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满族民歌的演唱特征
2019-04-08赵松奇
赵松奇
(大庆歌舞团(大庆演艺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满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古老的渔猎民族,满族民歌生动地反映满族人民渔猎、采集、农耕等生产劳动的场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东北的满族民歌的演唱方法加以阐述。
一、共鸣
在歌唱中,人体发声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鼻)腔,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起着不同的作用。而满族民歌的演唱方法常用以下几种方式:
1.常用口腔共鸣。口腔共鸣是一种非常自然的重要共鸣,适合中声区的演唱,而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中,声区大多都不超过八度,这种共鸣在演唱中强调轻松自然的咬字吐字,松动下巴以求得自然的口咽腔共鸣,这种共鸣有利于喉头位置的稳定。这种演唱共鸣方法,在萨满神歌中运用的很广泛。
2.强调头腔或鼻腔共鸣。头腔共鸣就是在正确呼吸支持下,声波通过控制之后通过鼻咽腔而获得的高位置声音。头腔共鸣是歌唱中最关键的一个共鸣体,它能使音色明快、铿锵有力、富有的较强穿透力,发出银铃般的声音,并有助于高音演唱保持位置统一。这种共鸣在满族民歌小唱中应用比较广范。
3.胸腔共鸣的巧用。胸腔是位于声带以下横隔膜以上的胸部肋骨内,包括肺和气管与整个肺部。胸腔共鸣指歌唱中的胸腔在自然打开放松的基础上的轻微振动,在戏曲中又叫“膛音”。此部位体积较大,位置较低,声音效果深厚有力,音色雄浑,善于表现深沉、庄严的情绪。
胸腔共鸣随着音区的变化会有一定的改变在下行的较低的旋律中更能体现。在满族民歌的号子中经常运用胸腔共鸣,它要求声音浑厚、有力、有强烈的劳动特征,如黑龙江.牡丹江市的《拉网小调》演唱时要把字牢牢咬住字托住气息用胸腔共鸣唱出的声音就会结实、铿锵有力。
二、用声
根据不同的曲调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演唱环境大致可分:真声唱法、轻声唱法、高低音区的真假声结合的唱法等几种。
1.真声唱法。指演唱过程中全部声带振动,大多用胸腔呼吸以口腔共鸣为主运用气息冲击声带使声带产生振动产生声音的效果,听起来声音比较结实、明亮、高亢、粗旷、豪放、浑厚、音量和有力等优点,但容易受音域的控制,高音演唱困难,比如像我国的藏族民歌、苏北号子等。在满族民歌的演唱过程中,真声唱法由于受当地环境的影响所以真声的唱法主要还是号子、萨满神歌运用的较多。
2.轻声演唱。就是运用气息声来支持演唱,声带保持松驰的状态,这一部分的演唱只能在换声点以下演唱,音量以弱为主,气息不用吸满,室内演唱较常用,假声结合运用的较多。效果听起来象声带闭合不好有有点漏气的感觉,这也是满族民歌由于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原因。如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的《悠摇车》。
3.假声唱法。也是满族民歌演唱中常用的发声技术。多半是指用假声、弱声也就是常说的半声,演唱时声带大部分闭合,而其中边缘声带振动所产生的带有泛音效果的一种演唱方式。
4.真假声相结合的发声技术唱法。就是要求达到“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的演唱境界,演唱时根据风格的不同,随时调节歌唱状态,大大提高了歌唱能力,丰富了音乐表现手法,拓宽了演唱音域,所以比其他两种唱法更具有合理性,在东北地区用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方法,主要是一些号子、山歌、小唱运用的较多,如蒙古族民歌、新疆民歌、山西和云南等地区的一些小调、山歌号子等,都是各地域少数民族民歌唱法中很有特色的歌唱发声技术。正是由于这些具有特殊演唱效果的歌唱发声技艺,才使得我国各地的民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它兼用真假声弥补了单纯用真声或假声演唱的缺限。
三、咬字、吐字
在咬字上讲究元音和元音之间和谐的勃着唱,在咬字上保持紧跟旋律前紧后松的特点,将后面相同的元音勃着的成分可以省略。如nioniya鱼后面的“ha“中的“a”就可以省略。强调咬字的喷口及字头重音出声,字腹引长,字尾轻声收声的全过程,那么汉语歌词的满族歌曲,除了个别特殊的满族歌曲之外,其余也都与我国传统的民族演唱方法是一致的,强调字正腔圆,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语言歌唱形象生动、亲切、富于生命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征,民间流传着“宁要刚,不要康”这样的说法。歌唱是语言的扩大与延伸,换句话说,语言就是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歌唱中不同的语言特点决定了不同地域民歌的演唱特征,在吐字行腔及相关审美特征的构成上存有较大的差异。我国民族声乐是依据汉语的语言特点,讲究“以字行腔、以字传情、腔随字走、字正腔圆“。由于汉语的字由一到四个音素构成,字音又包含声、韵、调,所以歌唱时较注重语言的韵律。
总之,“语言是民族演唱风格的灵魂“。东北满族民歌在用满语演唱中,讲究的咬字、吐字技术很有民族特征,从口型上看其特点牙关距离较近,开口小,嘴呈扁圆形,字被送到牙齿背后,声音听上去明亮,吐字清晰,但是气息用得少,声音传出的距离不远,音量小、高音紧张,尖细,缺乏戏剧性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