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 落实新课程理念
2019-04-09雷晨霞
雷晨霞
摘 要:如何在课堂上探索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及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我……
关键词:学生发展 落实理念
历史在创新中前进,人在创新中成长,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适合时代的创新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教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在享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搞好“创新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思维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教学思维能力需要有一个长期培养的训练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启发学生动脑筋。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及探索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发展自己的思维,现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思维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设疑、激趣、营造创新环境
数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型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师更要充分利用数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疑问。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例如:在学习梯形的认识这节课,我课前创设了一个猜图游戏,把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若干个图形装在盒子里,每次出示图形的一部分,请学生猜是什么图形,说明你是怎么想的。这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时此刻也有那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最后出示的是梯形,让学生猜测、质疑、想象营造了一个愉快、多彩、自主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每个学生对疑难问题的认识各不相同,有差异,就会有争论;有争论,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大大增强。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发问,争辩。以此来凸现学生的个性,唤醒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在紧张激烈的辩论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特别教师要对敢想、敢说、敢干,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因为他们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每个学生都有潜能,人人都有创新的可能,主动参与探索,发挥主体作用。
其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维,动口表达,使操作与思维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实验、观察、总结、发现、领悟充分体验创新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以及从中学会分析研究解决问题,逐渐地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学习,发展了创新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一课时。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了以下学具:8开紙一张、直尺、三角板、剪刀、面积为15平方厘米左右的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各一个,课上教师创新情境:设计一个模拟动画,三个小朋友在争执自家门前的三角形草坪面积谁家的大,教师问:同学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助这三个小朋友知道谁家的草坪面积大呢?学生回答:只要求出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就知道谁家的草坪大了。教师因势利导,怎样才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借助你们的学具,看看怎样才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大小?这时候,有的学生通过剪拼,有的学生通过折纸,有的通过剪、旋转等方法都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二、探索、验证、体验成功的喜悦
运用创新思维的策略是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课堂讲解重在点拨,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尽可能帮助学生取得成功,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和时空条件。例如:在教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一对三角尺,问:“三角尺的三个角加起来是多少度?”学生通过观察、计算知道,每个三角尺的三个角的和是180°,然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有的学生回答出来,我让学生拿出量角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出了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接着,我又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问学生:“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学生回答以后,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得出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像这样在整个课堂中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始终在极浓厚的兴趣中去探索,去验证,达到学生学习知识,求异、发散,培养创新精神。
在落实新《课标》培养“创新意识”这一目标时,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还有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创造思维的形式和发展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协调统一、综合运用、反复辩证发展的过程。求异是创造思维的实质,求同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和反馈。求异思维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特点,可对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各具特色、新颖不俗的思路和方法。数学中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开放结论或题设等方式就是实现求异训练。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该抓住教材的特点,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课标知识和关键环节,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寻求最佳解题方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发散创新思维的目的。
1.应用题一题多解,改变题目的不同条件和问题。
例如:“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多少件?”教师引导审题后,要求学生改编成新的应用题,学生改编后形成如下:
(1)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几分之几?
(2)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发出了几分之几?
(3)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购进的比发出的多几分之几?
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展开创新思维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向纵深发展。
2.计算题中一题多解
例如:“用简便方法计算25×32”,教师应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积累的经验去探索解题的方法。结果学生会有许多不同的解法。
(1)25×4×8 (2)25×2×16 (3)25×30+25×2
综上所解,对于多种解题方法,同样也能达到诱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发散思维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尽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口、动脑、动手等展示自我的机会,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创设问题情境,合理点拨,真正地解放思维,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性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