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了更要往前奔
2019-04-11薛砚
迎着明媚的春光,3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甘肃省皋兰县石洞镇明星村村民陈玉相的家中,他正笑盈盈地在自家的新房里招呼前来“暖房”的朋友吃午饭。
刚刚过去的2018年,陈玉相家最大的一件喜事,就是家里盖起了梦寐以求的新房子。喜上加喜的是,他家也顺利地摘去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我57岁了,大半辈子都没住上个好房子。”陈玉相叹道,“你猜,旧房子是啥时候建的?1968年!土泥砖垒的,一面墙皮都掉光了,全是裂缝,老怕哪天就塌了。一直想盖房子,可是没有钱。”
陈玉相一家主要靠近20亩水浇地为生,种植的洋芋、玉米一年下来纯收入不足5000元,前几年基本上都用来给两个子女交学费。2014年,儿子开始在西安的一家民办技校学汽修,每年学费生活费就要2万多元,日子越来越难以为继。
为了帮助他家尽快脱贫,村“两委”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结合实际,引导他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玫瑰、梨树种植;同时帮助他将专项扶贫到户资金2万元入股到当地龙头企业金盛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去年8月拿到了保底分红2000元;将他纳入到村里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至少增加1000元左右的收入;以4.5万元的危房改造项目支持和县政府自筹扶贫资金,帮助他家盖了新房。
2018年,新盖的5间砖混房圆了陈玉相一家多年的梦想,儿子女儿也开始打工挣钱了,生活越来越好了。他家告别了贫困,而作为国家六盘山贫困片区贫困县之一的皋兰县,也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
虽然皋兰县是兰州市近郊县,区位优势明显,但是常年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仍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2014年,全县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有32个,7795户27838人还是贫困户。近5年来,皋兰县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底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富民产业、保障民生民利,以“绣花”功夫决战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7年,全县累计脱贫7186户25861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8%下降到现在的1.28%。
包括陈玉相在内的很多脱贫户都担心,摘了帽子,是不是以前的好政策也不能再享受了?
一同前来的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杨丽的一番话,让陈玉相吃下了“定心丸”。
陈玉相和驻村工作队队长杨丽、村党支部书记陈林坐在新家里(自左向右)
“习总书记说了,‘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您家脱贫了,今年的惠民政策还能继续享受,入股享受分红的钱也还是会发,我们帮扶干部也会继续给您解决困难,放心吧。”杨丽说道。
杨丽是兰州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的一名基层干部,2018年4月被派驻到石洞镇明星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去年皋兰县顺利脱贫摘帽,可杨丽说,她要继续在明星村这个脱贫攻坚一线继续战斗下去,特别是这两天,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后,她更是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干劲。
“习总书记强调,‘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我们明星村还有7户32人没有脱贫,都是极其困难的家庭,不仅需要政策兜底保障,更要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另外还要防止已脱贫户返贫,要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继续奋战在一线。”杨丽认真地说道。
杨丽最揪心的还是村里的贫困户魏亮周一家,65岁的魏亮周和老伴年事已高,种地已力不从心,收入很低。儿子魏华孔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不仅失去劳动力,医药费负担也非常重,每月就要上千元,加上家里已欠的2万元贷款,今后的日子只会更加困难。
杨丽从事医疗保险工作多年,入村后,第一时间就向村民们普及医疗保险惠民政策。她很快帮助魏华孔申请了慢性病长期门诊,帮助他家减轻了医药费负担。
同时,她还与村“两委”为魏亮周家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让魏亮周老两口从种地转向养殖,去年利用部分专项扶贫到户资金为他家增添羊只,还帮他将剩余到户资金入股到龙头企业享受分红。
“儿子这个情况,我们老两口就犯愁,还能支撑他多久呀,多亏村里的帮扶,儿子现在看病省了不少钱,我们养羊也能多挣钱,今年情况好得多啦,日子还得往前奔呢。”魏亮周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