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英语的汉语表达分类浅析
2019-04-08钱静波
【摘要】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交流发展,汉语和英语这两大风格迥异的语言也在更深入地相互渗透和融合。作者通过广泛征询母语为英语的人士,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加以研究,系统地归纳了汉语融合进入英语表达的不同类型。并对各类型作出分类和比较,分析了其成因和规律。该类融合主要原因包括:由于词语所指的对象出自于汉语语言文化环境;英语对应词不足以强调汉语原词的特殊含义;英语无对应词表述一个复杂的概念;常见词语被赋予特定新含义;以及特定历史环境导致语言融合。
【关键词】语言融合;英语;汉语;词汇
【作者简介】钱静波,南京市第九中学。
前言
汉语和英语同为联合国官方工作语言,各自都有庞大的使用人群。在过去约200年世界历史进程中,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在全球经济和文化领域处于显著优势和主导地位。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交流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经济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程度也不断得到提升。汉语和英语这两大风格迥异的语言也在更深入地相互渗透和融合。
到目前为止,尽管全球范围内母语为汉语的人口总数占绝对优势,但从通用程度看,英语的使用范围仍超过包括汉语在内的其他主要语言。全世界有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一、融入英语的汉语表达分类分析
在两个不同语言文化交流的大部分场合中,A文化中的字词都可以在B文化中找到相应字词与之对应。但也有一些字词由于种种原因,在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被对方语言直接借用。就本文研究的英语从汉语借词(包括借句)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词语所指的对象出自于汉语言文化环境。导致英语直接从汉语借词的原因,首先是由于词语所指的对象出自于汉语言文化环境。典型的例子如Tofu, 豆腐。豆腐在东方食谱中的位置与芝士在西方食谱中的位置非常类似,都提供了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不同的是由于饮食习惯差异,豆腐源自于大豆,芝士则是奶制品。随着饮食文化的交融,这两类食物也分别被东西方人们交换和接受。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对称”的语言现象,豆腐和芝士分别以音译的形式进入了英语和汉语。
这一类词语与食品相关的显著较多。Oolong 乌龙茶,据考约在1852年伴随中国茶叶输出,从而进入英语语言。除此以外,还有Bok-choy白菜; Chow-mein 炒面; Longan 龙眼等。并且,从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被英语吸纳后,很大部分词汇保留了粤语发音。这和早年南方居民出洋谋生较多存在必然联系。
2.英语对应词不足以强调汉语原词的特殊含义。在汉语的某些语境中,通用词语可能被赋予特定的附加含义。如“关系”,其一义是指“有利于得到特殊关照的关系”。所以,尽管英语有Relationship 这样的词汇来对应基本意义的汉语词“关系”,但英语还是直接引入了Guanxi 一词,来表达“有利于得到特殊关照的关系”。Mianzi 面子则与上述的“关系”异曲同工。
再如Kung fu功夫一词亦属此类。中国武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搏击技巧,直接音译最能体现其中国特色。 音译表达有特殊文化环境烙印的各类武术是语言领域的普遍现象,如对于跆拳道,英语和汉语均不约而同地通过音译来表达这一“朝鲜武术”。
3.常见词语被赋予特定新含义。随着时代发展,旧词可能会被赋予新义。在汉语中,“大妈”一词原意是对年长女性的中性称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黄金价格暴跌,西方金融机构大举抛售黄金的同时,“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的新闻传遍了世界。之后,汉语中“大妈”在特定语境下,有了“富有但不精通金融知识的投资者”的特殊含义。而在英语新闻报道中,也直接称之为Dama。
4.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语言融合。中华文明有几千年久远历史,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可追溯到汉唐之久远。我们今天看到中国一词在欧洲几乎所有拼音文字中均被接纳使用,其定型或应早于英语语言自身。尽管语言学界就China一词词源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但可基本确定的是,无论该西方语言词汇是源于汉字“秦”或“茶”,“丝”,都是从丝绸之路时代开始就融入了西方语言,并相应地被今天的英语德语等语言普遍采用。
近代中国曾有过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当年在上海曾长期存在“英租界”。在那个历史阶段,也发生过一些英语和汉语的相互融合。典型的例子如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見。从标准语法角度,该短语可谓牛头不对马嘴,但在今天的英语国家却被人们普遍接受。
二、汉语表达仍在持续融入英语语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汉语中也不断涌现一些新词汇,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并被广泛接受。这类语言的受众和传播者以年轻人为主,随着跨文化留学生的增加,一部分非常新的汉语表达也很快进入了英语词汇。如年轻人调侃说的 You can you up. 这些短语都完全不符合英语语法规范,但或许有一天,会像Long time no see一样,被接受成为“标准”英语表达的一部分。
三、结语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群体思维共性以及作为其外在表现的语言是将人类不同文明和文化区别开来的显著特征。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均是人类文明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成果,但显而易见的是,彼此差异也非常显著。随着日益深入的交流融合,会有越来越多的汉语表达被英语接受和融入,反之亦然。但汉语言和英语语言各自均有鲜明的特点,汉语言由单音节字组合成词,书写为象形文字;英语则多为多音节词,书写为拼音文字。在相当长期间内,汉语和英语在人类文明长河中交流融合的同时,仍将焕发各自独特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邓道宣,谢结果.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略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0(1):78-80.
[2]张琦.从社会文化视角看源于汉语粤方言的英语词[J].衡水学院学报,2009,11(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