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分寸 取长补短
2019-04-10蔡雯晨
蔡雯晨
据西班牙埃菲社报道,现在中国人庆祝七夕节的气氛远不如2月14日情人节那么热烈。每到情人节,中国的商场中都堆满了各种心形装饰物,一派浪漫气氛,七夕节时人们却只是简简单单地互道祝福。甚至有受访者表示,时常会遗忘七夕节,只会在情人节时与爱人一同庆祝。
如情人节之类的西方节日的盛行,的确给中国人带来了许多欢乐,让人们在一年中,能有更多的时间包裹在节日的愉快气氛中。在情人节时,人们不仅会与爱人互道祝福,还学会了送玫瑰花、吃烛光晚餐等浪漫的庆祝方式。在圣诞节时,人们守平安夜、吃平安果,祝福亲人朋友顺利平安。在感恩节时,人们借此机会表达对父母、师长的感恩之情。在万圣节时,人们穿上奇装异服,搞怪放松,得到了在中国节日中不常有的情感释放。许多商家也从西方节日中尝到了甜头,每年各式各样的节日促销活动,促进了消费,拉动了内需,让不少商家赚得盆满钵满。由此可见,在中国庆祝西方节日俨然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一环。
但应该看到的是,每一种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西方节日盛行的背后,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渐衰微。现在连外媒都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身处其中,感受应该更深。此前有報道称,一群小学生和老师一同前往孔庙参观,看见孔子雕像时,竟然问老师这是不是圣诞老人。青少年只知圣诞老人,不识传统文化,出现这样荒诞的一幕,不得不让人担忧。节日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传统节日更是沉淀了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寄托着中华儿女的文化情感。如今西方节日盛行,导致了传统节日的遇冷,不利于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而盲目地“过洋节”,也不利于我们真正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很多西方节日,人们只是喜欢它热闹的形式、外放的表达,却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人民日报》调查显示,在过西方节日的人群中,仅有12.2%的人了解节日中的文化精神。由此可见,生搬硬套式地庆祝西方节日,由于缺乏文化的共鸣,很容易变成一场肤浅的狂欢。
适当地庆祝西方节日有很多好处,但过犹不及,要把握好分寸,去芜存菁、取长补短。白岩松曾说过:“中国人对‘谢谢这两个字太吝啬了。”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都是讲究含蓄的,将诸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之类的节日引入中国,不但可以给中国人更多说“谢谢”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可以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但传统节日更不能丢,春节的阖家团圆、清明的寄托哀思、端午的龙舟唱晚、中秋的品酒赏月、重阳的登高望远,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要与时俱进地传承好、发扬好,赋予它们持久的生命力。
海不辞溪流,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中华文化历来以自身独特的包容性,既能学习他人之长,又能坚持走自己的路,所以成就了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碰撞越来越频繁,我们既要把握好度,充分学习他人之长;更要保持坚定的文化自信,弘扬自身优良传统,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