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译英交替传译笔记对翻译学习者口译忠实度的影响研究

2019-04-12胡怡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口译教学

【摘要】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调查汉译英交替传译笔记对翻译学习者的口译忠实度影响,分析了翻译学习者口译笔记的记录特点、存在问题以及他们对口译笔记的认知情况,以期对口译教学和翻译学习者口译学习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口译教学;口译笔记;口译忠实度;交替传译;翻译学习者

【Abstract】This study is conducted on a questionnarie to learn the influence of note-taking on translation learners delivery in interpretation. It analyzes translation learners features, problems and perceptions of note-taking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terpretation teaching,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Key words】interpretation teaching; note-taking; faithfulness in interpretation; consecutive interpretaion; translation learner

【作者簡介】胡怡(1995.03.02-),女,汉族,湖北武汉人,东南大学翻译硕士研究生,硕士,学生,研究方向:翻译与技术、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交替传译中笔记对翻硕学生的口译效果干扰性研究”(项目批准号:SJCX18_0088)的成果。

一、调研背景

口译笔记是译员在口译现场通过一定的职业化手段即席、迅速地整理过的“提示性”笔头记录(林超伦,2014)。由于人工作记忆的广度有限,约为7±个信息单位,保存信息时间约为30秒(Baddeley 2000),口译笔记的作用在于对译员短时“工作记忆”或一定时间内的长时记忆的提示性补充,并不能完全替换下译员的记忆职能,但可以起到某种“路标”的作用。(鲍刚,1999)

但是,对于正处于学习阶段、尚未完全步入口译市场的翻译学习者而言,尚未完全掌握笔记与口译各项精力需求的平衡,因此,有时笔记没有起到辅助记忆作用,反而阻碍了理解和记忆。(王巍巍,李德超,2015)

近年来,从研究主题来看,国内外对口译笔记的研究主要放在笔记技能、认知分析和笔记的教育培训上(李进荣,2017),很少涉及口译笔记对口译忠实度,尤其是对初学者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以东南大学2017级及2018级翻译硕士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汉英交替传译笔记对翻译学习者的口译忠实度影响,分析了其笔记的记录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对口译笔记的认知情况,以期对口译教学和翻译学习者口译学习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调研方法

1.调研对象。本次调研选择的对象为东南大学翻译硕士专业2017级及2018级90名在校生。其中,2017级学生已完成口译相关课程,包括会议口译与高级口译,而2018级学生正在学习交替口译课程,因此,调研对象都有一定的交替传译基础,并且了解或掌握口译笔记技巧,有助于调研工作的准确性。

2.数据收集。本次调研形式以问卷调查为主,采用线上发放的形式,共发放电子问卷90份,收回71份,其中有效回复卷71份,无效回复卷0份。调查问卷包括15个题项,选择题与填空题结合,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口译笔记学习程度、口译笔记记录方式、短时记忆认知、口译笔记难点及原因、口译输出结果以及学生自评。

3.数据分析。对于有效回复卷,按照题号顺序统计答题人数,按照各题选项统计百分比;同时,将调研对象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类,更有针对性地整理统计数据。

三、调研结果

1.口译及口译笔记学习情况。

问题(1)交替口译接触时间:不到1年为28人(39.44%);1-2年为34人(47.89%);3-4年为8人(11.27%);4年以上为1人(1.41%)

问题(2)是否获得口译证书(多选):CATTI二级口译为5人(7.04%);CATTI三级口译为4人(5.63%);上海中/高级口译为17人(23.94%);无证书为48人 (67.61%)

问题(3)是否接受过系统的笔记训练及其掌握程度:接受过,且有一套自己的笔记体系为11人(15.49%);接受过,但效果不佳为31人(43.66%);没接受过,但有一套自己的笔记体系为5人(7.04%);没接受过,笔记效果不佳为24人(33.8%)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数调查人员(87.33%)接触口译的时间为0-2年,并且大部分调查人员(67.61%)没有获得过口译相关证书;对于笔记掌握情况,半数以上的学生(59.15%)表示接受过系统的笔记训练,但其中大部分人(43.66%)认为训练效果不佳,此外,在所有调查人员中,大多数人(77.46%)对自己的笔记学习情况不甚满意,因此可以判断,此次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处于口译学习的初级阶段。

2.笔记记录情况。

问题(4)笔记记录倾向记下哪些要点(多选):名词信息为45人(63.38%);逻辑关系为39人(54.93%);一个完整的句子为6人(8.45%);能记多少记多少为35人(49.3%)

问题(5)笔记内容完整度占比:大于80%为0人(0%);60-80%为27人(38.03%);40-60%为32人(45.07%);小于40%为12人(16.9%)。

结果显示,口译笔记中的名词信息是大部分人(63.38%)关注的重点,逻辑关系紧随其后,其次便是尽可能地记录所有信息,而倾向记录完整句子的人数仅为6人,说明学生对于口译笔记是有选择性的记录;对于内容完整度的占比,没有学生选择大于80%,由于此项研究存在一定主观性,因此笔者针对此题项,随机抽取了10名调查者,查看他们真实的汉英笔记记录情况,通过与原文对比,发现其内容完整度大于80%的人数有4人,因此此题项的结果仍然有待考究。此外,一项有关笔记对交传质量影响的研究显示,笔记数量在一定范围内越多,译者翻译的内容越忠实原材料,但如果笔记数量过多,则会干扰译者在翻译中的思维。(张琳琳,2015)

3.笔记与脑记的精力分配。

问题(6)无笔记辅助时,200汉字内容可以记下内容百分比:80%以上为1人(1.41%);60-80%为32人(45.07%);60%以下为38人(53.52%)。

问题(7)笔记与脑记的比例分配:4:1为24人(33.8%);3:2为27人(38.03%);2:3为16人(22.54%);1:4为4人(5.63%)。

问题(8)面对熟悉题材,是否会调整笔记与脑记的分配:会,我会减少笔记,增加脑记为51人(71.83%);会,我会增加笔记,越多越好为10人(14.08%);不会,我的记录方式不变为10人(14.08%)。

结果显示,在无笔记辅助时,超过一半的学生(53.52%)选择60%以下,可见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认为自己的短时记忆能力有所欠缺;从笔记与脑记的比例分配看来,大多数学生(71.83%)更偏向于将专注力放在笔记上,正如一项对学生译员与职业译员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上所指,受试学生即使已经接受过无笔记交传训练,但仍倾向于依赖笔记(王巍巍,李德超,2015);而面对熟悉的题材时,大部分学生(71.83%)选择减少笔记记录,更关注于脑记,说明大部分学生选择有意识地主动获取原文信息,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信息处理来传达原文内容,因此可以初步判断,面对熟悉的题材,相比笔記记录,大部分学生认为主动对信息自行理解加工是更为有效的口译方式。而口译质量又与认知加工呈相关性,口译产出质量越高,其笔记所反映出的认知加工越深入。(汤月婷,2016)

4.口译笔记中出现的问题。

问题(9)遇到不认识笔记情况的频率:经常为43人(60.56%);偶尔为23人(32.39%);极少为5人(7.04%)。

问题(10)无法认出笔记的原因(多选):笔记符号临场编纂为35人(49.3%);逻辑关系不清楚为28人(39.44%);笔记写了一半没写全为39人(54.93%);字迹潦草,无法辨认为44人(61.97%)。

问题(11)不认识笔记时,采取过的应对手段(多选):停下口译,仔细辨认为10人(14.08%);迅速编造为48人(67.61%);跳过不译为43人(60.56%);整段放弃为2人(2.82%)。

从结果可以看出,半数以上的人(60.56%)口译时会经常不认识自己的笔记;对多数人(61.97%)而言,笔迹潦草是无法认识笔记的原因之一,并且半数左右的人因为笔记符号临场编撰和笔记没写全而不认识笔记,这些都反映出答题者笔记技巧的掌握还不算熟练,缺乏一定的练习;不认识笔记时,迅速编造和跳过不译是多数人曾采取过的应对方式,口译输出的忠实度便会由此受到影响。

5.对口译笔记的认知及自评。

问题(12)一眼就认出笔记时的口译忠实度表现:即刻翻译,效果良好为27人(38.03%);即刻翻译,效果欠佳为19人(26.76%);停留一两秒后再翻译,效果良好为18人(25.35%);停留一两秒后再翻译,效果欠佳为7人(9.86%)。

问题(13)你认为笔记对口译的帮助大吗:非常大,没有笔记无法口译为11人(15.49%);比较大,大部分记忆依赖笔记为52人(73.24%);一般,笔记只是提醒工具为8人(11.27%);很小,主要依靠短时记忆为0人(0%)。

问题(14)你认为短时记忆对口译重要吗:非常重要为60人(84.51%);比较重要为9人(12.68%);不重要为2人(2.82%)。

问题(15)口译忠实度自评:总体良好,略有不足为2人(2.82%);表现一般,有待提高为29人(40.85%);表现欠佳,还需努力为32人(45.07%);不尽人意为8人(11.27%)。

结果显示,一眼认出笔记时,即刻就能翻译的人占多数(64.79%),反映出理想情况下的笔记记录对学生口译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反之,由于口译质量与译者输出的流畅度紧密相关,因此,口译整体质量势必会受到停顿的影响;从对笔记的认知上看,大多数学生(73.24%)认为笔记对口译的帮助比较大,体现出他们对笔记具有一定的认可度,而绝大部分学生(84.51%)都认为短时记忆对口译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得知,大部分学生认为脑记比笔记对口译的帮助更大。然而事实上,虽然翻译学习者对短时记忆有相当大的认可,但他们对笔记的依赖性却远胜于脑记,这一认知与行动上的差异,是学生需要攻克的难点。

四、结语

本次调研研究了汉英交替传译笔记对翻译学习者的口译忠实度影响,结果显示,翻译学习者口译笔记与口译忠实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具体表现为:1.学生记录笔记时对信息的获取具有较强主动性,并且普遍认可短时记忆对口译的正面影响,会尝试借用短时记忆减轻笔记负担;2.大部分学生对口译笔记依赖程度大于短时记忆,在做笔记时,精力分配会失衡,学生过于注重笔记记录而忽略对原文的理解,口译忠实度便会受到影响;3.此次调查中的大多数学生处于口译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笔记记录技巧掌握还不够熟练,在口译输出时便会出现无法正确解码笔记符号的情况,从而影响口译忠实度。

针对以上调研结果,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翻译学习者应减少对笔记的依赖,培养短时记忆能力,合理对笔记与短时记忆进行精力分配;2.翻译学习者应加强笔记技巧练习,形成自己的笔记体系并且能够熟练运用,从而避免因无法识别笔记导致口译输出不佳的情况;3.翻译学习者应提高自身听辨能力,学会从原文中获取有效信息,得其意而忘其形,合理利用口译笔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研内容含较多主观性题型,调研结果有待验证。此外,此次调研以汉译英交替口译为背景,即对原文无听力理解障碍的情况下进行,因此若想更全面了解笔记对口译产出的影响,也应当将英译汉的口译背景考虑在内。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林超伦.实战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王文宇,周丹丹.口译笔记内容与口译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2).

[4]刘芹,许薷.英汉交替传译笔记数量与口译质量相关性研究——基于上海某高效MTI学生的实证研究[J].上海翻译,2017(2).

猜你喜欢

口译教学
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基于翻转课堂的口译教学研究综述与反思
基于翻转课堂的口译教学研究综述与反思
地方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现状与应对方法
运用学生译员口译语料库进行口译教学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