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实践

2019-04-08王晓宾徐少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年1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实验室实验教学

王晓宾, 徐少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刑事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 102600)

0 引 言

刑事科学技术作为特色鲜明的公安专业之一,其在强调工、法结合的前提下,尤其注重警务化、实战化能力的培养[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充分把握“双一流”建设机遇,大胆探索,努力创新,始终坚持并努力实现“教、学、练、战”一体化模式,借鉴国内外法庭科学人才培养经验[2-4],充分发挥中心师资、教学资源、管理、社会优势,本着“边建设,边运行,不断积累,逐步完善”的原则,坚持“实践教学4年不间断,模块内容多层次、分阶段”的理念,立足刑事科学技术学科,面向全校进行刑事执法训练和技术创新活动,通过建设一流刑事科学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打造更加符合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公安改革和公安队伍建设需求的卓越刑事侦查、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中心概况

中心隶属于刑事科学技术学院,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2年8月被教育部列为“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为全国公安院校中唯一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中心目前拥有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刑事图像、理化检验、法医物证、犯罪现场勘查等6类实验室,共32个功能实验室,室内使用总面积1 975 m2,其中教学实验室19个1 596 m2;科研实验室8个271 m2,药品库、器材室及准备室5个共108 m2。中心拥有VSC-5000文检仪、毛细管电泳、气相色谱、红外色谱等大型仪器设备,共计2 252台,总值3 889万元。中心面向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侦查专业、国内安全保卫、治安学等全部专业开设实验实训课程,共有实验项目资源总数368个,年均承担实验实训课程4 500余课时,并完成了共计2.2万余人时实验项目。

2 中心发展顶层设计

2.1 中心建设指导思想

中心建设以刑事科学技术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侦查学、犯罪学等为侧翼,依托六大课程群,按照“两个平台,三大模块”,着力刑事科学技术“三大核心能力”训练。本着“边建设,边运行,不断积累,逐步完善”的原则,坚持“实践教学4年不间断,模块内容多层次、分阶段”的建设理念,进一步拓展和夯实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资源支撑平台,立足刑事科学技术学科,面向全校进行刑事执法训练、自主学习和技术创新活动,以更好地服务公安一线,真正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具体指导思想(见图1)。

2.2 人才培养目标

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五个服务”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公安部要求的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三大核心能力(“犯罪现场勘查、物证检验鉴定、刑事科学技术信息化应用”)培养,以“综合+专长”作为专业培养特色,通过“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系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的知识、方法,具有较强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公安实战能力、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实际工作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能够在公安机关从事现场勘查、分析、重建以及常规物证检验、鉴定工作,以及适应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6]。

图1 中心建设指导思想

3 中心建设实践

3.1 “两个平台”“三大模块”建设

中心对应“两个平台、三大模块”(见图2),对中心课程进行规划、分类,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配套进行网络平台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整合、改造实验室。

为了使实验资源达到最大优化,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刑事科学技术人才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和创新活动创造条件,中心完善实验室空间结构规划及功能划分,按照实验功能划分为教学类和学生科研类实验室。教学类实验室包括:文件检验、痕迹检验、图像、法化、现场勘查等实验室。学生科研实验室包括:文件检验、痕迹检验、法化、图像、特种显微镜等实验室。

3.2 构建“分模块、层次化”的独立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中心建设目标,学院对旧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主要修改原则为:① 在总课时不增加的前提下,调整课序,避免教师在1学年2个学期课时分配不均的现象;② 适应公安技术一级学科及刑事科学技术二级学科的建设需要,增加高等数学及计算机的课程种类及课时;③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优化实验室资源,将各专业课程实验科目整合成独立实训课程;④ 根据旧培养方案实施以后遇到的问题,取消部分课程,并增加能代表当前刑事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课程[7-8]。以“三大核心能力”为主线,按照“两个平台、三大模块”,将实践教学划分为:案件现场勘查、物证检验鉴定、刑事技术信息化应用三大模块。把模块内的实践内容划分为认知型、应用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形成了分层次、模块化、独立性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应用型和综合型实践环节作为主体,学时比例应超过60%,认知型和创新型实践低于40%[9-10]。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贯穿中心建设各个环节的积极性和根本性因素,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刑事技术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刑事执法实训教学平台及实验室管理等建设工作中起主体和主导性作用[11-12]。通过国家级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教学团队建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心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师资人员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相对对立性,特别是在公安技术被列为一级学科的大背景下,其体系内部的建设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为确保实验室功能正常运转,实验室成员对实验课程保障有力,指导充分,分工明确,将实验室成员分为实验教师和实验员两类岗位。

同时实验教师建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通过“引入一批”“推出一批”“培养一批”“共享一批”,充实师资力量,采取引入、培训、交流等措施,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教师的开放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实战意识,以及规范化意识、精细化意识、信息化意识和系统化意识,使之与实验实训教学任务、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

此外,中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爱岗敬业,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机制建设,使师资队伍培养做到上下机制灵活,内外交流高效,打造一支师风师德高尚、年龄梯次合理、学缘结构良好、教研互长、专兼结合、具有攻坚克难能力的创新型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队伍[13]。

3.4 加快信息化建设

中心以促进和发挥优质资源共享作用为核心,完成了实验中心网站以及相关系统建设等工作。

(1) 中心门户网站建设。学院根据中心的建设目标,协同北京凯达鸿科技有限公司设计了中心的门户网站。该网站主要涵盖:实验中心简介、实验中心对外交流简讯、实践教学资源数据库、实验中心对外开放管理、大学生创新项目、实验耗材管理等内容。

(2) 实验课表查询系统研发。针对目前中心承担实验实训课程量大,实验场地紧张,实验安排冲突等,设计了课表查询系统,主要包括时间、区队、地点,实验项目、耗材需求等查询要素,设计了录入冲突检索,针对录入及检索情况设计了加速器软件等。

(3) 研发考试系统。痕迹检验课程、文件检验课程、电子物证课程模拟训练及考试系统的研发和测试工作。为实现上机考试及计算机自动阅卷,中心在学院项目经费的支持下,积极组织相关力量,对考试系统进行研发和试用。目前,痕迹检验课程、指纹检验课程模拟训练及考试系统已经完成,可以使用。

(4) 指纹记录与分析软件平台建设。该平台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的软件平台,其功能是有效地记录指纹鉴定人员在指纹鉴定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信息,并通过后台导出原始数据,供科研机构和实战部门使用。其作用为:① 提供详细基础数据。记录指纹鉴定人员评估现场指纹的价值、三级特征、不同阶段点取特征的数目、位置、角度、顺序等信息和鉴定结论等信息,为开展指纹鉴定领域的基础研究提供数据支持。② 提高指纹鉴定的科学性。针对疑难指纹的鉴定,通过使用该软件平台,可以完整、详细地解释指纹鉴定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提高指纹鉴定的透明性与可靠性。③ 支持盲测考核。为实战部门盲测提供平台,不但节省测试时间,同时提高统计结果的效率,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3.5 管理体制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

(1) 实验室管理方案建设。为适应当前公安基层的发展需求,充分贯彻落实我校加大实验实践教学力度和提高质量的方针政策,本着全力为教学、科研和办案做好服务的理念,优化配置实验室资源,对实验室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学院领导班子的统一领导下,中心由实验室负责,教研室参与,统筹分工,共同完成实验室各功能室的管理。并固定在每年新学期开学召开一次实验室管理人员会议,做好兼职人员和助管、助教的工作交接以及工作分配,确保实验室管理的连续性。

(2) 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近几年,中心发展迅速,为配合做好实验室管理,先后建立了多项制度,包括:实验耗材使用管理制度、实验人员管理制度、实验室对外开放管理制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10多项制度。

(3) 人文环境建设。学校规章制度、课程设置,教育质量等制度虽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环境即人文环境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同样举足轻重[14]。近几年,学院更新和升级了部分实验室,实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实验条件改善,加强了实验室楼道宣传板和室内宣传环境建设。

3.6 对外开放、服务社会

(1) 对学生全面开放。中心在满足日常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或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源,开展创新研究。在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期间,实验室在保证日常教学和管理秩序的前提下,对学生实现完全开放。

(2)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除了日常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参观交流等,中心在每年新生入学季校园开放日,科技周等为广大新生及家长开放,在观摩过程中开展入学教育和实验安全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初步了解刑事科学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3) 向中小学生开放。以中心为平台,依托实验室科研成果,协助北京教委成功完成多项北京市基础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翱翔计划、雏鹰计划等,将刑侦科技转化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使得全市近万名中小学生受益,为北京人才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4) 反哺公安实战。2016年,中心根据合作单位的需求,利用学校的教育培训资源,成功举办“重庆市城口县公安局轮值轮训专题培训班”2期,“广西梧州市刑事技术培训班”1期,培训学员260余人次,培训效果良好,受到参训学员一致好评,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履行服务社会责任。依托实验中心成立运行的司法鉴定中心,累计为社会办理案件及出具相关鉴定意见100余起,有效履行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使命,也为刑事科学技术实践教学积累了素材和经验。

4 中心未来发展思路

(1) 继续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以公安大学的网络信息化建设为核心,以先进齐全的实验设备为技术支撑,以“特征识别”为主攻方向,建设刑事技术信息化应用实验室,打造高素质应用型刑事执法人才培养实验环境,推动实践教学管理、资源管理、自主实训等各项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和实验资源,建设能满足教学、科研和办案为一体的高水平生物物证检验实验室[15]。

(2) 提高网络化管理的应用水平。完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网站内容,建立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具有丰富的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实现网络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等功能。

(3)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专业质量保障和监控机制,完善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奖励为实验室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根据学校工作相关要求和实验中心管理建设方案,在保证安全秩序的前提下,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和备案,为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自主实验、学科竞赛、第二课堂等提供更加有利条件。

5 结 语

经过5年的不懈建设,目前中心已经逐步成为立足学院、面向全校、辐射全国的优秀实验教学中心,不仅为开展专科、本科、研究生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实训平台,而且成为在职民警和外警培训的重要基地,发挥出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是,在建设一流警察大学的道路上,中心与其他一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进步的地方。因此,中心应当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加大软硬件建设投入,结合公安特色,发挥行业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育优秀的警学人才,才能为国家的公安事业输入更多新鲜的血液。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实验室实验教学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