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集团:170年的世界光学冠军
2019-04-12饶霞飞
饶霞飞
在世界光学界,蔡司集团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这家由卡尔?蔡司(Carl Zeiss)1846年创立的精密机械及光学仪器车间,后来,被恩斯特·阿贝 (Ernst Abbe)和卡尔?蔡司联合发展为光学器材的领先企业。1889年,阿贝教授创建了蔡司基金会。蔡司基金会的主要目标就是推动科技的发展,实现基金会持有的公司(卡尔蔡司和Schott的股份)的繁荣,满足公司与员工的福利要求。
作为光学和光电行业领先的科技企业,蔡司集团研发并销售半导体制造设备、测量技术、显微镜、医疗技术、眼镜镜片、相机和摄影镜头、望远镜和天文馆技术。凭借其出色的解决方案,蔡司不断推动着光学事业的发展,并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对蔡司心怀敬意,并将其视为光学和相关科技的先驱。
多年来,蔡司始终将“助力客户成功”作为核心策略。为了能够全力帮助客户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蔡司坚持创新整个视光行业生态系统,从营销战略转型(蔡司整体视力解决方案),到针对“互联网+”时代讨论营销战略转型、营运模式转型、蔡司体验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
作为全球光学与光电行业的领导者,蔡司集团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设有代表处,拥有6个独立的事业部,包括显微镜、医学器材、光学眼镜、光电子设备、半导体以及工业测量仪。
持恒的发展理念、稳定的股权结构给这家百年公司带来了难能可贵的稳定性。直到今日,蔡司集团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2018年12月18日,蔡司公布其2017/18财年财报,财年结算时间截至2018年9月30日。财报显示,蔡司在2017/18财年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并创下历史新高。营收58.17亿欧元,相比2017年的53.48亿欧元,同比增长9%。
光学世人的诞生
蔡司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846年。
时年,一位仅高中毕业的学徒工因对光学和化学的兴趣,在德国古镇耶拿(Jena)创办了一个工作室,早期产品是放大镜片和简单的显微镜。尽管这个工作室中工具十分贫乏,但他依然做出许多透镜,但只得到一点认同,直到1847年他雇用他的第一个学徒。当初也许谁也没有想到古镇上的这位学徒会成为世界光学巨子。
1847年蔡司开始将全部时间放在制造显微镜上。他的第一项革新是制造只用一片单透镜的简单型显微镜,适合用于解剖的工作。在他第一年生产这批显微镜时,他卖了大约23台。他很快意识到他需要新挑战,因此他开始研发复合式显微镜。随后,他创造了Stand I,并于1857年打进了销售市场。
1861年凭他的设计,他在图林根州工业展览会上获颁一枚金牌。这些显微镜被认为是德国最佳的科学仪器。这时候他有大约20名员工,他的事业仍然持续成长。1866年,蔡司工厂卖出第1000台显微镜。同年物理学家恩斯特·阿贝博士以研究导师的身份加入蔡司工作室,两人一同研究光学产品的科学基础原理,1872年他们联合制作出了复合式显微镜,这台复合式显微镜是现代所有复合式显微镜的始祖。
在此期间,蔡司做出至此为止最好的透镜。理论上,阿贝正弦条件能大大改善透镜品质,但问题在于当时没有足够强度的玻璃来测试这个学说。
所幸阿贝博士认识了奥托·肖特。30岁的肖特是位刚获得博士学位的玻璃化学家。1879年他们合作,很快在1886年生产出了新型玻璃,能充分地表现阿贝正弦学说。这种新型玻璃为新显微镜的物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消色差物镜(Apochromates)。
肖特专门生产用于新型卡尔·蔡司显微镜的玻璃,1884年建立了一个全面的工厂,其所有权属于蔡司、阿贝、肖特,称为Jena Schott & Genossen光学工厂。耶拿玻璃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玻璃。
蔡司在创造出划时代的显微镜不久后的1888年去世。蔡司在遗嘱中将他的股权转移给儿子洛迪里克(Roderick)。洛迪里克将股权出售给阿贝,1889年,阿贝成立卡尔·蔡司基金会。该基金会又成立了一个新的集团,作为蔡司公司的所有者。
得益于两位大科学家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的帮助,蔡司厂光学镜头的质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设在德累斯顿的生产车间,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照相机工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巴顿将军的第三军团占领了耶拿,由于《雅尔塔条约》规定美军的位置必须后退向西移,德国被一分为二,耶拿和德累斯顿全部由苏军占领。
对于这个光学巨人的财富,俄国人当然不会让“美帝国主义”染指,作为战争赔偿,苏军拆除了剩下94%的工厂设备,在基辅建立了现在的Kiev( 基辅)照相机制造厂(借着这一丝血脉,俄罗斯镜头至今还能在光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德国人的技术好像抢不走,在耶拿大学的支持下,“Carl Zeiss Jena”的标志很快又出现了。当初被巴顿掠走的126名蔡司关键管理人员和技师,在美国的支持下,也在联邦德国(西德)的奥伯考亨重新建厂。卡尔·蔡司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也获得了新生,蔡司厂从此一分为二。
东德的产品冠名Carl Zeiss Jena(卡尔?蔡司?耶拿)史称“东蔡”;西德的产品冠名Carl Zeiss,史称“西蔡”。东、西蔡都标榜自己是蔡司正宗,其实双方在设计上都秉承了蔡司传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这种竞争使得蔡司在光学技术上更臻完美。
两德统一后,东西德的蔡司厂又联合经营。总部仍在奥伯考亨,拥有员工3500名,同时在世界各地设有分厂。这时的蔡司双剑合壁,在光学领域已经是第一强者。在135领域还尚有康太克斯与徕卡抗衡(康太克斯采用卡尔蔡司),但到了120领域,Carl Zeiss 便称雄天下:哈苏、禄徕两大120巨头都使用卡尔蔡司镜头。进入数码时代,依靠蔡司的鼎力相助,原本是光學外行的索尼,摇身一变,成为消费级数码相机的业界老大之一。
经典的缔造者
蔡司开创了镜头工业中的诸多经典设计。从浩瀚星空到纳米世界,蔡司的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超过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使用的显微镜、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照片、全球50%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微芯片、F1赛车的所有精密部件测量、精湛的脑外科手术、中国的“两弹一星”,很难想象跨度如此之大的高科技产品和事件,其实现所需的光学技术都来自于同一家公司。
蔡司的创始师保罗·鲁道夫就是镜头制造史上最有名的设计师之一。1890年,他设计出第一只消像散正光摄影镜(Anastigmat),开创了蔡司镜头的新纪元;1896年鲁道夫又推出了大名鼎鼎的普兰纳(Planar)双高斯结构的镜头,对各种镜头像差都进行了出色的纠正。此后,世界各地生产的各种品牌的标准镜头(包括徕卡)无不借鉴普兰纳镜头的设计。
1902年,他又设计出四片三组的“鹰之眼”——天塞(Tessar)镜头,虽然结构简单、价格适中,但成像质量惊世骇俗、明快锐利。
其他诸如广角镜头的典范Holgon、大光圈镜头的典范Sonnar(索尼DSC-F828的镜头正是基于Sonnar镜头结构设计的)、专为旁轴相机设计的Bio-gon等等,都是蔡司创造的经典名镜。光学产品只要沾了蔡司镜头的边就有市场,这就是事实。
望远镜同样是蔡司的重磅产品。蔡司在19世纪就一直生产性能优秀的望远镜。两次大战期间蔡司一直为德国军方提供军用望远镜和测距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德蔡司生产的望远镜多用在民用上;东德生产的望远镜多用作军用,并且授权给苏联和中国的厂家生产。
1897年,蔡司生产出了第一副天文望远镜;1920年代,蔡司加入了当时的反射望远镜风潮中,开始生产大型天文望远镜,较有名的有德国汉堡天文台的1米口径望远镜。
德国分裂后,东德的蔡司·耶拿一直生产中型的折射望远镜。西德的蔡司AG则在1960年代才在政府支持下重新开始生产大型天文望远镜。1971年蔡司生产出第一台数字化天文望远镜,口径1.23米。意大利国家光学天文台和欧洲南方天文台也使用蔡司生产的望远镜。
蔡司于1932年开始生产康泰时(Contax)品牌的连动测距式相机。两德分离后,西德的蔡司AG继续生产康泰时品牌的连动测距式相机,而东德的蔡司·耶拿则将此品牌使用在单反相机上。
不断创新是蔡司的独特基因:在未知领域和前瞻性技术的开发上不惜投入。2013年,蔡司的研发支出为4.11亿欧元,占公司收入的10%;研发员工接近2700人,占总员工数的11%。蔡司还与遍布全球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网络,与前沿科技界保持最密切的研发交流。
一般来说,一个产品都是在某项理论发展得很完善后才会出现。但历史上,蔡司总是在理论基础相当薄弱的时候开始做产品,在产品发展改进的过程中摸索出理论,然后将这些理论提炼总结,再实现产品快速迭代。实际上,蔡司本身就是现代光学的奠基者之一。
2011年起,蔡司开始执行了一项全球性的五年计划,目标是将蔡司变成一个更现代、更全球化和更具活力的科技领导者,这个战略的提出不是某些特殊因素的触发或是为了应对某种危机,而是一种主动变革,他们希望将蔡司170年的传统用一种更成功的方式持续下去。
2012年,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建立,这是蔡司在德国之外规模最大的研发基地之一。和所有跨国企业一样,新兴市场在企业的业绩版图中开始变得举足轻重。2013年,中、印和拉美3个新兴市场贡献了蔡司全球11%的业绩增长。
互联网技术每隔5年就会变得面目全非,但蔡司是基于最基本的理论——比如显微镜的光学理论——不断地把技术向前推进。然而在蔡司内部,新的工作和流程正在被建立,以让这家老牌企业跑得更快:2013年,超过蔡司总收入的40%来自推出不到3年的产品。
“见所未见”(we make it visi-ble),这样的公司口号描述了蔡司在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的同时,也准确地注解了它的创新方式。
蔡司用于研发领域的支出增长了16%,这充分彰显了蔡司的投资战略:在2017/18财年,研发领域的投入总计达6.42亿欧元(上财年同期为5.52亿欧元),在物业、厂房和设备领域的投入增加至2.44亿欧元(上财年同期为1.83亿欧元),相比之下,折旧共计1.64亿欧元(上财年同期为1.6亿欧元)。
自2018年10月1日正式出任蔡司集团首席财务官和执行董事会成员的 Christian Müller 博士表示:“聚焦于持续性的投资战略,是蔡司集团未来业务增长的基础。我们不仅将对现有全球蔡司工厂的技术和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还将逐步加大对卡尔斯鲁厄、慕尼黑和上海的高新科技和数字创新中心的投入。”
卡尔·蔡司基金会
与基础理论研究紧密互动是蔡司的传统。然而,传统得以沿承,除了德国人血液中的严谨和钻研基因,更多的是因为外在性的制度保证。卡尔·蔡司基金会就被认为是蔡司170余年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创始人卡尔·蔡司1888年去世之后,合伙人恩斯特·阿贝为了保证公司的永续发展,避免企业在所有者去世后被当作遗产瓜分,创立了卡尔·蔡司基金会,将自己的股份和资产全部转在基金会名下,通过基金会对公司的管理来确保公司利润应如何投入于研发,以保证公司长期专注于科学和技术上的目标。章程同时还从法律上保障了员工的最低工资、奖金收益和带薪年假。
在1900年之前,蔡司的雇员们就享有那个时代罕有的好待遇,包括每日8小时工作制、带薪休假、一些医疗福利待遇、分红和退休保障计划。我们现在知道,那时蔡司管理基金会有一个规定,那就是在蔡司公司,高薪不能超过高级工头薪水的110%。当然,那时能拿高薪的人少之又少,但此舉却增加了公司员工的忠诚度,同时也吸引了更优秀的人才来到蔡司。
管理基金会原来规定,蔡司公司的利润交由管理基金会来分配,在完成科研拨款和文化活动拨款后,余额再回返给公司作为增加投资和员工福利的资金。1891年,阿贝先生把他在蔡司光学工厂和肖特玻璃厂的股份捐赠给了卡尔蔡司管理基金会,后来,罗德里克?蔡司先生也是这样做的。1923年,肖特先生也把他在肖特玻璃厂的股份交给了卡尔蔡司管理基金会。
2004年,蔡司基金会进行了重要变革,将旗下的两个子公司卡尔·蔡司和SCHOTT转化为独立的股份制公司,基金会对每个公司设立独立的董事会,并保留基金会对整个集团的唯一控股地位。集团的所有政策和福利的对象被扩展到所有德国境内的员工,这是自1948年来耶拿(冷战中由东德控制)的蔡司员工第一次平等地享受到了蔡司基金会的规定,虽然两个蔡司的整合10年前就已开始,但只有到了此时,这个世界才真正只有一个蔡司。
设立基金会的初衷是避免外部股东对公司的影响,维持公司经营的独立性。至今,基金会仍是蔡司公司百分之百股份的持有者。基金会的存在,保障了蔡司公司的稳定性以及对研发进行持续的投入而不至于出现断裂。
在基金的管理制度中,有一项至关重要的规定:蔡司要永久专注于科研与创新、公司的核心业务永远是精密光学仪器的制作。基金会的资金被用来建立高校院所,支持教授和科研项目,企业利润的大部分要被用于改进现有的产品和创造新产品、完善员工福利——蔡司在187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员工健康保险计划、养老金以及8小时工作制等制度,很多都是现代公司史上的第一次。
这种特殊的结构安排使得蔡司能够将大量资源投入在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研发与创新上,而不会被短期的利潤目标所绑架,也阻挡了政治力量的介入。蔡司的员工曾一度被称为“工人贵族”——他们享受专业的培训、优越的福利待遇,自豪于别人做不出的产品,这种优越感通过他们的家庭而渗透到整个社区。
“新技术的开发和试验都需要时间。一些技术开发项目在取得成功之前,可能有六七年甚至10年是难以产生直接利益回报的。对于很多没有大型基金会支持的中型公司,很难接受或做到这一点。”这是蔡司对基金会的阐释。
在蔡司集团看来,“当很多公司都认为某项技术的开发投资期过长、风险过高,很难成功时,蔡司基金会的存在就为潜心钻研技术、开发新产品提供了重要保证。”而近年来蔡司公司大致将总营收10%的金额投资于新技术的研发。
持恒的发展理念、稳定的股权结构给这家百年公司带来了难能可贵的稳定性。公开的资料显示,德国蔡司员工的流动率仅4%,与之对比,上海企业的平均员工流动率达17%左右,而蔡司中国员工的流动率在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