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主题活动中幼儿学习评估的策略
2019-04-11王瑜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实验幼儿园
文/王瑜 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实验幼儿园
许多幼儿园都有自己的园本活动,根据季节、社会事件、周围的环境以及幼儿的兴趣需要,预设或生成一系列引发幼儿积极参与的主题活动。园本化的主题课程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题活动开展是否有效?幼儿的主体性是否得到体现?幼儿的学习情况如何?怎样来评估?这些问题都是在开展主题活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解答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评估的目标不是教师做了什么,而是幼儿得到了什么。将焦点聚焦到幼儿活动的知识点增长和新经验的获得上,进一步检验主题活动的实效。
一、网络图——前后经验的评估
主题开展的前期,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现有经验全面地了解,绘制出已知经验网络图。主题活动结束后,幼儿结合自己的问题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学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新经验?将这些经验绘制成的网络图,和前期已知经验网络图一样重要。
活动前期的预设网络图(见图1),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问题,对主题开展的脉络和走向进行预设,它既是主题计划,也是主题思路,更是形成师幼共同兴趣的焦点。而后期的网络图,是在主题结束后逐步形成的,幼儿掌握的知识、技能、情感及各类经验的总和,教师将每一个分支活动要素中幼儿的所学罗列到相应的位置,汇总成后期学习网络图。从这张网络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幼儿通过每一次活动所获得的新经验(见图2)。
前期的主题网络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已知”经验,和幼儿一起预设的“想知”经验网络图,不是高结构化的网络图,而是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实际兴趣需要和教师对问题的判断做出的探究脉络调整,以及调整后支持幼儿的实际问题解决过程,即“怎么样才能知道”。每一个探究问题都是一个需要经过反复尝试、不断调整的持续探究答案的过程,都彰显出幼儿运用已知经验解决未知经验的探寻过程。最后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获得自己想要的“结论”,也就是幼儿的新经验。
图1 前期预设网络图
图2 后期新经验网络图
主题网络图评估,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幼儿经历探索后所获得的新经验、新技能和新的认知增长点,它们分别是什么,有多少,以及怎么样,能够较为直观、全面地评估幼儿的所学。
二、自主游戏——游戏水平记录与评估
图3 游泳馆1
当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出现和正在进行的探究主题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及时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并持续跟踪观察,以便保存和评估幼儿的游戏水平以及和主题知识相关的认知水平发展。
在大班主题探究活动“游泳健将孙杨”中,幼儿关注孙杨在游泳馆里训练这个问题。教师支持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求答案:游泳馆是什么样子的?你去过吗?体验过吗?……在幼儿经历过参观游泳馆、亲子游泳等活动之后,游泳馆游戏就自然而然成为幼儿热衷的自主性游戏主题了。
第一次,四名幼儿创设了游泳馆,马上吸引了顾客前来体验(见图3)。只见一名顾客进来买票,登上跳水台,跳下,开始了狗刨式游泳……游泳馆里的教练马上过来指导:这样游泳姿势不标准,你们要先学习正确的泳姿。我是教练,我来教你们仰泳吧。一群人跟着教练操练起来……
反映出的经验:售票、跳台、泳池、教练、泳姿、仰泳……
图4 游泳馆2
第二次,三名幼儿铺设了泳道(见图4)。“游泳馆的泳池中间是一道道的”,一名幼儿边说边铺设泳道,并在泳道的一端建起一个颁奖台。搭建完毕,自己先操练起来。他们分别为一名裁判,两名运动员。裁判一声令下,运动员争先恐后地向前游,然后折回……
反映出的经验:泳道、比赛、裁判、颁奖台、颁奖、公平、规则……
图5 游泳馆3
第三次,场馆起了变化(见图5),幼儿说:泳道要长些,这样不会很快到头。游泳结束后,要冲洗。于是增加了一个洗浴室。累了可以休息聊天,又增加一个休息区,提供免费的饮料和小吃……
反映出的新经验:游泳馆的配套设施,休息区和洗浴区;泳道加长,满足锻炼需要;促销之道,免费赠送;优质服务……
图6 游泳馆4
第四次,幼儿说:游泳池有男泳区、女泳区,有深水区、浅水区,有温水区、冷水区,休息区旁边还有娱乐设施……这些都是幼儿的新经验,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中(见图6)……
随着教师在幼儿游戏后不断给予的恰当支持:怎样更好玩?怎么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是否需要参观真的游泳馆?怎么解决客人提出的问题?……开放性的、支持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不断尝试和改变,不断利用已有经验,不断产生新想法、解决新问题,幼儿呈现出新的认知经验来。
对幼儿游戏的持续观察记录评估,清晰地反映出幼儿经验的增长过程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所学所获。
三、概念运用——概念学习记录与评估
概念的掌握需要经历一个反复尝试和巩固的过程,当幼儿能够灵活运用,用概念来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时,才能说幼儿掌握了该概念。
孙杨的身高是198厘米。198厘米有多高?当幼儿用尺子在KT板上找到198厘米的长度后,教师协助幼儿切下“孙杨”竖立在教室中时,幼儿都沸腾了:孙杨真高呀!198厘米是这么高呀!看看我到孙杨哪里了,我也量量看……
图7 和孙杨比身高
幼儿纷纷来比比到孙杨的哪里,看看自己有多高(见图7)。
120,122,…幼儿们乐此不疲,每个幼儿都在同伴的帮助下量了自己的身高。
“大宝130厘米,是我们班最高的。”一名幼儿看着记录单叫起来,好几名幼儿赶紧凑过去看,果然是大宝最高。最矮的是谁呢?他们不约而同地在记录单里寻找,是小雨,110厘米。不对不对,妞妞才是最矮的,108厘米。一群幼儿又仔细看看记录单后宣布:我们班最高的是大宝,130厘米,最矮的是妞妞,108厘米。
于是,区域里谁高谁矮,成了幼儿一段时间关注的新话题。好朋友之间谁高谁矮,一组的小伙伴谁高谁矮,先进入区的几个伙伴谁高谁矮……一时间,幼儿们忙碌起来。一名幼儿说道:“医生给我们量身高的时候,还称体重。我家里有个电子秤。”第二天电子秤就进驻班级了。
量身高后,别忘记称体重哦。测量记录员不停地吆喝着,测量区里的顾客摩肩接踵,客满盈门,不亦乐乎(见图8、图9)……测量后还不忘研究下记录表:谁高?谁矮?谁重?谁轻?
图8
图9
幼儿对概念的学习是否掌握,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巩固和运用。伴随着测量概念出现的是比较和排序,如何测量,似乎在这里不是一个难题,因为尺子是齐地而起的,所以幼儿测量起来并没有多少难度。难得的是,幼儿自己发现了最高和最矮,并在实际的游戏中比高矮,这里要涉及到从大到小的排序,这是一个反复比较、精确计算的数学思维过程。
测量、比较、排序等概念的习得,是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自然发生的,同时伴随发生的还有对数学概念的表征记录和语言表述。
四、表征作品——幼儿作品保存与评估
幼儿在主题探究过程中,随着认知经验的不断增长,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表征能力也会看得见。因此,对幼儿的各类表征作品要注意保存,如前后的绘画作品、建构作品、记录单等。通过表征作品来评估幼儿所学。
图10
图11
这是一组幼儿前后两次的游泳馆计划书(见图10、图11),从计划书的表内容看,所描绘的场景的复杂度、辅助材料的丰富性、人员分工的精细度、规则提示的合理性以及表征形象的流畅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幼儿的经验、认知以及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幼儿在建构区搭建的游泳场馆,前后的对比也显示出差异性。
?
通过列表分析如下:
第一幅使用了围合,将场馆分为若干区域,各个功能区的大门使用了简单的架空技能。而第二幅则有了显著的变化,设施更加齐全,有架空垒高的高塔喷泉,有两层小楼和桌椅、沙发齐全的休憩区,有停车区和场馆道路,各种车辆穿梭其间……无论是搭建使用的技能、搭建设施的复杂度,还是使用的辅助材料等方面,与第一幅相比,都明显有了变化。
图12
图13
当第一次和主题相关的表征作品出现的时候,教师都应该注意观察和保留作品,当幼儿在主题进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相同主题的表征时,一定是某种技能在提高,某种知识在增长,某些认知理解在变化的时候,这些都应该被关注和被记录,以便成为主题评估的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