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讨
2019-04-08杭国学
杭国学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意见稿)》在总体框架中提出,要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发展学生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的“生活即教育”原理指出: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生活决定了教育,需要契合生活实际展开教育;教育应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教育应该在实际生活中实施。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探究与实践,践行“生活即教育”思想,提升教育质量。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营造轻松氛围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创设生活化情境,有助于学生基于已有生活经验,展开合作探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生活实物、生活故事、生活模拟等展示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生活化情境,营造轻松氛围,激活学习乐趣。营造真实的生活情境,探寻数学与生活的契合处,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元、角、分》一课时,设计“小小商店”情境,模拟真实生活,设置物品单价,布置购买任务,鼓励学生结合“四则运算”知识,使用绘制的各种面额人民币,在教室内布置的“小小商店”中完成挑选、比价、购买、找零、兑换等学习活动,将数学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充分结合,提升学习质量。又如,在学习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的知识时,教师先在课前准备好积木模型,又让学生提前收集好生活中常见的牙膏盒、魔方和小球等。然后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他们动手实践,在游戏中感知物体是有不同的现状的。接着再引导学生把其中的一些物体进行分类,依次分别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最后再把实物进行分类,让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和生活化。笔者认为,如此得到的教学效果肯定要比教师单调地讲知识点要好得多。
二、借助生活化素材,契合教学需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挖掘生活化素材,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生活是巨大的素材库和资源库,科学挑选生活化素材需要契合教学需求,教学时可以选择具有话题性、问题性的生活素材,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与合作探究。比如,教学几何体表面积、体积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搜寻生活中的各种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包装盒,并带入教室,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方式完成学习过程。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体积计算方法。如学习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通过动手剪切,能够更直观地发现侧面展开图是长方体,并顺利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2πr2+2πrh。再如,学习《平移、旋转与轴对称》一课时,借助多媒体,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风车、旋转木马、钟面、摩天轮等旋转现象,引导他们总结出旋转的规律,即旋转是围绕一个点或轴进行转动的过程。
三、组织生活化活动,强化数学思维
做是学和教的核心,“生活即教育”思想要求我们组织生活化活动,为学生创造“做数学”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深入实际生活,在生活中参与趣味活动。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合作探究,发现数学奥秘,建构知识体系,强化数学思维。比如,教学“植树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到操场,通过问题:“大家量一量这里的长度和树的间隔,再计算一共种了几棵树,与真实种树情况一致吗?”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探究,亲手丈量各个相关变量,记录多次实验探究结果,再回到课堂,与教师一起分析数据,得出规律“两端种树棵树n=总长÷间隔数+1”。组织生活化活动,强化学生建模能力,实现在生活化活动中建构知识体系,强化数学思维。
四、鼓励生活化实践应用,优化教学评价
“教育应该为改造生活服务”。践行“生活即教育”思想,需要教师重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设计生活化作业,优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运用数学,并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预设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复习巩固。结合新课程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多样的作业形式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规律,再将学到的数学规律运用到生活中,在实践探究和动手参与中,完成生活问题的数学解答和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过程。从探寻规律到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再到在生活中实践应用,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比如,教学《比例的应用》一课时,可以从实际生活中的“大树有多高”着手,让学生从准备工具开始,亲身经历测量、画示意图、列式、求解等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通过自发的合作交流、互动探究、动手实践等,在生活问题中探寻比例的数学原理。
再如,评价《旋转与轴对称》一课的学习成果时,可以布置生活化作业“设计漂亮的标志”。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创意思考与动手操作,抓住旋转和轴对称的核心原理,再次对已学数学知识进行复习。优化评价方法,设计生活化作业、生活化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复习、巩固知识,领悟数学思想与方法,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五、结束语
践行“生活即教育”思想,为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创造了机会,为学生发展数学思维与核心素养提供了助力。为践行这一思想,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在探究中发散思维,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