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变色”斑马线
2019-04-12郝雨
郝雨
在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交叉口,有两处不一样的斑马线。斑马线旁加装了一排LED警示灯,行人过马路前,可以看到信号灯的指示,绿光表示可以通过,红光表示停止等待。到了晚上,信号灯变化交替显示的红光或绿光,能让汽车驾驶员在百米外看到醒目的提示,从而减速慢行、避让行人。
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研发的“智能斑马线”,它拥有一个感受器,通过太阳能储备电量,到了晚上会自动发光,并可根据天气、路况、光线明暗等情況,自行调节警示灯的亮度,给过往车辆以提示。松北辖区车道宽、车速快,尤其是在夜晚时行车视线不好,行人过马路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安装智能斑马线后,大大提升了行人的安全。日后,这种“智能斑马线”将陆续在其它主要街路安装,给行人更多的安全保障。
智能斑马线的灵感,来自哈工大交通学院2015 级本科生庄叙毅。“我在生活中发现,由于马路上的信号灯损坏等原因,加上缺少必要的提示,行人过街时经常面临危险,由此想到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来更好地保障行人安全。”早在大一时,庄叙毅便在创新启蒙导师王华教授的创新启蒙教育下,开始了对交通科学问题的求知、探索,加入了5人研究小组。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王华教授的肯定。
随后,王华教授带领着研究小组,展开了一系列“头脑风暴”。在小组每周召开一次例会上,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王华教授则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一一指出每个想法的不足和可取之处,直至学生拿出创新性高、可行性强的项目方案。比如小组成员曾在警示灯选用什么样固定方式上出现了分歧,在王华教授的指导下,大家经过反复论证、试验,最终选用了将道钉内嵌在道路上的方案。
这个名叫《基于多维信息警示的城市交叉路口安全保障设施研究》的项目,先后获得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第三届全国交通运输院长论坛“新国线大学生优秀论文”一等奖。从大一时对学生进行创新启蒙教育,到大二时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从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到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社会,王华教授始终告诫学生,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社会效益要远远大于经济效益,每一项研究和成果的产生都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5人研究小组中主要负责资料收集、文献综述等工作的陈莉表示:“我们小组做的智能斑马线这个项目很贴近生活,我学会了如何结合专业去解决和民生相关的社会难题。”
除了智能斑马线项目,近年来,王华教授带领学生完成了一系列兼具创新性和充满温度的科研项目。比如“基于Smart Beacon的智能停车系统”“新型道路积水检测装置”“内轮差智能预警系统”等。近日,王华教授带领学生做的另一项智能交通项目成果进入了最后的调试阶段。它聚焦市民的智慧出行,通过在公交车上安装终端装置,乘车人通过下载相关程序并绑定银行卡,上车时只需打开手机蓝牙“叮”一下便可完成支付,与其它支付方式相比更安全、更快捷。该成果近期将应用于哈尔滨市内多条公交线路。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