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色音乐进入大学课堂的重要性
2019-04-08李海君
张 婷 李海君
(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 六盘水553000)
一、引言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建设者,是祖国的未来。在大学生培养体系中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树德立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高校承载着树德立人的根本任务,肩负着培养新一代有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的重要使命。大学进行德育的主要方式是进行政治理论课教育,其形式较为单一。而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个性较为张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从表面上看较为良好,但从布置的思政课程作业来看,观念较为杂乱无章。如何进行优质的德育教育就成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红色音乐,是起源于中国革命期间赞扬、歌颂革命、热爱祖国的歌曲,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保家卫国的奉献精神。
在大学中将红色音乐引入大学课堂,可改变其单一的德育教育方式,并对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起到重要的教育价值与深远的教育意义。
二、红色音乐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珍惜得来不易的胜利果实
红色音乐写照出了中国的历史阶段,如《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悲痛诉说了入侵者的凶残和人民受到的严重损害与痛苦,歌颂中国人民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广博的展现了抗日战争雄壮场景,并向全世界劳动人民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进而描绘出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形象。
再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产生于1943 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双重打击,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这首红歌伴随着人民军队进军、民族解放的号角,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此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这样的作品非常多,大学生在进行红色音乐的学习中,可以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敌的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三、红色音乐为大学生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传递了深刻的民族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对广大的中国新青年提出了六点要求,其中第一点就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在现代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一部分学生沉迷与网吧游戏,经常旷课,他们的理由是:思政课太枯燥无味。中华文明5000 年的优秀传统美德,在红歌中有一定的体现,其中蕴含了深刻的民族美德内涵,将红色音乐引入到思政课中,让学生在美妙的歌曲中感受、体悟其中的思想力量,为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如《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中可感受到民族的情怀、祖国的伟大。在美妙的歌声中,学生感受到思想的力量、祖国的伟大。鼓舞其斗志,让这群大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心情更加迫切,让其为成为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四、红色音乐为大学生提供正能量,规范道德观
道德观是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的统一体,是人们对道德的看法与态度。而当今社会我们传统的道德观正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享乐等不良的观念所侵袭。对思想观念尚未成型大学生来说,正确道德观的确立尤为重要。红色音乐的内容以积极、向上的音乐形象感人至深,其中蕴含着浓浓的正能量,对于现今浮躁的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来说,可教育大学生倡导勤俭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辨别是非对错,端正思想品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五、红色音乐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提升素质教育质量
红色音乐在大学生中行使其教育功能的同时,作为艺术性、思想性较强艺术形式,其语言精练、易于传唱的特性、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将学生带入真、善、美的艺术殿堂,全面地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从而达到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的目的。
六、结语
总之,红色音乐进入大学的课堂,具有深刻的德育、美育功能。因而,大学教育工作者应大力挖掘红色音乐中的德育功能与美育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扬红色音乐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