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精神是中华文明源源不断的重要因素
2019-04-10陈坚,李东方
中国是一个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国家。几千年来,历数风云变幻,经多少朝代更迭交替,面临一次次外部敌人的侵扰,迎受一次次异邦文化的冲击,中华民族却依然风雨不动、坚如磐石、岿然屹立、意气风发,充满生命的活力。为何如此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能够经风沐雨、历遭劫难而自强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何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能够一脉相承、绵延连续、与时俱进?为何中华文明是世界所有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
对于这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深刻的回答。他指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正是因为这种伟大的团结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才生生不息、延绵不断地传承下来,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日益走向强大。
中国人民伟大团结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从中华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来看,我国半封闭型的内陆地理环境,对中国人民的伟大团结精神和强大凝聚力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使中华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形成了多内聚、慎外迁、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近五千年来气候从暖湿走向干冷和气温总体下降的趋势,使南方少数民族更易于作出据守故土的选择,也给农耕经济区的汉族王朝南向扩张提供了条件。而同样的气候波动过程却迫使北方少数民族以各种形式南迁寻求新的生存之路,从而强化了他们对中原地区的向心力。中原地区的水源条件优越,不仅有利于生命延续和农业的发展,而且促使华夏先民及北方游牧民族依水而居,从而由分散走向联合、由部落联盟走向国家构建。
更重要的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中国人民伟大团结精神和强大凝聚力产生的内在条件和土壤。
紧密血缘关系。从古到今,各个民族的形成几乎都是多源多流的,源流之间又有着复杂的交错联系,有些是同源异流,有些是异源合流,有些则是源流交叉。由于民族内部或民族之间的经济差异、战争、迁徙、通婚、混居以及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变迁等因素的影响,民族本身必然经常地发生分化、聚合或与其他民族交融。这种民族之间多源多流、源流交错的复杂关系,构成了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一种天然联系。这种源远流长的或多或少的血缘联系,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断地发生着相互间交融的民族关系格局,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前提或历史条件。
共同创造历史。各个民族不仅为本民族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的集聚壮大和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各民族以坚韧的精神开拓、捍卫了祖国的疆域,维护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独立、统一和完整;各民族以辛勤的创造性劳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大的物质基础;各民族以聪颖的智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凝聚力,既是一种物质力量,也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对经济、文化的开发、创造和贡献的汇聚,是一种强大的合力。这种合力又表现为一种整体观念、大一统思想,表现为国家的统一性和中华民族面临外来侵略时的空前一致性。
迁徙交流交融。历史上的民族迁徙流动,或发生在局部地区,或成为全国性的局势,始终不断,而且几度形成高潮。每一次民族迁徙的高潮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各民族间凝聚力的增强和民族交融的出现。民族迁徙和流动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原因,最基本的原因在社会经济方面。北方游牧民族由于受单一生产方式及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向中原方向移动,寻求新的自然和物质条件,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的逐步稳定及对边疆地区的不断开发,以及中原汉族地区人口的剧增,汉族向边疆地区迁徙也逐步频繁。他们拓展交通,向周边延伸,进行商贸交流、文化传播,形成了城镇网点,架起了联通各民族的网络。民族的迁徙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历史途径。
彼此相互依存。由于古代各民族所在区域的经济地理条件不同,特别是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形成了不同的生产方式,也形成了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无论从事何种生产方式,出于生计需求的扩大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质交换,互相补充,不断往来。这种经济上的互相联系和交往,历时久远,难以中断,且逐步完善。几千年来,各民族间的关系无论是以战争掠夺的形式,还是以和平交往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彼此都不能缺少。这种民族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把各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牢固基础。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交融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中国人民的伟大团结精神和强大凝聚力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步形成的,并日益成为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和内在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在其艰难曲折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经过无数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由大迁徙、大融合而走向大统一和大发展。中国历史虽然经历过多次分裂与统一交替出现的情况,但总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巩固的统一,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日益形成血肉相连的关系,以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唇齿相依、水乳交融,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中国多民族历史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同样的道理,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就是因为中国人民形成了包括伟大团结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
知识链接
中国历代民族大融合
经战国至秦汉,中原广大地区逐渐形成华夏族——汉族的一统天下,非华夏族大量得到融合,其余的亦从中原迁移到边远地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大迁移、大融合时期,这时原居住在中国北部和西部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乌桓、羯、羌、氐等,大量迁入中原,在某些地区,其人数甚至达到了与汉族旗鼓相当的程度,史籍上即有“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记载。受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这些少数民族逐渐由游牧转变为农耕,社会结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也渐次“汉化”。到隋唐时期,他们差不多已全部融合为汉族了。在这个过程中,不少汉族人民为逃避战乱,向长江以南和关外迁移,也大大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融合。辽、金、元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民族大迁移、大融合时期。这三个王朝均由少数民族建立,统治了中国的部分或全部版图。为加强对原汉族居住区的统治,这些少数民族大批迁入内地,元朝不仅把蒙古族大量迁入,还从中亚、近东和东欧一带把许多民族的成员迁至内地,这部分人被称为“色目人”。这时,过去迁入内地的契丹、女真等族也已汉化。元朝灭亡后,上述内迁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基本上都留在中国境内,有的形成了某些少数民族,如回族;有的通过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也形成了一些少数民族,如东乡族、裕固族、土族、保安族等,更多的则和汉族逐渐融合了。现今占中国总人口93.3%以上的汉族,正是历史上多民族融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