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下有药香,悠悠本草情

2019-04-09

学生天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药农疾苦人参

在中医手里,中药的主要功用是治病除疴,而在我国文人的笔下,中药则有另一番功用。

讲故事在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笔下,中药成了他铺陈故事、渲染情节的道具。在《西游记》第二十八回中他写了一首 《西江月》。吴承恩用中药名描写了孙悟空率众猴反击来花果山捣乱的猎户:

“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

全词用了9个中药名:乌头、海马、人参、官桂、朱砂、附子、槟榔、轻粉、红娘子,把打斗场面写得紧张激烈,扣人心弦。

抒心绪在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笔下,中药成了他抒发心情、排解愁绪之物。南宋淳熙年间,辛弃疾曾写过一首《定风波》: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词虽不长,但却嵌进 (包括谐音)多种中药名:木香、禹余粮(雨余凉)、石膏、吴萸(吾已)、栀子、紫草(知子草)、防风、海藻(海早)、甘松等。全词看似写的是山水、石草、风雨等自然景观,实则是词人借景抒发内心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愤懑。

诉疾苦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笔下,中药成了他痛陈百姓疾苦、心系万民的意象,他曾写过一首反映农民疾苦的诗——《采地黄者》: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这首诗看似描写药农采挖地黄的过程,实则反映药农生活的艰辛。“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药农起早贪黑挖地黄,只是为了换点口粮,而他们所说的口粮竟是富贵人家喂马剩下的饲料。一味地黄中药,俨然是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底层人民的滴滴血泪。

传情爱在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笔下,中药成了传递情爱、表达感情的情书。

“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

冯梦龙巧妙地把枳实、地骨皮等14个中药名嵌入情书之中,不仅展示了他在中药学上的造诣,也借中药名把两个青年之间的绵绵深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如中药对联、中医药戏剧、中医药传说故事、中药情书等。中医药在治病救人的千锤百炼中,赋予世人生机,如今更是赢得了来自全世界的刮目相看。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猜你喜欢

药农疾苦人参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娘—
郑板桥巧解对联
《西门豹治邺》注释考订
人参娃娃
我欲为人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天堂
总理环卫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