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出发,演绎品德课堂的精彩
2019-04-12杜红辉
杜红辉
摘 要 品德教育一直是现今教育的重中之重,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义务教育中都少不了品德教育,尤其是如今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全球化,更是对品德教育提出了一定高度的要求。随着品德教育的普遍化与基础化发展,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也越来越显得至关重要,那就要求教师将从小培养孩子美好品德素养的理论付于实践。然而品德教育不是单一的,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是当下符合社会进步,符合学生成长的基础教育。文章针对基于《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小学生品德教学这一点提出恰当的策略,旨在建立合适的学习体系,从细节出发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践行“品德与社会”这一成长课程。
关键词 品德教育 小学生 品德与社会 细节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在面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学问题时,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品德教育的问题,有的是普通生活习惯和处事方式问题,更重要的是存在有与社会脱节的茫然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尤其是茫然的问题,大多与恰当模式的课堂教育的欠缺有关。而很多学生自己、老师甚至家长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即使有部分老师或家长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但很多也只是浮于表面,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孩子的品德教育茫然性问题依旧存在。众所周知,合适方向前提下的教育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前提,如何从细节出发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践行“品德与社会”这一成长课程呢?下面谈谈个人粗浅的见解。
1紧贴当代社会,更新小学品德教育
提起小学课堂教学,我们往往会把思维固定在以往的教育框架上,但是对于现今飞速发展的社会而言,品德课堂上旧的模式已然不能够成为最佳选择了。人们总是觉得品德教学,就是简单的老师告诉学生、父母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是一连串的规则一堆条条框框。实则非也。也许,我们所接触到的,教育展示出来的,看起来就是一堆类似于规章制度的东西,但是,有没有想过,这些所谓的规章制度真的就是告诉学生、告诉孩子就可以了吗?品德教学并非如此简单的一番说教。若是要真的教育给学生、教导给孩子美好的品德素养,那么,良性的模式,或者恰当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什么教育,都不能离开大的背景,就像品德教育,这不是单独存在的,或者说品德教育是不能单独展开的,因为品德本就是对于人来说的,而脱离掉人的群体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既然是当代小学生的品德教育,那么,应该是基于当代社会的,应该是以当代社会为大背景的,不能脱离社会谈论人的品德,更谈不上恰当的品德教育。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品德教育是细微而又不易教导的,很多都要通过合适的方式、途径,或者设定一定的情境,他们才能够正确地领悟到其中的寓意,才能理解并掌握到其本质的东西。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则是需要合适的切入点来引导学生正确地接触贴近社会的品德教育。提到教育,很多教育者都会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十分直接也相当重要的机会,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的教育内容都是需要依靠学校的老师来获得的,而课堂的教学就成了他们的品德教育最为直接的影响因子。那么,小小课堂应该怎样肩负起这重要的责任呢?
这就需要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正确理解到品德素养的社会化教育,教材是很好的教育工具,老师通过教材,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引导,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优良品德的魅力并学到其中的内涵,这样就能够真正达到课堂教育的效果。然而,只有教材也是万万不行的,这样,学生的目光就只聚焦在课本上的故事中,并无法很好地实践到现实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也很难从身边汲取当代社会中的优良品质,容易与社会脱节,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应该再添加一些新的东西,和社会紧密联系的好东西。
2从细节出发,引导学生投身品德文化
那么,说到实践,构建良好的基于《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育模式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很多方面是可行又高效的。要注意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论什么方面,这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是在教育上,切不可马虎。从细节出发,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引人思考的。
2.1定位正确目标,明确自己责任
既然是品德教育的策略,那么当然是教育者和学生双方都应该慎重的问题,任何一方出现问题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都是有害无利的。对于教育者,作为一位合格老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和教育方式,在小学品德教育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确切状况给予一定的矫正和拓展,不仅要在课业上找准目标,知道自己所教学生的需求和该如何给他们传授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有效避免学而无用的所谓空理论,一定要切实要变通。对于学生,毕竟是小学生,他们基本上都还对学习和教育没有足够的理解和正确的态度,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学业问题和态度问题,所以,学生自己也应该对自己的学业建立起积极的目标观并为之努力。只有双方都一起使劲,才能够推进《品德与社会》精彩课堂的构建。
2.2找到恰当切入点,优化教学资源
面对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很多资源都是易于获得的,尤其是在教育事业的进程上,各种各样的资源都将是教育者的选择,五花八门的教育资源,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难做出适当选择的,这时就需要老师对这些纷繁复杂的资料做出合适挑选,认真考虑资源的两面性甚至多面性,给学生一个最贴切、最恰当、最通俗的资源展示。一方面优化了教育资源,那么,怎么使用也是会面临的一个问题。也许这些资源量比较庞大,也许资源的内容不够直接,那么,这时,找到恰(下转第104页)(上接第101页)当的切入点就成了很必要的工作。老師需要做足备课准备,在教材内容里找到教学的入口,通过直接且尽量通俗的方式传输给学生。
2.3增加良性互动,丰富课堂教育
虽然,正确的教学定位和恰当的切入点给了课堂很大程度的保障,但是,教学的方式绝不仅仅如此,在这种基本课堂的基础上,一定的课堂互动是很有效的,很大程度上能够丰富课堂教育,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印象,以后也将是很有指导意义的一种启发。再完美的教学计划和优质的教学资源都不能离开教师和学生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互动与配合,否则一切所谓的策略将是空谈。知识的教授和获得都是需要双方良好的交流来催化的,只有老师与学生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模式,采用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给予他们恰当的建议,令其感受到正能量的督促,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良性教学。
如《价格的秘密》一课的教学中,问学生:要你去买菜的话,菜市场和大商场两个地方,你会选择哪个?学生作出回答后,继续追问:作出这样的选择是为什么?说说你的意见。这样一追问,学生就能把菜市场和大商场的区别说出来,而且是来自学生心里诚实的回答。这样的互动式追问就给孩子起了一个点拨作用,给了孩子鼓励、信心。把这一课的重点进行了细化,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又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这里的教学就可以使用大量的实例来进行课堂互动,也可以采取大范围的调研,让学生们自己去了解大家的成长,从而更加懂得其中的内涵,更加能够互相学习、互相体谅、共同进步,不仅是和老师建立起信任,也会和其他同学建立起良好的团结的关系。还有六年级下册的“为了正义与和谐”,这里可以大量地举例,身边的,社会中的等等,都是十分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例,有很大程度的启发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将是宝贵财富。
老师可以从基础的以学定教教育角度来言传身教,也可以从知识拓展角度来进行延伸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地思考、自主学习,还可以从兴趣调动角度进行熏陶、进行启发。这样的良性的互动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更高效的理解新知识、更便利地巩固旧知识。而在此同时,老师也应该与学生共同为建立起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自主化、互动化良好模式而坚持努力,让学生在合作互动的大背景下健康成长、自主进步,学会为自己的未来添砖加瓦。
细节决定成败,在课堂改革的大背景下,做好从细节出发,优化课堂,才能使品德课堂绽放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黄正盛.融入时事教育,拓展品德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8(33):73-74.
[2] 王洪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J].才智,2018(28):114.
[3] 曹莉娜.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新思路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73-74.
[4] 周筠.走进生活,巧妙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构建生活化学习方式的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2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