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是福是祸?
2019-04-12张依雯
张依雯
顺从的乖乖女
金钱只是财富的衡量物,而我们对金钱的态度才真正影响自己的生活。也许张同学的父母不愿接受自己贫穷的生活状态,觉得没钱就低人一等。他们也可能因为贫穷而争吵或相互埋怨。如果父母有如此的态度,并且在生活中不加掩饰地把这种态度传递给女儿,张同学对金钱的态度也不会轻松。面对大学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和看起来利息并不高的贷款,补偿心理可能会促使张同学选择用贷款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贷款有利有弊,如果可以通过分期支付的方式提前拥有自己确实需要的物品,并在后期通过自己的努力偿还贷款,那未尝不是件好事。如果自己的偿还能力配不上欲望,很可能在使用高利息贷款后出事。
遗书中张同学还提到,希望父母不要再吵架了,每次吵架自己都会很难受,但不知道如何做能让他们不吵架。童年期父母的争吵影响她安全感的建立,很多小孩子会将争吵的责任归结于自己做错了事或不够乖。张同学便是如此,她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懂事的好孩子,甚至连生活费都不肯开口向父母要。这种顺从的相处方式往往会使人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为了让父母高兴而活着。看不到自己的存在,也体会不到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感。在牺牲自已以平息父母怒火的过程中,她失去了自我。在遗书中,她没有提到自己有什么未完成的心愿和想去追求的东西。当人对生活没有期待,也觉得自己不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的时候,确实会失去活下去的兴趣。
张同学感觉自己陷入了抑郁的状态。她每天晚上都感觉很冷,冷到骨头里。这种冰冷彻骨的寒冷感更像是孤独和恐惧。她曾经编了借口想找父母借两万元钱来还贷,但父母拒绝了她。想来,在她人生的最后阶段应该经历着被催贷的恐惧和走投无路的绝望吧。如果她有知心的朋友,如果她肯把自己的恐惧和无助讲出来,她就得救了。但是,她做不到。一个缺乏自我价值感的人,很难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在他人面前,更何况校园贷帮她营造了“生活富足”的面具,也帮助她在幻想中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摘下这层面具太残酷,残酷到她无法面对,而她更无法面对的,是她真实的内心世界。真希望在她的“美丽泡泡”破碎之前,能碰到一位心理咨询师,能有人倾听她的情绪,包容她的无力。
抑郁是一种持续性的心境。在抑郁发作时会感觉到绝望、悲伤、空虚、睡眠饮食出现问题,不愿意与人相处,不能感到快乐,精力差,甚至产生自伤和自杀的念头。这些都可能是在张同学最后的生命阶段曾经出现过的状态。
无论是父母的金钱观还是张同学的顺从的相处方式,似乎都与“价值感”有关。父母希望通过金钱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感,孩子希望通过“做个乖女孩”而赢得父母的认可,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他们都没有看到,真正的价值并不需要外在物质和金钱来证明,更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而体现。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自己珍惜的东西,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我该怎么办?
如果在张同学身上,你找到了共鸣。请参照以下建议: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应对压力排解抑郁情绪,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社会支持。请为自己列一份求助名单。这其中应该包括能倾诉的人,能宽慰自己的人,可以提供经济帮助的人,可以提供人生建议的人。除了同龄人,还应该包括年长的人。假如你发现列名单很困难,请反思自己的人际交往状态,多花些经历在周围人身上,去沟通,去感受。
找到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一生中最希望实现的目标,它会帮助你坚定的向前走。当你内心有力且执着时,日常生活的烦心事将不再影响你。如果张同学的爸爸妈妈有自己的爱好,对生活有计划有目标,并朝向目标努力奋斗,可能他们的生活会更快乐一些。而这些快乐也会让家庭氛围更温暖,也可以帮助孩子看到生活中真实的美好,一些用金钱无法买到的美好。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做,可以去读一读小说《走进魔法店》。
关注自我价值感。体会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真正的价值。如果你思前想后发现自己找不到价值感,不妨跟看起来活得很有价值的同学聊聊,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价值感如何获得价值感的。
远离一切透支生命的方式。如:熬夜、不规律饮食、酗酒吸烟、不良情绪,网络游戏、校园贷等。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透支后无法重来。
如果已经陷入贷款的循环,请及时止损。校园贷一类产品为了盈利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设计产品。也正因为如此的设计,导致有很多大学学生都无法摆脱它的纠缠。也有不少同学因为校园贷,陷入抑郁状态,不去上课,在宿舍打游戏,好像只有游戏才能帮助他暫时缓解还款和逾期带来的压力。就像吃了镇痛药,也像借酒浇愁。如果你还没有面对困境的勇气,请找到第1条建议中最值得信赖的人,他会帮助你。
责任编辑: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