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层巷道掘进施工工艺研究
2019-04-09柴俊涛
柴俊涛
(大同煤矿集团雁崖煤业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3)
1 概况
大同煤矿集团雁崖煤业公司三盘区回采煤层为山西组4#煤层(山4#层)以及太原组2#煤层(2#层),各煤层平均厚度为3.5m,两煤层间距为18m且主要为炭质泥岩与粉砂岩混合层为主。西翼皮带巷设计长度1200m,巷道断面规格为宽×高=4.5×3.5m,巷道从2#层皮带巷开口施工,并7°仰角上山掘进,当巷道上山掘进150m后与山4#煤层贯通,然后继续掘进32m,施工巷道沿山4#煤层平行掘进,施工巷道上山掘进阶段采用爆破施工工艺。
西翼皮带巷上山掘进阶段采用爆破施工工艺,巷道顶板采用“W”型钢带、金属网、锚杆、锚索联合支护,顶板钢带规格为长×宽=4.2×0.25m,钢带垂直巷道布置,间距为1.0m;顶板锚杆采用长度为2.5m,直径为22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每排布置5根,锚杆间距×排距=0.9×1.0m;顶板锚索采用长度为5.0m、直径为17.8mm预应力钢绞线,每排施工3根,锚索间排距为间距×排距=1.6×3.0m。
由于巷道上山掘进穿层阶段顶板压力较大,为了保证巷道安全掘进,对巷道穿层阶段主要存在的技术难题进行预先分析,采用合理有效的穿层施工工艺及支护措施。
2 巷道穿层期间的困难
(1)由于三盘区掘进煤层为石炭系煤层,煤层发育不稳定,呈破碎状,煤层普氏系数f<2.0,单轴抗压强度6.7~8.4MPa,煤体承载能力差。西翼皮带巷在与山4#煤层贯通后上山掘进时,巷道顶板破碎现象严重,易发生局部冒落。
(2)西翼皮带巷以7°仰角上山掘进,巷道与山4#煤层贯通时顶板压力相对较大,顶板应力垂直向下,而顶板支护体与顶板斜面垂直布置,支护体支护分力小于顶板垂直应力,无法满足支护要求,顶板很容易发生局部垮落。
(3)巷道在与山4#煤层贯通期间以及沿4#煤层上山掘进期间,顶板煤岩体厚度不断发生变化,巷道顶板原支护体在局部区域锚固端位于煤体或煤岩体交界处,支护体锚固质量差,一旦顶板压力加大,顶板离层、破碎时,支护失效现象严重。
3 巷道穿层施工工艺
为了防止巷道穿层期间及穿层后上山掘进时顶板应力大、发生顶板局部垮落事故,通过技术研究,决定采用台阶法上山掘进。台阶法上山掘进主要是在巷道上山掘进期间通过施工顶板平段,将整个上山掘进段分成若干个掘进斜巷,并及时对顶板采取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从而缓解了顶板压力集中现象,避免顶板垮落事故发生。
西翼皮带巷上山掘进150m处且揭露山4#煤层时开始施工第一个平段,平段设计长度为5m,平段施工期间严禁空顶作业,及时补打支护。
当第一个平段施工完后,巷道继续以7°斜坡上山掘进。当巷道上山掘进长度为8.0m时施工第二个平段,施工工艺及支护工艺与第一个相同。依次类推,直至巷道揭露山4#煤层顶板后沿煤层顶底板平行掘进。
西翼皮带巷与山4#煤层贯通,共施工4个平段。
4 穿层期间支护工艺
4.1 平段掘进期间补强支护
巷道平段施工期间,顶板采用密集锚索吊棚作为加强支护,每架锚索吊棚主要由三根长度为8.0m、直径为17.8mm预应力钢绞线以及一根长度为4.0m工字钢梁组成,锚索吊棚垂直巷道布置,间距为1.0m。
4.2 注浆支护
对破碎顶板施工注浆钻孔,注射高强度粘剂,提高破碎顶板稳定性及承载能力,降低顶板事故率。
(1)巷道第一个平段施工完后,在工作面距顶板1.0m处施工一排注浆孔,共计四个,注浆孔深度为5.0m,直径为45mm,间距为1.0m,注浆孔以45°仰角布置。
(2)注浆孔施工完后,采用专用注浆泵向孔内注射马丽散与催化剂配比为1:1的浆液,待煤壁出现浆液渗透时及时停止注浆,并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孔。
(3)注浆施工完3h后方可继续掘进,当巷道掘进4.0m后施工第二排注浆孔,每个平段间斜巷顶板共施工两排注浆孔。
4.3 超前锚杆支护
超前锚杆支护主要在巷道设计顶板位置施工一组加强锚杆支护体,巷道在掘进期间可以起到超前支护作用,避免顶板大面积垮落事故发生。
(1)巷道掘进150m后在穿层斜巷段设计顶板位置施工一排超前支护钻孔,钻孔直径为30mm,深度为4.0m,钻孔以7°仰角布置,工作面每排施工9个支护钻孔,间距为0.5m。
(2)超前支护钻孔施工完后,在每个钻孔内依次填装两支MSKC23/35型树脂药,以及一根长度为4.5m、直径为25mm的高强度螺纹锚杆,并采用手持式钻机将其锚固,锚固后锚固力不得低于10t。
4.4 迈步式“T”型支护
斜巷段通过施工迈步式“T”型支护,增加支护体对顶板支护面积,从而有效防止顶板局部破碎,以及顶板下沉现象。
(1)“T”型支护主要由长度为2.5m、直径为22mm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以及一块长度为0.8m、宽度为0.5m钢板组成。
(2)“T”型支护施工在顶板相邻三根钢带中间且垂直钢带布置,在第一排与第二排钢带中间施工两组“T”型支护,间距为3.0m,第二排与第三排钢带中间施工一组“T”型支护,相邻三组“T”型支护呈迈步式布置,如图1所示。
4.5 优化顶板原支护设计
西翼皮带巷在上山掘进期间,为了防止煤岩层厚度变化,造成顶板原支护体锚固端位于煤岩交界处,导致出现顶板支护失效现象,对局部区域原支护体进行优化设计。
(1)当西翼皮带巷道掘进至108m、138m时,顶板锚索锚固端分别位于2#层顶板岩石层与山4#煤层之间以及山4#煤层与其顶板岩石层之间,此时锚索锚固效果差。巷道在上山掘进100~110m以及135~140m范围内,顶板锚索采用长度为8.0m预应力钢绞线。
(2)当巷道掘进至129m、158m时,顶板锚杆锚固端分别位于2#层顶板岩石层与山4#煤层之间以及山4#煤层与其顶板岩石层之间,此时锚杆锚固效果差。巷道在上山掘进125~130m以及155~1160m范围内顶板锚杆更换为长度为5.0m预应力钢绞线。
图1 西翼皮带巷穿层上山掘进顶板支护断面、平面图
5 结语
通过技术研究,在西翼皮带巷穿层期间采用台阶法掘进施工工艺,采用“超前锚杆支护+注浆+迈步式T型支护”等联合支护法,取得了以下效果:
(1)采用台阶法进行上山掘进,用锚索吊棚对台阶处顶板加强支护,降低了顶板压力集中现象,避免了顶板垮落事故发生。
(2)注浆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上山阶段破碎岩体胶结稳定性,注浆后顶板破碎岩体单轴抗压强度提高至52.7MPa。
(3)施工超前锚杆支护加强了巷道上山阶段顶板稳定性,避免了因巷道爆破施工后顶板支护不及时、顶板受爆破震动影响出现局部垮落。
(5)对层上山阶段顶板施工迈步式T型支护,解决了顶板钢带支护断面小,钢带间联锁保护性差等技术难题,增加了支护断面,有效防止了顶板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