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算:比你想的更接地气

2019-04-14

发明与创新 2019年41期
关键词:神威超级计算机动画

2019 年4 月,一张类似燃烧中蜂窝煤的照片传遍全世界——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得见“黑洞”的真容。

实际上,关于黑洞的照片早在2017 年4 月历经十余天已拍摄完毕,此后,便是将来自全球8 架射电望远镜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密集运算,其容量达到每晚2PB(1PB=1000TB=1 000 000GB)。

时针再往前,1997 年和2016 年发生过两次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机大战”,由IBM 开发的“深蓝”和由Google 开发的AlphGo 最终分别战胜人类大脑,获得象棋、围棋比赛的胜利。

执行这些庞大计算的主角有同一个名字——超算。

所谓“超算”,即超级计算机,是指由数千甚至更多处理器组成、能计算普通计算机和服务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复杂课题的计算机。普通人可能觉得超算很遥远,其实不然,它已经在我们经济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能算天算地算人,还能算“命”算成本。

算天:

预报天气更精准

所谓“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引发万里之外的一场龙卷风。”气象学的要素千变万化,涉及气象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极其复杂的方程组,而数据则是来自天上若干卫星、地上无数雷达、观测站的实时监测,不断更新。海量数据,对计算的速度和精度要求特别高。

你或许注意到,近些年来的天气预报越来越准,可以精确到几点下雨,在哪些“局部地区”会有暴雨大风等。在气象学上,这叫做高分辨率的精细化预报。能做到这一点,超算功不可没。2011 年我国“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把气象观测精度提高到10 万公里,“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实现了1万公里级别的精度,而“神威·太湖之光”已经能把精度缩到几公里的范围。

以广州天气预报为例,从2017 年开始,广州的气象预报系统开始由“天河二号”运行。以前,华南地区的天气预报以3 公里×3 公里作为一个网格,现在1 公里×1 公里是一个网格,计算量提高了27 倍。每12 分钟,“天河二号”就能给出每平方公里内6 小时的天气预报。哪怕只隔一座桥,也能准确预报“东边日出西边雨”。

算地:

既能找飞机,也能抓偷排

寻找MH370,是世界科技角力的战场。大量的卫星雷达集中对准南印度洋,当这些高科技眼睛采集到信息后,一个必经的环节是数据处理,担当这一重任的即是超算。“只要有足够精确的相关数据,超算就能找到失事飞机。”清华大学副教授黄小猛说。

除了找飞机,还有更多接地气的事情倚仗超算来解决。

图/东方IC

建一栋楼对周边的环境到底有什么影响?如何建设风道便于污染物扩散?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在国家超算无锡中心进行的一项课题,就是深圳市污染物扩散的模拟。通过超算模拟,可以根据目前污染物的情况,计算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和分布,进行空气质量预报。从预报结果还可以计算出哪些污染源“贡献”最大,了解污染的来龙去脉,为污染防控提供决策指导。

算人:

人体模拟预判风险

模拟血流、模拟心脏、模拟人体任何一个部分,有了超算,这些都不再是梦想。

之前,美国科学家利用世界前十的超算,选取一名真人扫描其血管系统,通过3D 建模技术建立动脉系统模型,成功地再现了整个人体的动脉系统。任何直径或宽度在1毫米以上的动脉血管都会出现在模型中,而且模型的分辨率达到了9 微米。

只要运算核够多、速度够快,医疗工作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将大大提升,而科学的治疗手段更容易让患者接受。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陈荣亮曾利用“神威·太湖之光”对人体血流进行模拟与分析,例如可以及时有效地判定一个病人是否会发生脑梗塞的风险。

“过去,对一个可能发生脑梗塞的病人,医院难以判断是否要进行支架手术,一般都会通过从大腿动脉处放进测压导丝进行测量,这种方式既危险又痛苦。如今,经过模拟计算,只要血流储备分数小于0.8,就要做手术。”陈荣亮说。

算“命”:

勾勒个性挖掘需求

你对自己了解多少?好奇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翻到星座运程时,半信半疑,但还是会瞄瞄和自己相关的那一页?人类最好奇的永远是自己本身。超算,在我们认识自己方面也能派上用场。

该功能的正式名称叫“个性特征服务”。美国的IBM超级计算机“沃森”通过对每个人2300 条最新社交网络推文的解读,应用语言学分析方法归纳总结你的社交特性,然后将你与其他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用户进行比较,从而勾勒出你与众不同的个性。

“沃森”的分析程序如果由“神威·太湖之光”来做,是不是会更加准确?“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毕竟我国的超算已经达到了足够的分析能力。”长期从事超算应用的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人员周纯葆说。只要科学家们的“脑洞”够大够好玩,设计礼服、设计创意食谱、设计任何你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玩意,超算都有机会抢生意。

算成本:

电影制作省时降成本

超算在影视剧作中将起到什么作用?动画电影制作阶段的最后一道工序叫作渲染,是使图像变成符合设计的3D场景的阶段,也可以说是让动画从静态图像变成人们看到的动画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为涉及各种场景元素的变化,过程极其复杂,每一帧图片的渲染耗时,根据模型复杂程度不同,差异很大,模型越复杂,渲染时间越长,因此动画电影的制作更需要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才能实现。

“以往动画电影中的小河,只不过是一条蓝色的带子,”清华大学副教授黄震春介绍,为了把它呈现得更加逼真,动画和电影制作企业都是用“农场”的方式把画面一帧一帧地精细化处理。所谓农场,就是无数台电脑,由专业人员分工在每台机器上一点点调整。一秒钟播放24 帧画面,每一帧画面在后期制作过程中都需要渲染,需要24 台机器同时给这张图片进行渲染,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依托超算,就可以同时给成千上万帧图片进行渲染。以前一部动漫电影的后期渲染需要一年,现在可能只需要一个月就可以完成,可谓省时省成本。在超算的加持下,动画画质也可以更加精细,比如加入风、光线反射等更多元素。让以往银幕上一条会流淌的“蓝带子”,变成泛着水花推着小船一路向前的清澈小河。(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神威超级计算机动画
超级计算机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流翔高钙显神威 科学种植促增收
超级计算机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我的动画梦
美国制造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每秒100亿亿次 中国超级计算机
《神威启示录》系列报道三 神威现代中药研发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