贫+改革”的陕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三要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式扶贫并重,夯实稳定脱贫基础。对能够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群众,从资金、技术、服务等多方面予以扶持,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通过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兜底保障等方式,确保所有贫困群众都有稳定收入。
(二)紧扣三产融合、长短结合,持续提升产业覆盖和效益水平
一是做好全产业链的统筹布局。要围绕当地的优势资源来打造当地特色产业,走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的扶贫道路,在考虑原材料的初始环节基础上,配套建设产品深加工和销售等环节,重点在“精加工”和“深加工”方面有所突破,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做到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产品销售渠道建设,扶持产业扶贫主体提升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尽可能地避免由农作物的价格波动引起的被动抵抗市场风险的成本,实现可持续脱贫。
二是加快布局中长期项目。各地应在发挥“短平快”项目优势的同时,也多发展中长期项目,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同时拥有、互为补充,增强帮扶工作的韧性和可持续性,让贫困地区那些一时见效慢,但却能源源不断输送致富能量的项目真正成为群众长期脱贫的关键项目,提高中长期产业对贫困户的覆盖度,提升质量效益和发展水平,真正实现一朝脱贫、永不返贫的目的。
三是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分析市场供需变化和产品价格走势,选准发展前景好、预期收益高和区域性、特色性显著的产业项目,着力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及区域性公共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大科技创新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产业扶贫中的龙头作用。要紧紧依靠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发展扶贫产业,把贫困户嵌进去、带起来、进市场,通过“约束与引导结合”构建利益紧密联结的脱贫带贫机制。政府要由主导贫困村和贫困农户的产业发展变为引导发展,改变以前政府在产业发展中唱“主角”,以及增产不增收时政府当冤大头、处理遗留矛盾的尴尬局面,弱化政府行为。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能力是关系产业长久发展的核心,要发挥科技创新在扶贫产业中的作用,从而提升农产品的競争力,提升农民素质,带动产业发展。当前,大部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种植业,形成产业规模。而要实现脱贫的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技术含量,创新特色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出区域品牌,形成长久发展模式。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积极迎合市场的特殊需求,打造出扶贫产业中的品牌效应,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加强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贫困农户作为发展扶贫产业的主体,其素质高低攸关整个扶贫产业和扶贫事业的发展。只有从根本上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才能真正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一是要与教育扶贫紧密结合,利用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对贫困地区的农民进行实用性的技术培训,培育新型的职业技术农民,让贫困农民通过自我的技能提升来增加生产效率,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要加强产业链后续的加工技术培训,做好技术跟踪服务,提高贫困农户的科学技术水平,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五)加强宣传引导,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贫困既是一种物质现象,也是一种精神现象。破解“懒汉”问题,属于扶贫中的“扶志”层面上的,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因此,要持之以恒抓好精神扶贫并持续发力推进,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一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做好产业扶贫政策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引导,让贫困地区居民改变以往自身不积极,等、靠、要等依赖思想严重的问题,充分调动他们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对扶贫项目实施的积极意义的信心。
二要强化“参与式”产业扶贫,激发贫困户主动脱贫动力。积极转变扶贫方式,实行“扶勤不扶懒”“多劳多扶、少劳少扶、不劳不扶”的差别化扶持原则,完善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措施,加强对贫困户的思想教育引导,增强脱贫到致富信心和参与意识,激发贫困人口参与产业脱贫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