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仁3号”杏肉制干研究初探
2019-04-12宋安庆王治军马晓洁
宋安庆,王治军,马晓洁
(1.偃师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洛阳 471999;2.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3.洛阳市王城公园,河南 洛阳 471000)
1 引言
我国鲜杏产量很大,但是采后易腐烂变质,造成经济损失[1]。杏的制干贮藏是目前鲜杏最主要的加工方式[2]。杏干贮藏时间长、携带食用方便、营养保健价值高,越来越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3]。杏果采收成熟度是影响其贮藏效果的重要因素[4~6]。果实成熟度低,果实发育不充分,可溶性固形物积累不足、果色差,风味不足;果实过熟,果肉松软、硬度不够,不耐贮藏。因此,选择最佳成熟度果实对于提高杏的贮藏性及加工性极其重要。
“中仁3号”是仁肉兼用型仁用杏新品种,果肉占果实一大部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成熟集中,不耐储存,果肉制干是一种很好的利用途径。筛选出适合“中仁3号”杏制干的干燥方法及对果实采收时对果实成熟度的要求,对“中仁3号”杏的制干工艺的研究尤其重要。试验对其作出了初步研究,为以后研究“中仁3号杏”后期加工做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供试“中仁3号”果实来源于宜阳县石陵乡李国忠杏园,树龄6年生。洛阳市伊滨区农博园杏种植资源圃,树龄7年。试验于 2016~2017 年在洛阳农林科学院实验室进行。
2.1.1 果实成熟度
Ⅰ果实成熟8成;Ⅱ果实成熟9成;Ⅲ果实充分成熟。重复3次,每个样品果实5 kg。采收后测定果实相关指标,烘箱干制温度 50~70 ℃,记录干制时间,调查干品颜色和制干率。
2.1.2 不同栽培条件
旱地、水浇地果实制干,Ⅰ旱地;Ⅱ水浇地。重复3次,每个样品果实5 kg。采收后测定果实相关指标,记录干制时间,调查干品颜色和制干率。
2.1.3 干制方法
自然晒干和烘箱干制(50~70 ℃ ) , 重复3次, 每个样品果实5 kg。采收后测定果实相关指标,记录干制时间,调查干品颜色和制干率。
2.2 干制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切分、去核→熏硫→干制→回软→包装。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用手持糖量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每处理随机测定 10 个果实, 取其平均值。
杏干外观颜色评价采用感官鉴定, 分浅黄色、黄色、浅褐色、褐色等 ( 干制后护色效果好的杏干为黄色, 护色效果不好的杏干颜色发暗, 向褐色方向发展) 。
采用电子台秤称量鲜果重、果核重、杏干重, 计算制干率。
干制比 =鲜果果肉重:杏干重, 鲜果果肉重=鲜果重-果核重。
3 结果与分析
3.1 果实成熟度对杏干质量影响
由表1可知,“中仁3号”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逐渐增长,单果重增加,单果制干重增加。成熟度Ⅱ的制干比最低,成熟度I的制干比最高;成熟度I的肉干最硬,成熟度Ⅱ的次之,成熟度Ⅲ的最软;成熟度I的杏干外观颜色浅黄,成熟度Ⅱ的杏干外观颜色黄色,成熟度Ⅲ的杏干外观颜色为浅褐色。
表1 “中仁3号”不同成熟度制干各项经济指标的比较
3.2 栽培条件不同对制干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中仁3号”在干旱地类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水浇地高,相同个数的鲜果肉重量干旱地比水浇地轻,干旱地制干时间比水浇地短,干旱地的制干率低于水浇地的制干率,两个类型栽培地制干的外观颜色均为黄色。
表2 “中仁3号”不同栽培条件下各项经济指标的比较
3.3 干制方法对杏干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自然晾晒所需时间较长需要110 h,而烘干箱烘干只需要13 h,自然晾晒比烘烤的制干率大,自然晾晒的杏外观颜色浅褐色,烘烤的为黄色,烘烤的颜色商品性好。自然晾晒制干的均匀度差,不如烘干的整齐。
表3 “中仁3号”不同制干方法各项指标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1)鲜食杏加工杏干品种的商品性要求杏干外观颜色黄色、肉干稍硬稍厚、且要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2% ~ 18% 、制干比 4.2~5.0∶1。“中仁3号”的鲜果色黄红色,制干后黄色,且果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在成熟度II时可达到14.56%,制干率在4.21~5.21∶1之间,符合杏制干的商品要求。
(2)“中仁3号”在成熟度Ⅱ时,制干率为4.21∶1,最小,制干后的颜色为黄色,颜色均匀,且肉质较硬,非常适合商品性要求;而成熟度I的制干率相对较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较低,制干的颜色浅黄,商品性相对较差;成熟度Ⅲ的杏干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稍高,但肉质较软,颜色浅褐,不符合商品性要求。
(3)“中仁3号”在干旱地区栽培比水浇地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制干时间较短,制干率较低与果实的含水量有关。含水量大导致可溶性固形物单位含量减少,相同条件下失水需更长时间,失水多,制干率就大。
(4)“中仁3号”在自然晾晒制干要比烘烤制干时间长,卫生条件差,霉坏腐烂的较多,品质不均匀;但烘烤的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能源,不适合大量生产,需要找出一种替代能源,如太阳能或者风能,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