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战与反思:艺术考古方法论研究范式的考量
——评练春海《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

2019-04-10李安乐

中国书画 2019年12期
关键词:考古学方法论重塑

◇ 李安乐

练春海著《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9月版

艺术考古学是当下热起来的一门时尚学科,但它又是边缘的和高冷的。艺术考古学并非考古学框架下的艺术考古(关注材料、年代、等级等),而是一种借助于考古学的方法论而展开的艺术史研究范式。它应该同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一样,在艺术史架构下进行考古性的研究,对考古方法进行借鉴和吸纳。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练春海的新著《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可以说是对当下艺术考古学的深度思考,其中某些观点对传统艺术考古学提出挑战并展开了反思。作者认为,传统金石学是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前身,金石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及方法与艺术考古学有很大的重合度。这个应是艺术考古学的中国传统的源头,只不过侧重于案头考证,更多的活力伴随着西方考古方法的植入而获得新的发展。

《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一书,从艺术考古的学科界定、研究方法论、成果的处理、如何使用各类材料以及应用价值方面进行论述。整本书的架构非常严密,从问题提出到方法论,再到具体操作,形成了环状结构。论著从研究观念与方法出发,又落实在研究观念与方法上,具有很强的学习实用性和实践操作性。作者认为,艺术考古学只有成为综合性大学中人文学科的重要角色之后,才标志着中国艺术史中文化使命的完成。另外,作者提出的“云树系统”大数据、对研究中“想象”价值和意义等构想,非常富有启发性。

时人论著是越写越长,但对读者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却不透亮,或微言大义,或顾左右而言他,让人读后不知所云。大多谈“是什么”,并不讲具体要“怎么做”。虽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但并非指明如何来实践操作,更遑论具体范例的指导,因而缺乏鲜活性。这种戛然而止,让学习者一头雾水,很难去上手进行实践。正是对当下学术中研究中这种时弊的反击,《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一书中,对艺术考古学方法与观念的探究和传播极为重视,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自实践的真知灼见和方法操作。无论是在专门章节讲艺术考古研究方法、艺术考古重要的图像考证,还是讲研究材料的使用与辩伪以及应用价值等方面,方法论自始至终贯穿全书,都在以应用具体的、看得明白的范例来演示具体的研究方法,使学习者能够透过研究实例掌握研究方法,而不是云里雾里的一通玄幻大法。因而这些从大量实践而来的方法,更易学懂而且具有可模仿学习的操作性。如在列举的“电转”榜题画像砖的研究中,作者展示了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图像文字的研究,到类比研究、文献爬梳,再到大胆设想、求证,最终解决了研究的主要问题,附带出次要问题的过程,示范了从研究思路、研究细节到研究调整等的研究全过程。“在整个研究中,对未知信息进行解读的过程与证明画像砖的真伪的过程合二为一”,证伪也贯穿在对未知信息的解读之中。对于研究的方法,作者综合前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分类,即基础研究方法(传统的研究方法)与前沿研究观念。值得一提的是,其提出的“前沿研究观念”,站在国际视野及全局意识的宏观历史观上,从方法论上提出了整体研究法、试验研究法、问题导向法,构建了从基础到前沿的方法论框架体系。另外,作者提出的问题导向法,非常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和价值。由问题而设计研究思路,进而选择研究方法,这种研究需要全天候的研究方法的储备,需要掌握艺术与考古之外的美学、精神心理学、民俗学、图像学、人类学、金石学、古文字学、简帛学、考据学、符号学、历史地理学等知识结构及灵活而擅熟地组合选用适宜方法。整本书中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和课程意识,是带着问题而来的,这对于即将投身于其中的学习者而言,是一本非常乘手的研究手册。透过该著能够理解艺术考古研究的国际国内动向,理解、掌握艺术考古的方法和观念,更重要的是能够如法炮制进行艺术考古的实践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一书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构想。其一,是关于“云树系统”的大数据。“云树系统”,构想了“研究领域的主干线、大动脉以及由此构建的知识框架、关联、层次、影响之间的关系”体系化了的“宏观框架”。这种大数据非常有用。其二,对研究中“想象”的价值和意义的推崇。“想象力在对任何未知领域的探索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研究亦是如此,没有想象力,学术就无法推进”。想象有某种“原境”复原的构建力。需要大胆想象,谨慎求证。但在想象的求证中,确实要避免“主动误读”,避免先入为主,要从打开套路的角度看待“想象的力量”,看待数据。

当然,在笔者的思考中,《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一书还存在几点值得商榷的问题。第一,对艺术考古学及学科建设的梳理稍显不清晰。事实上,自滕固至今,艺术考古学科建构仍是不甚明晰,似乎仍陷在一种草创的蒙昧之中,仅限于一种提法而已,而且还混同在与“美术考古”概念论争的纠葛之中。此外,对滕固以后的艺术考古学构建及缺憾论述不甚详明,一笔带过。第二,对写作方法、学术规范可单章列出,构成主体的一部分。研究必然涉及出成果,写作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本著是一部较轻松的艺术考古学论著,或许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使其在某种程度上看来,其结构上缺少更加细密的问题。第四,认为艺术考古基本与审美无涉。这个可能是从艺术考古学研究界定中从“古代艺术品”到“古代器物”理解中的后发性问题。在艺术视界下,对“古物”,应“有美审美,无美审形”,不应剔除美学的存在。事实上,艺术考古学也不应回避美学问题。如果缺失了美学这块,对艺术史框架下的艺术考古学而言,是有缺憾的。

《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一书虽有些微的不足,但瑕不掩瑜,这是一部推陈出新的著作。作者以国际视野对传统艺术考古学的陈说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刷新了目前国内艺术考古研究的新高度。其特点在于方法论的鲜活展现,用方法来说话,用方法来引导,用方法来推动,现场感非常强。书中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作者在文章著作中对研究方法的毫不保留的公开,鲜活而生动,弥散着许多从实践而来的洞见。这些在学者中是不多见的,这也是本书动人的特点和闪耀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考古学方法论重塑
重塑未来
辽代圹墓的考古学初步观察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李沧:再造与重塑
UAF的方法论意义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翁文灏与中国考古学
重塑灵魂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