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高校安全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
2019-04-15高保彬副教授亢昊庆明副教授刘彦伟副教授
高保彬副教授 代 军 亢昊庆 杨 明副教授 刘彦伟副教授
(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0 引言
我国第一个安全类专业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在过去60余年的时间里,从“矿山通风与安全”到“安全工程”,从“安全科学技术”再到“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专业先后经过数次的学科调整,学科体系也不断发展完善。60年后的今天,“安全科学与工程”已成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在最近十几年的时间里,随着人们对生产安全的重视,我国开设安全类专业的高校数量迅速增加,截止到2018年,全国开设安全类专业的高校已从21世纪初的30所增加到了176所[1]。多年来,安全类专业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各行业的安全生产。仅从煤矿行业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煤炭产量增长迅速,但是我国的百万吨煤死亡率已由世纪初的5.8下降到了2017年的0.106,这得益于我国煤炭业安全科学理论及技术装备的发展。煤炭类高等院校的安全工程学科,作为安全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教育体系以及培养模式的合理设置对于整个安全学科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2]。
1 我国高等煤炭院校安全工程学科的建设及发展
1957年,原煤炭部下属的西安矿业学院(现西安科技大学)在全国开设了第一个煤炭类安全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旨在为矿山行业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3-4];1983年,中国矿业大学(原中国矿业学院)在国内开创性地正式开设了“矿山通风与安全”本科专业;在198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工科本科专业目录》中,整合了“工业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技术”、“卫生工程学”等综合性专业,正式设立了“安全工程”专业[5],该专业作为试办专业与“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并存,“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服务于矿山行业,“安全工程”专业则服务于矿山以外的其它行业;1993年,国家教委在1984年《高等学校工科本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立了“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其下包含“安全工程”和“矿井通风与安全”2个安全类二级学科,前者属管理类,后者属地矿类;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版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在1993版的基础上对我国本专科专业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正式取消“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6-8],而将“安全工程”专业列为一级学科“安全与环境科学”之下的二级学科,该专业服务于包括矿山在内的所有行业,属于工程技术类,我国的安全工程学科进入稳定发展阶段;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单列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这也大大推动了我国高等煤炭院校安全工程学科的发展[9-12]。
河南理工大学的安全类学科教育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60年,学校正式开始招收地下采煤专业通风专门化本科生;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开设了“矿山通风与安全”本科专业;2003年,河南理工大学正式获得“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安全科学与工程”(代码0837)一级博士授予权。1996年,河南理工大学的安全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13]。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被评为A-,全国排名第三。
2 我国高等煤炭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将分别降至34.46亿吨和17.6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占比将由2016年的62%降低至54%[14]。
从前述的安全工程学科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我国煤炭行业高等院校的安全工程专业大多由原“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演变而来,地矿特色突出,重点面向煤炭行业,煤炭行业的“不景气”势必会对高等煤炭院校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造成影响[15]。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有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2个专业,其中安全工程分为地下工程安全、化工安全、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矿山安全4个方向。在安全工程专业实际的办学过程中,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大形势严峻,学科转型发展遭遇瓶颈。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始于矿山行业,作为原煤炭部部属的高校,煤炭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学科的建设。然而在国家对煤炭行业实施供给侧改革和能源结构调整政策,煤炭行业面临着煤炭减产和煤炭资源整合的大环境下,以煤炭为特色的安全类专业也面临着专业特色方向发展受挫的问题,不得不在自身专业特色行业优势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发展领域。但由于专业传统发展领域的限制,大部分教师都是煤炭行业相关专业出身,专业特色强烈,很难在短时间内在新的发展领域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在进行专业转型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仅是个别教师的反对,更重要的是转型过程中新领域专业人才的匮乏。
(2)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过程脱节,学生创新、创造力不强。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煤炭行业自身的高危险以及高风险性,很多企业单位惧怕担责,不愿意接收高校的实习生,学生实习缺少平台。另外,由于煤炭行业工作环境的原因,一些学生怕吃苦,在实习方面弄虚作假。由于类似的种种原因使得实习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并不能达到原定的实习目的。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创新能力下降。
(3)专业课冗杂,多而不专。我国安全类专业建立的初衷在于服务煤矿行业,单一化的行业发展方向对我国安全类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建立产生了很大影响,前期学科发展方向单一。但是,近年来我国化工、建筑、交通等行业发展迅速,对安全类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工程专业学科教育体系也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加快多方面复合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学校由原来的特色型安全专业培养模式逐步向“大安全”的培养模式发展,专业课程体系中各类工程背景课、工程安全课占据很大比重,而安全科学通用方法理论所占比例很小,学生若要达到掌握各种工程技术及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的要求,则需要研习大量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专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造成在教学过程出现课程安排重复、知识内容相互覆盖、内容多却不够深入等种种问题,使学生有限的教学课时得不到有效而充分的利用。
3 近5年安全工程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统计
笔者统计了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自2011~2018年的就业去向,如图1。
图1 河南理工大学2011~2018年安全工程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百分比)Fig.1 Statistics on the employment orientation of undergraduates of safety engineering i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rom 2011 to 2018(percentage)
由图1可以详细地看出近几年本校安全工程毕业生的就业趋势,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1)煤矿类企业人才外流严重,建筑工程类企业人才吸引力增强。由于煤矿行业属于高风险性行业,工作环境特殊,再加上近几年煤炭行业总体形势的严峻性,选择煤炭行业进行就业的毕业生呈现大幅度下滑的趋势。在图中可以看到,从2013年前后开始,选择煤矿类企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急剧减少,说明国内煤炭行业大环境对毕业生就业选择影响较大。相反,选择建筑工程类企业的应届毕业生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基础设施大发展的时期,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将实施创新驱动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基点,不断提高各行业、各学科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重视程度,从而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机结合,更多地发挥和利用创新驱动的先发优势去实现引领型发展。这也是目前建筑类行业提高自身门槛以及一大批高校毕业生选择到此行业试水的原因。
(2)升学比例较为平稳,企事业单位人员比例较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0%左右且最近两年有所增加,选择企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较高且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实际调查,笔者发现大多数毕业生选择企事业单位或者继续深造的原因主要有:原因1对煤矿单位的工作环境存在较大的顾虑,不愿去煤矿工作;原因2不清楚行业的发展动向,没有清晰的职业定位,就业方向不明确;原因3觉得该专业不适合自己。
在选择企事业单位或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中,以上各原因比例分布,如图2。
图2 选择企事业单位或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中各原因比例分布图Fig.2 Causes ratio of graduations choice of either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or further education
在调查的女生当中有90%的同学表示没有职业定位是自己目前更倾向于选择升学以及企事业单位。
(3)毕业生就业去向洗牌严重,安全工程学科建设进度缓慢。通过图1可以看到,煤矿类企业毕业生占有率持续降低,建筑类企业毕业生占有率则逐年上升,洗牌现象严重。然而,学院内的大多数专家、学者是地矿类学科出身,安全工程专业方向仍以煤矿、瓦斯为主。传统方向课程体系较为成熟,而新方向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本科生的培养不能紧跟市场需求。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本科各方向专业基础课之间的差异不大,而专业课差异较大,这不仅会造成学生进入专业课阶段学习吃力,还会造成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碎片化。
4 针对于煤炭类安全工程学科建设的发展对策
(1)坚持自身特色,培养安全工程学科交叉人才。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煤炭开发应坚持“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总体要求,仍以14个大型煤炭基地为主。从政府层面看,政府目前的政策走向主要是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和关闭部分资源枯竭矿井,帮助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从煤企自身层面看,虽然产量是煤炭企业立身之本,但在当前市场形势下,大力发展以煤炭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才是王道。
当前我国安全类专业高校课程体系的普遍特点是以广泛的工程背景课和工程安全课为主,以少量的安全工程通用方法论和管理类课程为辅,加上少量(或不设置)医学、心理学类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安全工程知识,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用工程技术手段妥善解决工程安全问题。
煤炭类高等院校应结合“新工科”的教育改革理念,在发挥好自身安全工程专业传统特色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专业口径,优化学科类型,促进其他学科与安全工程教育的交叉融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使毕业生满足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需要,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2)结合毕业生需求,适应安全工程学科行业发展。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涉及领域广,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一方面会导致“多而不精”的现象;另一方面,毕业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由于安全工程本科教育范围的广泛,往往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没有清晰的定位,陷入迷茫。安全工程本科教育,应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以及就业方向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方案体系的培养。在重视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强化专业选修课的培养,充分结合毕业生需求以及行业市场导向培养适应于现代国家以及企业需要的人才。
(3)转变人才培养机制,寻求多途径人才培养方式。目前的高校培养模式较为单一,高校对于本科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得不到市场以及企业的认可。安全工程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范围涵盖广的学科,寻求多途径人才培养,建立起以市场等多方面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应在重视教学、尊重实践、强化技术、深入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展开对于安全工程本科教育的培养,使培养出的本科生能够适应于多种行业,掌握多种技能,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