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之我见
2019-04-09孟建军
孟建军
【摘 要】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整合
今天,社会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与信息的新经济形态已崭露头角,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已成为共识。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即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势必要求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以信息带动教育现代化,以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
由于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当今世界上最鲜活、最具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还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上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先用计算机展示一幅图像清晰、色彩鲜艳的秋天风景,并声情并茂地说:“现在是秋天,你们看,秋天多美啊,火红的枫叶,美丽的蝴蝶,青翠的松树……来到秋天的大自然中,你会发现很多美景。”同时,电脑一一抽出枫叶、蝴蝶、松树的图案,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特点。这样美的画面和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审美,,他们饶有兴趣地进入了求知境界。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众多可重复利用的信息资源,这些数字化的网络资源,使教材的概念得到了延伸,也更生动地诠释了教材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加活泼、教学模式更加多样,改善了“传授—接受”式学习,加强了教学的指导性,使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形式的整合
常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工具只有课本、作业本、笔和尺,再好一点就是增加剪刀、胶水和纸。这时,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建构知识造成了极大的局限性,学生的创造性也因工具的缺乏难以得到发挥。我们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有效的认知工具及更能展示学生个性的平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整合不是混合,而是有机融合,将二者融合在一起。通过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传统媒体与信息媒体,使两者各取所长、互为补充,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和学的全过程中,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通过教和学方式转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三、建构新的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已成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我们实现这个教改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不具备的。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另外,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习的认知主体作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图、文、声、像集成输出,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这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非常重要。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且费力费时。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用红色曲线表示圆的周长,用蓝色线段表示半径,用黄色表示面积部分,多层次地将一个圆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一个圆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并启发学生想象,分组剪拼操作: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形四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1)所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它们的长(底)、宽(高)与圆的周长、半径是什么关系?学生迅速就抽象概括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又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可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就是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各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优化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整合过程中应坚持整合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教学中,教师、材料、资源与学生是整个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且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信息技术必然要与教学过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形式、成果和评价等各个环节相互整合,也即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方式调控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并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从而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互动的状态。这种状态呈现在学生学习行为上,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呈现在教师教学行为上,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因此,整合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
五、整合过程中应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课堂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并且学习的中心也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技能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技能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息技术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体现得越充分。
总之,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实践中的探索和研究,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培养学生能够驾御信息技术工具,才能享有信息时代和数字化世界带来的机遇;只有培养学生具备自身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虽然现在我们因条件不足还没有还未开展完全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但我认为,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明确整合的涵义,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资源,并坚持在整合中教学为主信息技术为辅的各项原则,那么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将就势展开,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益。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自信地面对世界的发展,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宋百会.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術的融合[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1)
[2]马巍.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5)
[3]曾国斌.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教学的整合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