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复中华艺术 传承古老技艺

2019-04-10张玉安

天工 2019年12期
关键词:景泰蓝珐琅传统工艺

[中图分类号] J08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19)12-0122-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张玉安.观复中华艺术 传承古老技艺——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J].天工,2019(12):122-123.

一、观复中华艺术

观复: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意思是说,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住于甚深的禅定之中;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不论万物如何变化多端,终会回归根本。回归根本称作静,就是所谓的回归其本来自性。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全人类最为珍贵的宝藏。在参观了故宫、首博、北京大学等有关文物修复和各个历史阶段的文物展示过程中,通过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一个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民族,一个追求厚德载物精神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让我们在“观复”中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独特的民族精神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传承古老技艺

传承,中文解释为更替继承。

中国有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文化,它几乎横跨中国社会的所有历史时期。这一文化的突出特征使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到传统手工艺的创作中,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开展造物活动;制作者与使用者共同探讨传统工艺产品的制作、使用规范,研究手工艺技术的相关学问;传统手工艺人在社会上广受尊重,而且传统手工艺的相关文化知识与评价标准深入人心、工艺故事广泛流传等,从而使传统文化、工艺得以延绵不断地传承至今。在党和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开创古老技艺是摆在全体手工艺人、相关研究者和管理者面前的课题。

传统手工艺曾是构成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承载文明,传承文化,传播工艺之美。中国传统手工艺曾被叫作传统工艺、工艺美术、手工艺等,但其实质从未改变,核心指向人与技的和谐统一。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在汉代、宋代、明代都曾历经辉煌。近代以来,由于国家的动乱、贫弱以及在外来文明冲击下传统手工艺一度衰弱,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在相关政策扶持下,传统手工艺开始恢复并取得发展。20世纪90年代,传统手工艺发展开始转型。一部分因各种原因离开原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因舍不得放下老本行,再度组织创立了新的传统手工艺企业,或以个人工作室的名义继续生产传统手工艺品,但规模较小,产能有限,只能生产少量传统手工艺品以满足部分人的特殊需求。1997年5月,为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国务院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此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事业逐步迈入新階段。回顾历史,让我们更加珍惜“振兴传统工艺”的时代浪潮,明确未来工艺之路的发展方向。

三、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创新是一个汉语词语,亦作“剏新”,一指创立或创造新的,二指首先。出自《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创新在经济、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举足轻重。

从本质上说,创新是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物化、形式化。“一次完整的创新行为至少包括‘试错—修正—再试错—再修正这样几次循环”。纵观手工艺历史,几乎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凡是新产品要成为经典,都要经过反复打磨的过程。

2017—2019年,笔者与世界知名设计师马克·纽森合作铜胎掐丝珐琅(铜胎掐丝珐琅源于3000多年前地中海东部的珐琅工艺,并于14世纪左右传至中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宫廷艺术特点的景泰蓝技艺)艺术作品制作时,深深体会到传统工艺如何创新,如何适应世界现代设计理念,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马克·纽森,1963年出生于悉尼,曾在悉尼、东京及巴黎生活和工作,现居于伦敦,被称之为“鬼才设计师”,他的作品现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他深受亚洲艺术及设计的简约美学吸引,决定把中国传统工艺——铜胎掐丝珐琅工艺推向世界高端市场,采用中国古老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工艺,制作前所未见的异常巨型艺术家具。他模糊了雕塑、家具和装饰品之间的界线,像是可以在全身佩戴的珠宝。这些艺术家具的样式和装饰图案反映出马克·纽森受到的不同美学影响。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标志性的“能量”结构,以及更为传统的中国花卉主题,比如,白色背景中的大朵玉兰,或放置在黑色不透光瓷釉上的樱花枝条。

马克·纽森将这些设计品带入艺术领域,由此强调了它们的文化意义,也展现了精湛技术的价值在实用性层面和美学领域的重要性。在纽约展览会上,一件躺椅拍出来1800万元,收藏者是苹果公司的总裁,展览期间在欧美富豪中引起极大的收藏热情,将中国景泰蓝引入了欧美上流社会,让他们了解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马克·纽森设计的艺术家具单件体积是目前最大,是景泰蓝传统工艺从没制作过的,在制作之初,首先要建造一个超级大的窑炉(炉深4.5米、炉体最大直径3米、炉口直径2.5米),我们建造的第一个是天然气窑炉,景泰蓝是火里求才的工艺,全凭经验操作,是勤快的活儿,稍不留心就出废品,一件产品的成败窑火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父亲是景泰蓝行业唯一的烧焊工艺的老艺人,是行业内公认的烧焊高手,他的特点是“火头看得准,手头拣活快,活儿烧得好”,早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已闻名于景泰蓝行业,凡是景泰蓝作坊有高难产品时,都要请他前往指导,有人问他诀窍,他说是“见景生情”,可见其烧焊的灵活性和掌握火候的应变能力。1959年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当时他在北京景泰蓝厂(北京工艺美术厂、北京华艺景泰蓝厂的前身)制作了高达1.73米的“龙耳尊”大瓶、直径85厘米的大鱼缸、宽达3.72米的大屏風。这几件产品均被国家收藏,并一直陈列在人民大会堂。

我如何能够把父亲的绝技传承与创新,在这次制作马克·纽森特大型作品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所讲“一次完整的创新行为至少包括‘试错—修正—再试错—再修正这样几次循环”。第一件产品在焊花纹铜丝时,虽然温度表显示炉内温度达到850度,但是在出炉后发现铜丝没有焊接牢固,第二次温度表显示炉内温度达到950度,产品出炉后发现铜丝仍然没有焊接牢固,我仔细分析各个操作环节,找出几个问题:一是景泰蓝焊丝要求火力要旺、硬,由于天然气窑炉整体比较大,炉口也大,当打开炉口放入产品时炉内温度会急速下降,火力达不到焊接铜丝的温度。二是由于窑炉深度达到4.5米,而地下水线浅窑炉墙壁潮湿,也影响了温度的保温性。三是使用的焊药也不太匹配。

如何把这些极特殊的景泰蓝艺术家具做成功,我放弃了第一个制作地点和30万元建造的天然气窑炉,另外寻找地下水线深的制作地点,重新建造传统煤窑炉(炉深5.5米、炉体最大直径3米、炉口直径2.5米),炉形状如同橄榄形状,使用无烟煤,采用我父亲的煤窑炉技艺,先用大块煤把炉火引着,作为底火;再用中块覆其上,堵住大块的缝隙;然后用乏煤把中块的空隙堵住,让火均匀地沿着乏煤的小空冉冉上升;最后再用小一点煤垫平了煤火面,待火温达到750℃时就可以进行烧焊了。这样既能节省用煤,又能保证烧焊时的温度,同时采用有银焊药,更加保证了焊接产品铜丝的牢固度。

由于马克·纽森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极严格,用了2~3年的时间,经过“试错—修正—再试错—再修正”这样几次循环,从制作铜胎开始到最后完成每一道工序,都是在传统技艺基础上的创新,从而将中国古老技艺传承下去。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邱春林所讲:“科学家的知识创新离不开试错法,那是个单调乏味,并需耗费大量时间的工作。手艺人的创新相对而言是开放的、有趣的,他们的创新行为始终要与社会各种资源对接,不仅要研究产品历史,还要研究变化莫测的市场,研究社会分层下各群体的消费习惯,研究全球化带来的时尚和流行风。因此,手工艺的创新是手艺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主要不是靠天才,或者靠主观臆想,而是靠扎扎实实地做基础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尊重消费市场,也尊重自己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只有这样在观复中华艺术的基础上,才可以传承古老技艺,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彩。

[作者简介]

张玉安,男,生于1958年,研究生学历,现为高级技师、助理经济师。1977—2001年在北京工艺美术厂任副厂长;2001年至今在北京华艺景泰蓝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工艺师。

1987年国家专利产品《珐琅珀晶》获得1986年度北京市技术开发优秀项目三等奖。1988年珐琅珀晶产品《太阳神》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1989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0年珐琅珀晶产品《沙燕》壁饰获北京市四小成果三等奖,2019年3月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铜奖,9月获2019“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作者单位]

北京华艺景泰蓝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刘莉琴)

猜你喜欢

景泰蓝珐琅传统工艺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浅谈景泰蓝装饰画的独特魅力及发展价值
钟连盛:让景泰蓝薪火相传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失传200多年宫廷珐琅彩技艺将复活 需要167道工序
断代景泰蓝 成投资新宠
珐琅器之画珐琅
景泰蓝的传承与发展
从一件珐琅炉谈明万历朝掐丝珐琅工艺及风格
珐琅,制表中的炼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