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文明之心”定位与武汉城市旅游活力增长的探讨

2019-04-10曹诗图杨万娟

长江技术经济 2019年1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长江活力

曹诗图 杨万娟

(1.武汉科技大学恒大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2.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90)

1 对武汉“长江文明之心”定位的解读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重心位置,素有“九省通衢”美誉,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是长江流域和华中地区最大都市,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近现代发展史上,长江文明占居优势,而武汉位于长江文明带的轴心位置,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厚的经济基础,可以传承、聚集、光大长江文明。将武汉定位于“长江文明之心”,颇具战略眼光。这一定位体现了武汉的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为武汉市的发展立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坐标。

对武汉城市定位应“跳出武汉看武汉”,将武汉定位为“长江文明之心”,笔者认为,这个“心”不仅可以理解为“区位之心”,更应解读为“活力之心”。

2 增强城市旅游活力对构建“长江文明之心”的意义

当今,旅游因其突出的关联性与拉动性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活力之源和经济、文化振兴的引擎。城市旅游活力是当代城市的重要表征。当代城市旅游是一种活跃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状态。旅游是当代颇具活力的“动力产业[1]”,是一种奔腾的“新的生活方式现象流”和“移动文明[2]”,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舞台之一。解析21 世纪城市,如果忽视解码城市的旅游文化或休闲文化,就很难真正读懂城市。旅游与休闲空间及其活动已渗入城市概念,旅游与休闲正在成为能展现城市旺盛生命力的生活行为。因此,研究城市的旅游活力意义显著。

“活力”一词来源于生物学、生态学概念,意指生命体维持生存、发展的能力,其引申含义较为抽象,在表述上针对具体事物而有不同的表征差异性。简要地说,活力主要是针对生命体所特有的新陈代谢节奏、有机组织形式等旺盛程度的一种描述[3]。所谓城市旅游活力,是指一个城市旅游发展的蓬勃朝气与旺盛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世界上发达的城市,无一例外地都充满旅游活力,从而更具有城市魅力。一个城市的旅游活力,来自政府,来自企业,来自规划设计师与策划师,来自人们的想象力加行动力。

武汉市作为华中地区的现代大都会和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定为21 世纪全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理应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旅游城市,而增强城市活力与旅游活力是构建“长江文明之心”的重要保证之一。

笔者认为,基于“长江文明之心”之定位的武汉城市旅游活力增长,可采用以下六个方面的有效对策,通过这“六力”的协同驱动,共同促进武汉城市的旅游活力增长,从而提高旅游魅力(见图1)。

图1 武汉城市旅游活力增长“六力驱动”图示

3 武汉城市旅游活力增长途径

3.1 增强城市形象感召力

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它是旅游城市吸引游客和旅游城市魅力与活力产生的关键[4]。城市形象的感召力主要体现在个性、特色和魅力等方面。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与突出城市个性、特色和增强城市活力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缺乏个性、特色和魅力的城市,是不可能具有旅游吸引力和充满旅游活力的。充满旅游活力的旅游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具有鲜明的形象以及浓厚的特色、独特的个性和较高的品位,其主要表现在,与旅游形象协调的城市风格明显形成;具有反映城市形象的景区、街区、建筑物、雕塑等标志性载体;具有反映城市形象的主题活动;具有反映城市品牌形象的标识、口号。

武汉在城市形象塑造上应该进行科学定位,突出个性、特色和魅力。笔者认为,至目前为止,武汉市还缺乏一个理想的形象定位。“大江大湖大武汉”只是一句直白式的旅游宣传口号,仅突出了一个“大”字,有些缺乏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旅游感召力,不是武汉市应有的旅游形象定位。而武汉城市形象宣传口号之一“武汉,每天不一样!”则凸显了武汉“求新、求进、求变”的城市基因,反映了武汉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日新月异的形象,但也不是武汉市的形象定位。基于武汉的比较优势,笔者建议将武汉的城市形象定位为“长江之心·活力武汉”;将武汉的旅游形象定位为“水韵武汉·魅力文都”。在城市建设和景观设计等方面突出水文化、楚文化与首义文化等历史文化、现代科教文化以及某些历史地域文化特色,在城市感知上综合体现城市旅游文化氛围,努力增强武汉城市形象的感召力。

3.2 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

富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是旅游者出游的最主要外在动力源。决定城市旅游活力的核心是旅游产品。充满旅游活力的旅游城市应该拥有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拥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能够产生特别的旅游吸引力,在旅游产品的开发经营上达到国际水准。

武汉在旅游资源上与国内外一些充满活力的旅游城市相比,有些先天不足,但可以在旅游产品开发上进行创新,打造有魅力的旅游产品,营造有活力的城市形态,形成人与城市公共空间良性互动的城市旅游景观。黄鹤楼公园、江滩公园、楚河汉街、首义广场的建设是比较成功的范例。武汉旅游城市的建设今后应该围绕江城、湖都、文都、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知音文化、水文化、首义文化等关键词,整合丰富的城市文化资源,提档升级老景点,创意开发新景点,以南岸嘴为圆心构建武汉“两江四岸城市”旅游群落大格局。在旅游精品和旅游极品的打造上下工夫,进一步增强旅游吸引力,将武汉建设成为展示长江文明的中心与首要旅游目的地。例如,科学地、创意性地大手笔开发江岸、江滩和东湖等众多的城中湖泊,利用江湖优势,突出“水韵”特色,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水网体系,充分体现长江大保护的风貌;构建一些特色街区、大型主题公园(如长江文明主题公园)、巨型雕塑(如在龟山顶上建楚文化标志——凤凰雕塑,配以“浪漫楚风”书法)、巨型音乐喷泉(如在江滩公园建“长江之歌”的巨型音乐喷泉)等,形成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强大吸引力的新地标和城市名片。

3.3 增强旅游接待适应力

城市基础设施的有机状态是城市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基础[3],交通、食宿、娱乐等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旅游活力的外在表现。充满旅游活力的旅游城市应该具有现代化、国际标准的旅游基础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文化服务设施能满足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旅游者的需求,具有较强的旅游接待适应力;拥有发达的国际、国内交通网络;具有国际标准的标识导引系统,街道、马路名称和旅游景区的解说系统应有英语等多种语言标识;建立合理的旅游信息机构,具有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体系;旅游从业人员训练有素,旅游服务质量高;市民热情好客,旅游服务意识深入人心,旅游文化氛围浓厚;旅游教育事业发达,旅游人才素质较高。

目前,武汉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应大力改善公共设施特别是旅游交通条件。增强旅游接待适应力是增强旅游城市活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武汉市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等工作将有力增强旅游接待适应力。

3.4 增强节事活动影响力

旅游节事活动往往反映一个城市旅游活力的精神面貌。充满旅游活力的旅游城市应该经常举办一些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大型节事活动、国际交流活动、会议、会展等,并形成品牌。旅游城市应定期举办一些富有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并形成较大的影响力与吸引力,群众广泛参与,使之成为旅游文化品牌,为城市增添了魅力与活力。

武汉应充分发挥“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和大都市的地理条件,定期举办有影响的节事活动(如长江文明之心文化节、荆楚文化旅游节、琴台知音音乐文化节、活力之都体育文化节、文化之都大学文化节等),创新和整合资源,形成文化品牌,这对于增强武汉城市旅游活力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5 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城市的品位就是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城市的竞争力与活力的核心所在。充满活力的旅游城市应该具有较强的文化软实力,其政府官员和市民应具有开放的文化和较强的创新意识、旅游文化意识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主人翁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旅游城市建设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而且要重视软件建设,以优良的旅游文化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游客。但凡充满活力的旅游城市,都具有优良的旅游文化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吸引力。

武汉应该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优良的旅游文化环境和增强荆楚文化、水文化、知音文化、大学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吸引力。同时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营造热情好客的旅游文化氛围,实现城市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和谐交流,增强城市的亲和力,给城市加注活力。

3.6 增强旅游发展内驱力

武汉要想成为一座具有活力与魅力的旅游城市,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应扎扎实实地练好内功,增强旅游发展的内驱力,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笔者建议,今后应努力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努力增强城市旅游发展的内驱力,通过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打造、环境氛围营造、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融合、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体制的改革、旅游制度创新和创建“学习型城市”等措施,激活城市“细胞”,全面增强武汉市的旅游活力。

4 结语

城市是旅游发展之基,旅游是城市活力之源,城市与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既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亮点。武汉市作为长江流域的现代大都会和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为实现构建“长江文明之心”的宏伟蓝图,在城市发展中实行“城旅融合”战略,全面增强城市形象感召力、旅游产品吸引力、旅游接待适应力、节事活动影响力、城市文化软实力、旅游发展内驱力,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为当代中国一座颇具活力与富有魅力的旅游城市,也会尽早实现构建“长江文明之心”的美好愿景。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长江活力
长江之头
活力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