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2019-04-08孙维一
孙维一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媒体融合是电视文艺节目创新的重要推动力,电视文艺节目创新又是媒体融合的重要落脚点。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电视文艺节目的时效性更强,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化,传播方式也更方便快捷。转变发展思路、借力新媒体平台、积极整合资源是必然选择。
一、当前电视文艺节目呈现的不同特点
第一,广播文艺节目和听众距离缩短,亲和力增强。随着直播节目的普及,如今广播文艺节目更加注重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往我们创作这类节目常常会利用主持人很有磁力的声音去播报,混播很清新美丽的音乐,主持词多为意境非常优美,很具有文学功底的语言。播报+歌曲+配乐的形式使得节目死板,和听众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远。如今广播文艺节目编导在播音处理上也不再是字正腔圆的播报方式,而是使用纯粹的家常话,甚至带有方言的味道,听起来就像邻家的朋友,非常亲切。以往的那种报台名、报节目的方式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活泼的节目炒作。主持人语言更加贴近老百姓,更加亲切。节目听起来既高雅、又通俗,极具吸引力。
第二,声音形象更加完美,艺术性增强,想象空间加大。广播是听觉艺术,广播文艺节目利用语言、音乐、音响三大类构成了声音世界。声音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它既能叙事,又能抒情,其中语言的叙事功能较为突出,而音乐的抒情功能又得天独厚。如内蒙古电视台主办的文学节目《从大漠走来的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为了突出诗人诗作豪放、抒情的特点,选用了蒙古族风格的歌曲作为节目的开始曲,为听众创造了一个广阔的思想空间。在节目中加入风声、马蹄声、车轮声等具有大漠特点的声音元素突出了诗人特定的生活环境,与他的诗作相得益彰,配上播音员富有情感的解说,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诗人形象。
第三,节目更加丰富多彩,互动性增强。如今无论是电视、报纸、广播还是网络,都非常注重体现互动。广播节目由以前的“我播什么,你听什么”的居高临下,单向输出,以传播者为主体的状态,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的“听众是上帝,服务于听众的双向交流、沟通与契合”的状态。这种完善受众的发展方向正是广播不断追求的目标,也和广播的自身使命相吻合。
二、电视文艺节目创新的手段
鉴于当前广播文艺节目的以上特点,在节目策划的时候,应该更加注意体现广播的媒体优势,要在“新”和“情”字上下功夫,这个“新”字包含几个含义:一是包装要新。广播节目的包装和电视有所不同,电视靠画面,而广播则主要靠音响,所以广播的包装不仅需要有美妙的音响效果,同时还要有优美的语言。这就要求策划者精心的构思、创作,音响师的默契配合以及播音员纯正而充满激情的播音再创作;二是形式要新。广播文艺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也极易风格雷同,没有新意。要想在节目内容上出新,就要摒弃老脑筋,开拓新思路。广播文艺节目要突出知识性、娱乐性、欣赏性。听众通过收听广播,总是想得到些什么,要有所收获,这是广播文艺与家庭音响的最大区别;三是风格要新。体现广播节目风格,主持人起着极大的作用。所以,广播节目的主持人非常重要。不同的文艺节目要有不同的风格。在文艺节目里,主持人不仅是主持人,还要成为一名杂家、表演家,甚至是歌手、文艺工作者、文学家。在节目中显示突出的个性才能够更赢得听众的喜爱。广播文艺节目的个性,就是它的特点或特色所在,它可以是“新”、“奇”,也可以是唯我独有的。
三、内容与技术协同求进
在电视文艺节目创新过程中,无论形式和表现手法怎样变化,新时代广播电视文艺的创作生产、发展管理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要求,遵循互联网时代文艺创作与传播的基本规律。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实现受众聚拢和受众沉淀,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同时,要加强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抢占舆论制高点,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使网络空间成为凝聚共识的新空间。
内容建设不可轻视,融合发展必须以内容为主,推进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把精品意识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力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融合发展是一次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媒体变革,电视艺术与融媒体的创新发展也必然包含技术的深度融合,因此,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新发展,将长期积累的内容生产优势、传播公信力优势与新兴媒体的多媒体传播、多元交互等充分结合。
四、结语
总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信息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已经成为媒体领域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形势发展催人奋进,媒体和电视艺术的融合任重道远,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建立融合传播的阵容,打造融合产品,才能开创电视艺术创新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