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细菌的噬菌体
2019-04-13胖虾
发明与创新 2019年35期
◆胖虾 辑
◆胖虾 辑
噬菌体是一种侵袭细菌的病毒,寄生在人体细菌内。它们很小,大多形似蝌蚪。
1915年,伦敦布朗研究所所长、细菌学家弗德里克·特沃特在一项实验中把天花病毒接种到琼脂培养基上,虽然天花病毒没能成功复制,但是细菌污染物在培养基上生长得很快。特沃特继续进行细菌培养,发现一些细菌菌落变得透明。他被这种现象吸引,把这些透明的细菌菌落挑到另一个干净的培养基上,发现这些细菌没有再长出菌落。
接着,特沃特把透明化的菌落接种到正常菌落上,发现这些透明化的菌落能够杀死正常的菌落,即把正常菌落透明化。他用一个过滤器将这种透明化的菌落稀释到100万倍,它们仍然能够杀死正常的菌落。
特沃特发表了一篇描述这种现象的短文,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存在一种奇特的细菌病毒。可惜那时候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工作被迫中断。
与此同时,加拿大细菌学家费利克斯·德赫雷尔在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进行细菌研究工作。一场由志贺氏杆菌感染引发的痢疾肆虐法国骑兵中队,整个部队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德赫雷尔对患者的粪便进行过滤,很快从过滤的乳状液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并加以培养。细菌不断生长,盖住了培养皿的表面,他偶然观察到清晰的圆点,上面没有长出任何细菌。他把这些圆点称为“噬斑”。接下来,德赫雷尔跟踪观察一名患者的整个感染过程,观察噬斑何时出现,发现患者的病情在感染后第四天开始好转。
1917年3月,德赫雷尔发表文章,宣称发现了一种吞噬细菌的新生物,并称这种生物为噬菌体。
后来,马克斯·施莱辛格明确了噬菌体的定义,生物学家德尔布吕克与萨尔瓦多通过研究获得了噬菌体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