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忠:丙肝相关的肝硬化治疗
2019-04-10陈词
本刊记者:陈词
记者:王教授,您好!现在丙肝已经有药可以治疗了,但是丙肝导致肝硬化的状况还是比较危险的,那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情况怎么样?
王晓忠:在DAA上市前,丙肝的主要治疗方式是PR治疗(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用此方案治疗的丙肝发展为肝硬化的患者中,没有长效干扰素禁忌症的患者,治疗后获得了比较好的疗效,肝功能正常,病情没有进展。近年来一些数据也显示,这些患者的HCC发病率跟没有治疗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但是一部分有禁忌症的患者治疗有难度,比如合并有中度以上贫血,或进入失代偿期出现腹水,或胆红素水平高于正常值两倍以上的患者。
目前DAA已经上市,药物在不断的更新,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范围的扩大、数量的增加,相关的数据不断在充实和完善,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更多更新的选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于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我们追求的目标是病情不再进展,并发症逐渐减少,并且处于稳定状态,HCC的发病率逐渐降低。
记者:现在一些丙肝患者在采用小分子药物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方案,要怎么优化选择?
王晓忠:欧美指南中对治疗适应症、治疗方案的选择,已有非常明确的建议。但是在国内,和欧美还是有一些区别,比如药物可及性、HCV基因型分布特点、肝功能状态、合并症等等,这些因素会使得中国的临床医生要结合中国患者的特点结合相关指南来确定治疗方案。与此同时,我们特别要强调治疗的规范性,包括药物来源的正规性,对于利巴韦林的使用,在部分患者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在使用利巴韦林时要做好治疗前的评估,治疗中药物剂量尽可能足量,以及必要的监测,治疗后的随访等等,患者一旦出现了相关并发症,相关的不良反应,要及时的处理。
记者:现在我们国内的一些丙肝患者在基因型上的差异是怎样的?
王晓忠:确实基因型跟国外相比是有差异的,包括国内不同地区基因型也有明显的差异。全国丙肝患者中基因1b型占56.5%,但在新疆一个中心的基因1b型高于全国的平均值。在东南沿海地区有一定数量的基因6型患者,但在内陆地区尤其是新疆没有发现。基因2型和3型在各地区之间也有差异,比如新疆基因3型比例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基因差异会造成患者选择治疗方案的差异。现在随着DAA新药的不断研发进展,单片复方制剂泛基因型短疗程的设想已经实现,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八周的泛基因型治疗方案已在临床使用,这就意味着将来基因型并不是治疗主要关注的,更多的可能是关注治疗失败的患者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