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欺凌,你需要知道的十个事实
2019-04-07张国英
张国英
1.什么是校园欺凌?
全世界第一个界定校园欺凌概念的是挪威学者Dan Olweus。1982年,挪威的三个男孩因不堪忍受欺凌而相继自杀,这一事件引起了挪威政府的极大关注。挪威卑尔根大学的Dan Olweus教授于1983~1985年领导了全国性的学校欺凌问题调查研究和反欺凌运动(Olweus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 OBPP),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欺凌干预运动。
2.校园欺凌的情况普遍吗?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发布的一则报告,全球32%的学生近一个月内都曾遭遇校园欺凌。他们所遭受的包括身体上的暴力欺凌,也包括辱骂、中伤、排挤等言语欺凌。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少年,可以完全避过校园欺凌。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2016年的统计结果显示,12~18岁的美国中学生中,有23.1%过去一年中在学校或网上遭遇过不同形式的欺凌。日本2015年发布的《儿童青少年白皮书》称,87%的中学生在中学时期遭受过欺凌,没有欺侮过他人的比例不超过12.7% 。
在中国,校园欺凌同样存在。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了十个省市五千多名中小学生,32.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6.1%的中小学生表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3.校園欺凌行为有哪些?
言语欺凌:取侮辱性绰号,侮辱其人格,例如说某个孩子是废物、蠢猪。传播关于某个孩子的消极谣言,如“某某和某某好了”。嘲笑、讥讽、贬抑某个孩子的体貌、性取向、家人或其他。
精神与关系欺凌:社交冷落,例如故意忽视某个孩子见面打招呼。孤立排挤某个孩子,让其他孩子不要跟某个孩子一起玩耍、分组和做游戏时不让某个孩子加入。威胁、恐吓,例如说“你要再敢,我就找人打你”。
身体与行为欺凌:对某个孩子进行重复性的身体攻击,推撞绊倒、拉扯头发、拳打脚踢,使用刀具、棍棒等攻击。干涉某个孩子的个人财产,损坏教科书、文具、衣物等。恐吓、威迫例如强迫对方抄作业、打扫卫生、洗衣服。敲诈、索要金钱或物品,故意公开某个孩子的个人隐私或秘密,例如传播受害者父母离异。
性欺凌:未经对方允许或在威胁、恐吓下搂抱、亲吻、触摸、脱衣服、性器官接触、性器官侵犯。逼迫或威胁对方做出性行为,为他人提供性服务,看有关性的图片、视频,用性器官或象征性词汇骂对方。
网络欺凌:在QQ、微信等网络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分的言论、传播殴打或撕扯某人衣物的图片、视频、音频等。
咨询中临床所见,现在学校里最常见的是言语和关系欺凌,主要是因为人际交往而引起。关系欺凌更为隐蔽,需要父母和老师对此更为敏感。网络欺凌在不断增加,而且因为网络传播的特性,造成的伤害和影响范围也更大。
4.校园欺凌会造成哪些伤害?
欺凌事件的发生,最直接受到伤害的就是被欺凌者,但这并不意味着被欺凌者是唯一受到伤害的人,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被欺凌者
身体:擦伤、淤青、脑震荡、牙齿脱落等肢体伤害,更易产生健康问题,比未被欺凌的孩子头痛和胃痛高出2倍。
心理:长期处于害怕、无力、自责、挫败、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中,对大脑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增加患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风险,严重者导致自杀。
行为:奖励刺激反应降低,学业成绩下降。厌学、逃学、 成为欺凌者、 反社会行动。
人格:创伤后遗症、人格分裂、人格扭曲、价值观错乱、失去对人性的信任。
欺凌者
导致人际关系障碍,不会使用合理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成年后可能会虐待伴侣、亲密他人或孩子。更容易卷入暴力事件、发生危险行为(吸烟、酗酒、药物滥用、过早性行为等)。
旁观者
产生慌恐、担惊受怕等负面情绪,因为没有阻止而产生内疚、羞愧、自责,造成精神压力,为了避免被欺凌加入欺凌者,引发更多问题。
可以说校园欺凌事件中,没有真正的获益者。
5.为什么有的孩子欺凌别人?
从小被大人打骂,习得成人的行为模式——误认为能控制别人、让别人服从就是强大,体会控制他人带来的快感。
总是遭受被挑剔、嫌弃——试图掩饰自己的脆弱,害怕被伤害,所以先攻击别人。
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不佳,没有施展能力的舞台,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想以此证明自己很重要。保持群体一致性、追求合群——对看起来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身体残疾、着装另类等)选择孤立、辱骂、嘲笑。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的第二阶段,想要获得成人的力量感和掌控感,认为自己“我长大了,不需要你管”,但却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对边界与责任有清晰的感知,一些行为可以说是在违法的边缘试探。
6.引发校园欺凌的人格基础是怎样的?
研究表明,欺凌者和受欺凌者都可能具有某些相对稳定的人格倾向。与攻击最相关的三种人格特质是:易怒(因为极其微小的刺激而爆发的倾向)、沉思(被激怒以后将愤怒的情感留在心中的倾向)以及情绪敏感性(体验到不适感和不足感的倾向),这些人比其他人倾向于爆发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从欺凌者角度看,他们往往自我评价过高,并且通常具有较高的精神质倾向。8-12岁的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嫉妒心和报复心理,在遇到打击和挫折时容易产生欺凌行为。
从受欺凌者角度看,一些中小学生因为生理上的原因,如身体肥胖、矮小、瘦弱等,受到讥笑或歧视,难以被其他同学所认同和接纳,被排斥在同伴群体之外,从而导致其自卑、敏感、内向的心理特征,容易成为受欺凌的对象,通常具有较低的自尊,比较内向,而且情绪不稳定。
7.什么样的孩子最容易遭受校园欺凌?
最主要的原因是:丧失父母保护的孩子。
好的家庭环境和开明的父母,会成为孩子的铠甲,而恶劣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则会让孩子变成“恶魔”或者早早的催生出孩子自己的盔甲,让他们提前进入成年人的世界。
通常情况下,孩子最开始受到欺凌時都会告诉家长,如果家长的反应与处理方式让他感受到忽视、指责、无效,孩子就会慢慢地不在开口,选择独自忍受,体验到无助与绝望。父母们或许不知道,给不了孩子需要的保护,会让孩子自己一个人遭遇多少人生至暗的时刻。
作为家长我们要知道,在伤害与悲剧发生之前,我们可以采取很多行动。可以每天花点时间和孩子聊天,谈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如果怀疑孩子遭遇到校园欺凌,建议用冷静温和的语言谨慎询问,和孩子谈一谈遇到危机怎样才是表现自己强大的恰当方式。
8.遭受校园欺凌为什么不敢求助?
很多成人对此不重视或弱化问题的严重性,也不干预,有问题出现时指责孩子,比如说“你不招惹别人,别人怎么会招惹你?”“你怎么这么懦弱?”这会让孩子认为被欺凌是因为自己太弱了,如果再报告就是自己太无能,而大部分的孩子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无能。
家长老师处理方式欠妥,使用劝阻、惩罚甚至威胁欺凌者的方式解决问题,孩子事后遭到报复,因此不再信任成人能够妥善处理。有的孩子想融入团体,担心说出或承认自己被欺凌会被大家更加排斥,即便被欺凌也和欺凌者一起玩,当作无事发生。
9.大学生群体中校园欺凌多吗?
校园欺凌事件一般大多发生在小学、中学阶段,而到大学阶段相对来说校园欺凌已经明显减少。有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已经到了明白是非的年龄,相对来说不会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大学生同样会有校园欺凌现象的存在,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被校园欺凌的群体比例:初中生占42.5%、高中生占32.5%、大学生占15%。2019年,宁波市镇海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校园欺凌案件一审宣判,5名大学生被判刑。
大学里的校园欺凌更多表现为言语欺凌和人际关系中的冷暴力,流言蜚语、排挤、无视,临床常见一个宿舍成员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可能会去孤立其中一个成员。
如果在大学遭受校园欺凌,应该主动向第三方进行求助,如父母、老师、学校、社会公益组织、执法机关等。多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都提供公益咨询、解决学生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及危机干预等工作。
防止大学校园欺凌的一种方式可以是建立同伴机制的校友互助会,在这个体系中每个新生都会分配给一个高年级学员,在入学后为他们指引方向预防欺凌发生。
10.如何预防被欺凌?
校园欺凌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法律、家庭教育、群体心理等诸多方面,不仅仅是简单的教育问题。
2019年10月2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提请审议。与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相比,修订草案增加了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时强制报告制度、校园欺凌防控制度等内容。
修订草案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和处理,并通知被欺凌和实施欺凌行为的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监护人;学校应当配合有关部门根据欺凌行为性质和严重程度,依法对实施欺凌行为的未成年学生予以教育、矫治或者处罚;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应当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引导。可以说面对校园欺凌,整个社会不光有零容忍的态度还有切实有力的行动。
人性本身包含善与恶两个部分,我们无法完全阻止恶的出现。但是面对恶,从“责任”的角度看,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面对欺凌,如何树立自己的界限、捍卫自己的权利是需要被欺凌者对自己承担的责任,也是被欺凌者需要学习的能力。遇到问题,要学会反抗,有能力自保。你可以不扎人,但一定要有刺。
责任编辑: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