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政市场乱象丛生困局究竟怎么破

2019-04-08祯河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家政母婴保姆

祯河

3000万人。

1.6万亿元。

这两个令人惊心动魄的数字,来源于我国近年兴起的家政市场。

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家政市场供不应求,家政服务员工资上涨较快,北上广等大中城市月嫂的平均工资早已过万。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近3000万人,市场规模约1.6万亿元。

然而,随着中国家政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家政从业人员的身价“水涨船高”,家政市场乱象也频频爆出。高收入并不意味着高素质,为何万亿市场难寻“放心阿姨”,“野蛮生长”的互联网时代家政困局,究竟怎么破?

家政服务需求日益旺盛

服务人员价格年年升高

据人民网报道,2016年全国家政服务营业收入就达到了3498亿元。由于我国家政人员中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是农村妇女)约占90%,节假日与农忙时节,这部分劳动力将从城市向农村回流,因此,“保姆荒”十分明显。据北京中盛美德家政公司的客服称,每年1月初开始,该公司就能预订出3000多位阿姨,“越靠近春节,人手就越紧张,现在小时工都不一定能预订得上。”某家政相关负责人张穆森也表示,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天的电话咨询量在500个左右,春节前期平均每天的电话咨询量能达到1000个左右。“较大一部分咨询是由于节日期问需要临时小时工提供保洁或做饭等相关服务,还有一部分客户是因为提供服务的家政服务人员春节回家,需要找人替班或者调换。”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就是供给队伍的数量,包括素养、技能都是明显与需求不匹配的。”家政服务员一人难求,金牌月嫂薪酬早已经超过万元。

有着常年雇用保姆经验的媒体人张兰算了一笔账:“10年前我生孩子,那时请月嫂照顾,一个月800元,现在月嫂工资涨了10倍还多,我的工资只有她们的一半左右。”

相比15年前家政公司剛刚出现时的“身价”,如今保姆的工资在翻着番儿地蹭蹭上涨。这也难怪,在所有行业的人力成本都在飞涨的当下,供需仍不平衡的家政行业当然更是水涨船高。以北京为例——

育婴嫂:负责照顾满月至3周岁的宝宝,分白天看护和24小时看护两种,月薪4000~12000元。

育儿嫂:月薪4000~10000元。

月嫂:负责新生儿洗澡、抚触、喂奶、换尿布、餐具消毒等,月薪4000~15000元。

家务嫂:具体价格需根据用户家房屋面积、人数、要求等具体因素协商,月薪4000~7000元。

管家型保姆:全能型的高级保姆在北京等城市还堪称“大管家”,月薪6000元~1万元。

有报告显示,中国家政服务业的需求日益旺盛,虽然行业从业人数增速保持10%以上,行业营业收入增速保持20%以上,但与日益旺盛的服务需求相比,家政服务供给数量明显不足,仅北京市家政服务人员缺口就有20到30万人。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家政企业管理方式粗放

徐丽是北京一个家政公司的月嫂经纪人,她向记者介绍:“目前所在公司月嫂服务费价格9800元至33800元不等,公司根据月嫂的综合情况分为6个等级,等级越高服务费越多,明星月嫂服务费可以达到三四万。”

曾经在一家月嫂公司担任高层管理人员的王强透露,现在北京家政市场上很大一部分月嫂都在做私单,就是不走公司,客户互相介绍。这样可以躲开评级限制,避免月嫂公司20%~30%的提成,每月最高能拿两三万。

艾瑞咨询的一份调研报告认为,到2018年年末,中国母婴家庭群体规模将达到2.86亿,与2010年相比,增长21.2%。伴随着家庭决策结构不断优化和母婴家庭人群迅速扩张,母婴市场潜力巨大。

庞大的家政服务人才缺口和日益增长的母婴群体需求,使得家政市场供不应求局面加剧,月嫂工资迅速增长。

月嫂的高薪待遇,吸引着人们进入月嫂市场。但月嫂素质的参差不齐,也使得“月嫂证不用培训就能拿”“婴儿遭月嫂虐待”“乙肝病毒携带者与婴儿共用奶瓶”等新闻频频爆出。

王强表示,据他所知,不同公司培训时间并不同,可能是一周时间,也可能是一个月,培训完就能拿到母婴护理证。而且会有很多发证机构,甚至可以花钱买证。

李娟2017年底拿到了母婴护理证。她告诉记者:“当时只是在一家家政机构上了五天课,就拿到了月嫂证,但培训中学习的东西并不全面,不能完全适应月嫂工作。”

“实际上,即使她培训一个月拿到月嫂证也不能直接做月嫂,只能从育儿开始做,培训中虽然有实践操作,但婴儿模型和真正的孩子还是有区别。”王强说,至于出现月嫂虐待婴儿的事情,这和月嫂的个人素质、教育、经历都有关。

据统计,目前全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2200多万人,以城市下岗工人、进城务工农民为主,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2017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报告》也显示,现在不少家政企业管理方式粗放,有的仅起到中介作用,缺乏对从业人员的信息甄别、考核管理及持续性的培训机制,导致从业人员技能低、服务差、服务纠纷不断,月嫂虐待婴儿事件屡见不鲜。

家政市场“野蛮生长”

职业素养全靠个人道德自觉

杭州“6.22”案件中,导致雇主家4人葬身火海的保姆有赌博和盗窃案底,这样的人竞能通过中介公司的筛选成为住家保姆,令很多雇主心惊肉跳。还有报道称,青岛一户人家通过中介找到的保姆不主动出示健康证,被要求体检后查出梅毒,而此时她已贴身照顾雇主家的婴儿几个月……

北京市华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嵩磊表示,这些案件不只是中介公司用人不慎那么简单,更折射出家政服务市场“野蛮生长”的现状。

首先,家政行业需求量大、门槛低,很多公司只想着盈利,筛选考核机制只是“摆设”,招进来的保姆鱼龙混杂;岗前系统培训敷衍了事,导致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北京市西城区一家中介公司表示,虽然招收保姆时会看健康证,但证件有效期是一年,过期之后要保姆自己去补办,公司既不负责提醒,也不定期抽查。

“有些中介更过分,还给保姆办假证明,几百元就能搞定从业资格。家政人员的职业约束几乎为零,全靠个人道德自觉,想找个好保姆只能碰运气。”

其次,监管缺失,没有部门或机构对家政公司进行实质性资质审核。张嵩磊介绍,市面上的家政机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家政服务公司,与保姆签订劳动合同,与雇主签订家政服务合同。出现问题,雇主与公司直接沟通。另一类是居问服务公司,只负责把保姆介绍给雇主并收取一定中介费,最终签合同的是雇主和保姆。但无论哪类公司,都缺乏上层监督,普遍资质不足、证照不全。

虽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在2015年出台《家政服务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和《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但现实中这两个规定形同虚设,中介公司只在工商部门完成注册登记便可营业,其资质如何,基本无人问津。由于各方监督力度较弱,导致“黑中介”大量存在。有些中介甚至直接告诉雇主:“先交中介费,我这儿有的是人,总有一款适合你。出了问题,大不了赔你点钱。”

另外,行业不规范,导致雇佣双方维权不易。按照法律规定,实行员工制的家政公司必须给保姆买社会保险,作为补充保障,还可为雇主和保姆投商业保险。但实际上,很多公司都在打“擦边球”,前述北京西城区的那家中介就表示是否给保姆上社会保险纯属自愿。

没有保险,保姆的权利很难得到保障。对雇主来说,如果压根没跟保姆签合同,一旦出问题很难维权。制度缺位、监管乏力这些“硬伤”,为家政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埋下重重隐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家政市场囤局亟待解决

随着家政行业迅速发展,找保姆不再是难事,但找个“靠谱”保姆并不容易。保姆与雇主之间容易产生什么矛盾?为啥好保姆难寻?未来该如何规范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让家政这个行当吸引更多人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保姆数量越来越多,职能不再只是带孩子那么简单,形式也不再拘泥于熟人介绍。钟点工、月嫂、老人看护等“术业有专攻”的家政服务很红火,各类中介公司也竞相出现。

“如今,保姆已成为许多城市家庭离不开的帮手,是稳定的就业渠道,是城市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说。

提升保姆的专业水准,是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保姆照顾一家老小,她们工作得力,能大大提升居民幸福感。这个职业看似“边缘”,却非常重要。但近年来,媒体频频曝光相关的负面新闻:保姆偷窃雇主财物、打骂孩子、虐待老人……不少雇主表示,找保姆不难,但找“好”保姆不易。

从供给端看,我国家政企业近70万家,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区域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都将“阿姨”资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信息联动共享存在困难。

另外,家政市场由于培训和认证标准不统一,纵有数据却难具说服力。吉林农业大学家政系主任吴莹认为,家政市场供求矛盾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专业化培训和统一标准。目前培训大多由家政公司承担,一些小公司培训技能弱、支出少、观念差。“达到规定课时,满足师资配备,就意味着培训完成,很少有企业将满足雇主需求作为考核指标。”

“目前市场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月嫂、育儿嫂等工种之间无明确划分。”管理和监督缺乏,也使得互联网家政难向“体验经济”转型。

为遏制纷乱的家政市场乱象,不少业内人士将目光投向已经形成成熟产业的海外发达国家。

据相关资料显示,130年前,美国的大学就已经开设了家政学专业课程,纵观现今美国的3800余所大学,有700多所大学设有家政系/科,每年有数百万的年轻人和成年人在各类院校接受家政方面的训练。如今美国和欧洲的家政服务业已经进入了成熟期,提供服务的种类多样,涉及多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包括儿童发展与家人关系、食物与营养、家庭布置、家庭管理等。

在菲律宾,家政服务人员主要是拥有高素质的菲律宾妇女,她们不仅要接受完整的义务制教育,而且需要在专门的家政班培训两年,除了技能培训外,还要接受相应的语言培训。以“菲佣”为例,她们懂烹饪、会插花、可护理老人、还会教小孩说英语,这样高素质的家政服务大军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市场,仅香港地区的菲佣人数就超过20万。

大多数发达国家家政服务已经形成产业,从就业前培训到就业后监督、管理以及各种问题协调已经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的资格管理,有系统、专业的从业人员培训,有全面、完善的行业法律法规。

此前,我国政府也据此出台了多项家政服务政策标准,来规范月嫂市场上的培训和服务。

2017年7月,国家发改委、人社部等17个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f2017年)》,提出强化家政服务业岗前培训,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职业实行在岗“回炉”培训机制,保证有培训需求的从业人员“应训尽训”。

2016年2月,《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和《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标准中,将月嫂由低到高划分为6个等级。级别的划定参照资格证书、工作时问、客户满意度等因素。还针对月嫂提出了年龄应为18岁到55岁之间,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与等级相适应的服务技能,无犯罪记录和传染病等要求。

全国家政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陈平表示,此前各家母婴公司评级标准不一,给消费者带来困扰。设置统一的国家标准,既能给消费者参考,又能激励家政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提高水平。

针对家政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表示,接下来会加强针对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政策储备,研究制定家政服务提质扩容的三年实施方案,开展家政龙头企业和城市联动发展的试点,推进家政服务业的发展。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告诉记者,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行业协会还要抓紧制定家政服务业服务规范,地方上,可以尝试建立家政服務平台,使家政服务公司能在平台上注册、登记,方便与客户的沟通和服务。同时,做好家政服务宣传工作,增强消费者对从业人员的尊重和重视,提升家政服务员的社会职业地位。全面提升家政服务效率与质量水平,最大程度上满足广大民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猜你喜欢

家政母婴保姆
坚守与创新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在保姆家午睡
中介型家政O2O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
东方幸福 国际母婴月子会所 高端顾客的专享服务平台
母婴网
16招帮您培养好保姆
如此保姆
主妇与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