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力量(Power of Language-From the Collections)
2019-04-11
Ian Wa L Lace作品Genera Li Foundation
2018年10月20日至2019年4月7日
萨尔茨堡现代艺术博物馆,德国,萨尔茨堡
该展览是庆祝奥地利Generali基金会成立30周年而举办的系列纪念展之一,聚焦于当代艺术家如何用作品来反思语言的力量。Generali基金会由奥地利Generali集团于1988年成立,是一家促进当代艺术的私营和非营利性,位于维也纳,收藏了1960年代至今170余位国际艺术家的2100余件作品。
展览的策展思路是这样的:语言塑造了人类思考和行动的方式,与诸多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社会问题都有关联。而在1950年代后,语言已经成为视觉艺术在形式和内容层面上影响创作的重要因素。这不仅表现在字母、单词或者整段文本越来越多地作为视觉元素出现在拼贴作品和图片中,也表现在很多当代观念艺术家依赖语言作为创造性表达的核心媒介。除了摄影之外,该展览也展出了一系列装置、雕塑作品。
水墨壁画《艺术生态地图》局部
邱志杰:寰宇全图
2019年1月19日至5月5日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北京
邱志杰的身份多元,创作媒介多样,其艺术家、理论家、教育家、策展人等一系列身份在其以地图为形式的创作中最终融会贯通。
展览标题“寰宇全国”源于中世纪拉丁语中对世界地图的总称。2010年前后,邱志杰将最初被用作描摹作品关联性图解的“地图”绘制,逐渐发展为将研究、写作、幻想和行动脚本统一起来的“世界地图计划”,并在随后创作的多个系列、共计百余幅的地图作品中,以山水笔墨构造的坐标系凝练地将观念、个人、物件、事物和事态编织在一起,为观者提供在相互关系中理解它们的可能性。地图在邱志杰近十年来的艺术实践中承载了多重功能:它既是自我意识、工作框架、展览计划、思想交流、政治拓扑,也承担了历史文化研究提纲挈领之功能。
展览涵盖艺术家以各种媒介创作的地图作品,聚焦于“世界地图计划”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并包括一件桌面地图装置作品、3件展示艺术家思维与创作过程的录像作品,以及艺术家与京东人工智能学院合作开发、具有互动性质的软件装置。此外,展览还包含一幅邱志杰为UCCA新空间而创作的水墨壁画《艺术生态地图》,展览后继续作为UCCA的一部分而存在。
桑图·莫佛肯:故事(Santu Mofokeng:Stories)
2019年2月15日至4月28日
弗穆摄影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
桑图·莫佛肯(Santu Mofokeng)是最知名的南非新闻摄影师之一,1956年出生于约翰内斯堡。他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着迷于街头摄影,从在照相馆暗房做摄影助理起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并在1980年代加入颇具传奇色彩的南非独立摄影团体Afrapix(Afrapix在1980年代南非反种族隔离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用照片向全世界传播了当时南非的真实社会情况)。
莫佛肯不仅在南非摄影史上有影响力,也在南非政治、文化、社会转变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展览是一个大型的回顾展,展出了莫佛肯职业生涯阶段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展示了一些此前未发表的作品。
維嘉·赛尔明斯:修复记忆中的图像(Vija Celrnins:To Fix the Image in Memory)
2018年12月15日至2019年3月31日
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国
维嘉赛尔明斯作品suspended plane
维嘉·赛尔明斯(Vija Celmins)是一位广受赞誉的拉脱维亚裔美国视觉艺术家,以写实绘画闻名。她虽然不是摄影家,但其作品确被誉为“比照片还写实”。她于1938年出生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二战后随家人移民美国,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后,在艺术领域逐渐崭露头角。自1960年代中后期开始,她便被誉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之一。
赛尔明斯早期作品的基本主题是暴力和冲突,如反映战机、手枪和混乱场景的画作,也制作雕塑。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她逐渐放弃了传统绘画,专注于使用石墨铅笔作画。她多以自然景物或实物照片为素材,创作高精度、高逼真感的写实画。而在1970年代后期,她的兴趣又转回了雕塑,但这时期及之后的职业生涯中,不论用什么形式创作,赛尔明斯一直保持了写实的风格,她也经常提到自己的多数作品是以照片为基础的。
在很多评论家看来,赛尔明斯“精确复制”式的创作是一种理解与生活经验相关的人类意识的方式。本展览展出了140余件绘画、素描和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