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优势、瓶颈与路径研究

2019-04-11

城市观察 2019年1期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大湾

一、国际湾区经济的兴起与作用

“湾区经济”这一名称最早源于美国旧金山湾区。旧金山湾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临海的一个大都会区,交通便利且环境优越,全球知名人才、技术、创业资本等优质要素集聚于此,历经数年形成以硅谷为中心的湾区模式。该模式为全球诸多临海港口城市所效仿,相继形成了纽约湾、悉尼双水湾、香港浅水湾、日本东京湾、布里斯班鲁沙湾等著名湾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三大湾区。纵观当今世界,那些经济发展条件最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群,大多聚集在湾区一带。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目前全球60%的经济总量、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75%的大城市都集中于入海口和海岸带地区。作为一种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湾区往往在某一地区乃至国家发挥着重要的引领性作用。

纵观世界著名湾区的发展轨迹,湾区经济的形成需具备以下条件和特点: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湾区往往具有海岸线长、腹地广、三面环陆等“拥海抱湾”的特点。例如,日本东京湾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太平洋海岸,是优质的深水港湾,其沿岸就有包括横滨港、东京港、川崎港、千叶港、横须贺港和木更津港等在内的港口群,年吞吐量超过5亿吨。纽约湾区利用其优良的海湾优势,构建起以纽约、纽瓦克、新泽西为主的港口群,货运总量占美国北大西洋集装箱货运总量的55%。旧金山湾区地处沙加缅甸河下游出海口,包括东湾、北湾、南湾多个湾区,每个湾区中分布大小不同的港口。

(二)发达的城市群

凭借湾区优越地理位置而出现的港口群,导致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并带来大量外向型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集中,产业集聚产生的同时大量人口迁入,城市由此形成和发展。在湾区环水的狭长海岸线,港口群逐渐发展为城市群。湾区便利的交通,大大节约了城市间的运输和出行成本,加速了湾区城市间的合群,最后出现由城市—城市群—都市圈—都市圈集群的城市化演变路径。美国纽约湾区以纽约为中心城市,费城、波士顿、华盛顿、巴尔的摩为次中心城市,再有40多个周边中小城市,构成了“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小城市”的城市群。旧金山湾区是美国西海岸第二大都会区,湾区一带共有9个县,101个城市,其中最主要的是旧金山、奥克兰和圣何塞市。

(三)顺畅、便捷、高效的航运交通设施

湾区作为连接海陆、联系国内外的交通枢纽,大多拥有顺畅、便捷和高效的海陆空交通体系。纽约湾区的核心城市纽约是全球公交系统最为繁忙的城市,平均每年旅客接近3000万。纽约港是美国最大的商业港口,也奠定了纽约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东京湾区是日本铁路、公路、通信、管道和航道网络最密集的地区,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线达14条,湾区外围有“山手线”和“武藏野线”两条环形铁路,内环有密集的高速公路网。东京羽田机场年定期国内航线升降90000架次,国际航线升降44000架次。东京港年货运量超过6000万吨。

(四)经济辐射能力强

位居国际湾区之首的纽约湾区陆地面积2.15万平方公里,聚集全美7%的人口,创造美国8.6%的GDP。同时,纽约湾区还是全球金融中心和商业枢纽,全球500强企业中有200多家落户于此。这里还有世界最大的CBD、名声显赫的华尔街以及100多家国际著名金融公司总部。东京湾区是全球GDP最高和人口密度最大的湾区,陆地面积1.3万公里,人口3800万,占全国人口的26.3%。该湾区也是全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群,工业总产值和GDP分别占全日本的40%和26%,同时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和交通中心。

(五)高层次专业人才高度聚集

湾区环绕大面积海域,温差小,容易形成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大量人才聚集,促使湾区成为科研与教育机构高度密集的地区。美国旧金山湾区的发展与壮大主要就是凭借其丰富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旧金山湾区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本科以上的达到46%,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占湾区常住人口的16%。南湾是高科技企业云集的硅谷,是世界创新与研发领导中心。同时还拥有包括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在内的20多家著名大学,以及航天和能源研究中心。东京湾区集中了全国20%以上高校,包括横滨国立大学、庆应大学、武藏工业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以及三菱重工、三菱电机、NEC、佳能、索尼、东芝、富士通等100多所民间研究机构和300多家顶级技术型公司。

(六)创新驱动型经济

湾区经济发展大致会经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四个阶段。目前国际三大湾区都是以服务型经济和创新型经济为主导的非常成熟的湾区经济,随着信息产业兴起,其发展实现由要素推动向创新推动转变。旧金山湾区集中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公司,既有如谷歌、英特尔、苹果、思科、脸书等大公司,还包括众多中小型高科技公司。这些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在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的专利。硅谷的实力是建立在持续不断的发明创新基础之上的。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硅谷始终引导着半导体技术、互联网、个人电脑和绿色科技的技术革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全球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发源地。另外,斯坦福大学首创的“大学—政府—产业”合作模式,为硅谷成为研发与创新中心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条件

(一)地理区位优势

表1 国际三大湾区基本情况

粤港澳大湾区以珠江口为依托,由珠三角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佛山、东莞、江门、肇庆、中山等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覆盖面积5.65万平方公里,人口6799万。湾区地处“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以及香港、澳门两大对外窗口城市的深度融合区域,地理和生态环境优势明显。从湾区出发,往东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往西是北部湾经济区和东南亚,往北是江西、湖南等广阔的内陆城市群。通过南广铁路等陆路交通和海洋运输快速连接中国内陆与东盟各国,是国际物流运输航线的重要节点和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纽带。

(二)经济基础优势

庞大的经济体量是湾区经济的决定因素和特征体现。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额一直位居全国之首,累积起雄厚的经济实力。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广州、深圳、东莞等最具活力的城市。香港和澳门是全球著名的自由贸易港,现代经济高度发达。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生产总值达到1.38万亿美元,是美国旧金山湾区GDP的2倍,与世界湾区之首的纽约湾区相距不远。2016年大湾区进出口总额为1.8万亿美元,是东京湾区的3倍。粤港澳大湾区以占全国不足1%的土地面积,不足5%的人口总数,创造了全国13%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愧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三)交通物流优势

表2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情况

粤港澳地区天然的港口资源为湾区建设提供优良的港湾资源。由于沿海、沿河口岸和港湾众多,大湾区从地理上分为三个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是沿海港口主体,与自由港香港、澳门毗邻,拥有广州、深圳、珠海、中山、南沙等优良港群;粤东港口群以汕头港为主体,临近海峡西岸经济区;粤西港口群以湛江港为主体,临近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广州港、香港港、深圳港为国际性港口群,珠海港和东莞港为国内大型港口群。2016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6500万标箱。

表3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港口及机场运输情况

大湾区内还拥有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澳门国际机场等4座干线机场,2016年客流量近2亿人次。粤港澳大湾区内铁路网、公路网密布,城际交通发达,实现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使珠江口东西两岸形成完整的交通闭环,直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虎门大桥、虎门二桥则连通东莞、南沙、番禺,这些大通道的建成极大促进了珠江两岸的经济交流合作,提升了粤港澳三地的互补功能。

(四)产业基础优势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广东省凭借区位优势承接港澳制造业的转移,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生产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广东形成以纺织、电子、家电等轻工业为主,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等重工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在CEPA机制推动下,广东服务业也有了一定发展。珠三角其他城市是全球制造业基地、世界工厂、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具有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坚实基础。惠州、佛山等城市发展为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制造业城市。香港是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也是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是大湾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澳门是知名的全球旅游目的地,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是大湾区与葡语系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五)人才和科教优势

据统计,粤港澳大湾区内有超过200所普通高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众多名校。2015年大湾区在校大学生人数将近180万人。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数据,2016年广东省拥有研究机构14311个,其中工业企业研究机构11834个,占所有研究机构总数的83%;全省从事研究与实验活动的人员达73.5万,80%的研发研究来自工业企业。截至2016年全省人才总量达到1357万人,累计引进海外人才3.7万人次,其中诺贝尔获得者、发达国家院士、终身教授将近130人。

2015年珠三角地区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为2.7%,与德国、美国持平。大湾区专利申请量超过30万件,专利授权量超过20万件。广东省有效发明专利量138878件,位居全国之首。全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105家,国家工程实验室9家,省级工程实验室59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51家。

表4 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储备与专利申请情况

(六)“一国两制”下的制度、政策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中国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先后设立有深圳特区、珠海特区、南沙新区、前海深港合作区、横琴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广东自贸区等一系列改革开放试验区,拥有实行“一国两制”的港澳两个国际自由贸易港,拥有国家级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新区、粤港澳合作示范区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法律架构、三个关税区和三种货币体系这样多种制度、法律和关税区的集成优势。

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需要突破的瓶颈和障碍

在当前条件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面临的瓶颈性因素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一国两制”下大湾区各方的制度、法律、货币和关税区差异较大

从大湾区区域融合角度看,与国外著名大湾区和国内京津冀、长三角湾区发展不一样的是,粤港澳大湾区是同一个主权国家内三个独立关税区间的区域合作,实行两种不同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即内地广东省、香港、澳门互为独立的三个关区、三种法律架构、三种货币体系的运作。而不同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导致经济模式、法律体系等领域的重大差异,不同关税区下关税水平、税制管理办法不同,这些差异必然造成行政模式、管理政策手段难以衔接,带来人员、物资和信息等要素三地自由流动受限等问题。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发展中实际存在的“无核心”“多中心”状况

从湾区城市协调发展来看,目前无论是国际上的著名湾区,还是国内的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都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核心城市,并以一个核心城市来命名,这样才便于统筹、协调和管理。但与之不同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在名称上不是以某一个城市单独命名,实际上也没有一个如京津冀的北京和长三角的上海那样可以“号令各方”的核心城市,但却拥有规模和作用相近的城市,如广州、香港、深圳和澳门。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并不明确。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实际呈现的可能是“无核心、多中心”的发展局面,这使粤港澳三地在错位竞争中实现优势互补与协调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湾区经济模式面临困局。客观而言,香港是知名度很高的国际金融中心,但对内地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广州是广东省政治中心,极具文化影响力,但科研创新和金融等领域发展不足;深圳是广东乃至全国科技创新城市,但欠缺政治、文化和历史影响力。这种“无核心”“多中心”的状况,给区域统筹协调带来困难。

(三)历史与现实形成的湾区产业结构重构和重复建设状况,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从湾区产业协调发展来看,尽管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形成了一定的分工,但从总体上看,珠三角地区各城市产业较为雷同,经济结构相似度较高,金融、航运、制造等领域还存在不良竞争和重复建设。以2016年为例,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是广东省制造业产值最大的十个行业。从整体上看,这十个行业在珠三角九市制造业生产总值中都占有60%以上的比重,仅肇庆除外。

根据以上资料可知,珠三角制造业产业趋同较为严重。趋同最为严重的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深圳、珠海、惠州、东莞、中山、广州六市制造业总产值中都有超过12%的比重。其次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珠海、佛山、中山三地该行业比重都在20%上下,江门也有超过10%的比重。另外还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造业,在广州、江门、肇庆三市占比均为10%左右。

(四)大湾区东、西两岸“东强西弱”,发展不平衡突显

当今世界著名湾区,都是以整体高水平发展的形态出现,如日本东京湾区,是以东京都为基点,沿湾区形成了京滨、京叶两条实力雄厚的产业带和一个港口群落。正是这一环湾区产业带和东京都的金融、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实力,使东京湾区产生了相当于全日本1/3的经济总量。美国纽约湾区的东北部,是制造业、军工业和金融业都很发达的康涅狄格州。位于纽约湾西南部的新泽西州,是美国最为著名的高科技制造中心,也是美国第一大医药制造基地 。正是康涅狄格州和新泽西州的产业实力和纽约的金融文化实力,共同形成了纽约湾这一世界经济之都。而反观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现状,一个最基本事实是湾区两岸发展极不平衡,“东强西弱”即西岸发展严重滞后。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能够代表全湾区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中,77%的地区生产总值(GDP)、81%的地方财政收入、91%的进出口总值、87%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和67%的工业增加值,都集中在湾区东岸五市,即广州、深圳、东莞、惠州和香港。而珠海、佛山、肇庆、江门等西岸4市,除了工业增加值占全湾区的1/3外,其他指标的占比都很低。特别是进出口总额和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两个指标,只占全湾区的10%左右。此外,大湾区的绝大部分航空客流量、铁路客运量和港口输送量,也都主要集中于湾区东岸。这种发展极不平衡的格局,将极大影响湾区整体实力和对周边辐射力的提升。

表5 2016年珠三角九市制造业十大产业占比情况

(五)湾区的创新要素分散,集聚程度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

从湾区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情况看,尽管粤港澳各地不乏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人才,并且国际和国内的高水平大学众多,高层次人才丰富,创新体系完整,但创新要素较为分散,聚集度较低,特别处在“一国两制”下的粤港澳高校与科研机构大多是“各自为政”,缺乏合作攻坚的统筹规划和制度激励。不但缺少强有力的科技企业,也不具备完整的创新产业生态,湾区的创新网络远未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众多高等学府,在校大学生人数近200万。广州和香港是教育资源最集中的两座城市,但高校培养人才的能力较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澳门资金充足,但休闲旅游业是发展重点,缺乏科研气氛。深圳创新能力较强,但专利投入使用率并不高;科研与教育集群未形成,还缺乏高校基础研究优势。

(六)大湾区的整体开放程度和开放水平有待提高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主要是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与港澳台、东南亚国家的天然联系,及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通过港口经济、对外贸易、出口加工等得以发展起来的开放型经济。因此,对外开放成为湾区经济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否则再好的湾区地理优势也无法发展为湾区经济。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开放度计算结果可见,从单个城市看,香港对外开放程度最大,2012至2016年间平均开放度达到3.38;其次是深圳1.872,东莞1.713,珠海1.686。开放度最低的是澳门0.233和肇庆0.255。广州市平均开放度仅为0.480。从区域来看,珠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为1.09,港澳地区为2.93。从时间上看,2012年以来,大湾区各城市对外开放程度呈现持续、缓慢下降的趋势。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开放程度差异性较大,香港在湾区的开放中发挥着引领者的作用。这也意味着,跟香港以及与香港国际自由港程度相近的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对外开放水平还较低,还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间。

(七)区域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水平有待提升,高端、现代服务业比重过低

表6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开放度

如前所述,湾区经济发展一般会经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四个阶段。以装卸和运输为主导的港口经济是湾区经济发展的起点,随着城市不断发展,经济活动范围很快突破港区限制,扩大至湾区城市,制造业成为湾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当制造业、航运、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壮大,需要大批为之提供服务的行业,比如通信、金融、保险、法律、会计、广告设计等,服务业特别是高端、现代服务业由此得到迅速发展,湾区经济进入服务经济阶段,由制造业中心转变为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科技产业中心,在全球产业链和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强化与提升。同时,由制造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从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三大产业比例来看,第一产业在各城市比重都很低,珠海、东莞、惠州、江门、佛山、中山、肇庆7个城市第二产业比重还很高,基本保持在50%~60%的比重,而且这7个城市的第二产业又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或加工装配型产业。即使是广州和深圳第二产业略低,其第三产业比重略高于50%,但高质、高端的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也不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只有香港、澳门2个城市的比重超过85%。大湾区整体上三大产业比重为3.2∶40.0∶56.8,服务业比重未超过60%,与世界三大湾区超过80%的服务业所占比例相距甚远。可见,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发展还处在较低水平,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还不是服务业,对制造业依赖程度较大,处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阶段。

(八)资源与环境掣肘,高质量、高效益发展面临瓶颈

早在20世纪80年代,香港、澳门就面临土地紧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加上资源匮乏,大批制造业转移至珠三角地区。随着产业集聚程度提高、竞争加剧,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珠三角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制造业成本逐渐上升。以劳动力成本为例,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数据,2012年珠三角九市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7115.22元,2016年为69400.11元,增长了近50%,年均增长率达到10.2%。其中,珠三角制造重心东莞市的年均增长率最高,达到13.8%。珠三角制造业本来就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利润微薄,逐年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导致珠三角出现严重的“用工荒”。根据2012年广东省用工企业调查数据显示,平均技工短缺率为7.21%,平均普工短缺率为7.95%。经过多年发展,珠三角发展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集中大批制造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总量。而制造业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长期偏重于重工业发展,珠三角的土壤、空气和水质遭受严重污染,治理成本相当高昂。澳门、珠海等城市正在或准备实施填海造地,给湾区自然环境也带来一定破坏。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半封闭的海湾,潮差不大,海水净化能力和循环能力较弱。湾区内一批石油冶炼、钢铁、造纸等重化工项目,以及核能、火电等能源项目,给湾区环境带来威胁。

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由中央政府主导的高效协调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两种社会制度、三个不同独立关税区的深度合作,必然存在市场划分、信息沟通、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能源交通、创新网络等复杂问题。建立高效协调机制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当务之急。目前的“体制机制安排”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粤港澳四方共同签署并推进的。建议四方每年定期召开磋商会议,协调解决大湾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合作事项,并就推进大湾区建设制定年度重点工作,由四方及国家有关部门达成一致意见后共同推动落实。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建立推进大湾区发展日常工作机制,可分别在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办公室的日常运作中更好发挥工作机制在合作中的联络协调作用,推动规划深入实施。这种模式较之以往的粤港澳三方协调机制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但粤港澳跨境合作的跨境治理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重要性,应提高相关部门的层级和权威性。建立进一步由中央政府主导、港澳特区政府和主要区域城市等形成跨境、跨地域(深港、珠澳)和跨产业领域的变层级协调机制和治理模式。

(二)将广东自贸试验区升级转型为自由贸易港区,以点带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泛珠合作区域的发展

从根本上讲,广东自贸试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CEPA衍生进化而来的,是在CEPA基础之上进行的一次又一次改进式实验,最终目的是通过创新来促进粤港澳三地的投资、贸易、金融多领域更加开放、更加便利、更与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对标。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和大湾区的建设联动基础上,自贸区是引爆点和核心,大湾区是承载区域,泛珠三角是辐射范围。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是粤港澳大湾区要素便捷流动的试验田。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面的区域改革,可以从广东自贸区进行突破,通过三大片区的示范作用,带动和辐射其他周边地区进行更加积极的改革。因此,应该将广东自贸试验区升级转型为自由贸易港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主动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重构和塑造自贸区与大湾区的联动发展关系,推动前海、横琴在深化与香港、澳门合作中探索出一套促进两地要素更加便捷流动的改革措施。

(三)继续完善CEPA机制,提升粤港澳三地市场融合水平

截至2017年,CEPA正式实施已有13年时间。CEPA在促进三地经贸合作往来上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内地市场准入门槛过高、人员流动困难、专业标准规则不统一、内地营商环境复杂、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重等诸多问题,制约了CEPA在促进三地要素自由流动的效应。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需要对CEPA机制继续升级,打破粤港澳市场间障碍。因此,应在继续落实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同时,不断增强CEPA协议内容的针对性。CEPA机制的设置既要考虑内地市场经济体制培育欠成熟、市场竞争力较弱的现状,也要符合内地在经济新常态下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更要契合香港、澳门产业结构特点和未来发展规划。同时,继续发挥广东省的CEPA先行先试作用,以广东省作为试验区,给予其更大的自主权与开放权,待经验成功后再由广东向内地扩展。货物贸易领域已基本实现自由化,应加强通关便利方面的机制建设;服务贸易领域需要通过负面清单完善,进一步扩大内地服务业开放;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方面需要三地加强在电子商务、标准统一、资格认定等领域的合作,以促进贸易、投资进一步自由化。

(四)继续完善和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负面清单”的服务业外商投资管理模式

扩大服务业开放,加速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自由化,提升湾区产业竞争力水平,对接国际最新贸易与投资规则,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服务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和拓展粤港澳合作空间的需要与必然。内地服务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开放度不够和机制落后。因此,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竞争力水平,应继续完善和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负面清单”的服务贸易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加速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自由化。

(五)增强科技投入,制定“湾区人才计划”,打造粤港澳“创新之湾”

从全球著名湾区来看,无一例外是“创新之湾”,各类科创资源高度集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需要依靠创新发展的支撑。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一大批有相当科研能力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增加对湾区内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金投入,着力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各高校与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坚,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内大学和科研机构知识创新源头作用。对湾区内的各类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教育规划和科研规划,鼓励和引导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融合,共同建设产学研基地或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科研技术的转换能力和速度。高校与科研机构作为知识创新源头,创新的主体还是在于企业,培养人才的核心是建设新型大学,应利用现有香港和广东在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学科优势,加快构建一大批国际一流或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使之成为注重培养创新创业文化和人才的创新大学。

(六)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形成以湾区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对内推动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对外抓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机遇,加强同东盟国家的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粤港澳各自优势,加强与华侨、英语和葡语系国家的联系,深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和优质生活环境,吸引跨国公司总部、高端企业落户与集聚。同时,加强与腹地联系,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形成全方位的开放体系。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