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竹制 一切似可制
2019-04-07钟鑫小于
钟鑫 小于
近日,本刊记者在随杂志社前往四川成都崇州进行调研时,发现了一处如世外桃源般的村落。沿着乡村小道前行许久,峰回路转,发现一片地垄整齐的农家菜地。这里四面环山,树丛茂密,有一位小农弯着腰,正在犁地。在蓝天白云和夕阳西下的映衬中,那一时的画面美极了。这里就是位于成都崇州市道明镇的竹艺村。
道明镇自古以来就是产竹之乡,其竹编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这种手工艺如何服务于现代生活,如何在新时代和高科技引领下获取新的发展动力,是当地人一直在思考的。
2012年,以竹编文化为名的崇州市开始寻求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而中央美术学院也正在为学生寻找既可以提供创作灵感,又可以深入传统手工艺研究的工作基地,双方不谋而合。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双方探索出了“学院+农户+基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深度合作6年后,于2018年5月,正式建立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这也是中央美术学院的第三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此前的两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位于浙江东阳和云南大理)。
“学院+农户+基地”模式
中国美术学院会定期组织学生来到竹艺村进行田野调查和实地创作,学生的创作是否能够转化为成品,还需要当地农户手艺人的技术把关。同学们脑洞大开,我们在竹艺村的竹编博物馆中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竹制品和竹编产品,每一样都爱不释手:竹制键盘鼠标、竹制壁灯、竹制计算器等。原来,竹子似可以做一切生活用品。
在高校学生走进基地学习传统文化、更新竹编创意的同时,当地农户的手艺人也会定期走进中央美术学院的课堂和讲台,传授他们关于传统竹编的手艺。除了将竹编的手工艺带近央美的课堂,老艺人也会以学生身份走进教室,学习美学和运营,使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实现跨界融通。
美院成都工作站的设立,让手艺人看到了发展的希望。“竹”不出户,手艺人可以和美院师生展开创意碰撞,使传统技艺植入现代设计,未来的产品也希望被更多人接受和使用。
“慎思·明辨”创意作品展
在我们调研的同时,一场由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师生主办的竹文化创意作品展正在进行中。一件件竹藤编制的创新作品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的教授、老师与传承人共同创作完成的。
这次作品展的总策展人是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田海鹏,他介绍说,这次创意作品展是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系列活动,也是美院成都工作站的一次乡村实践展。有的同学从“川”字做起了文章,创作了名为了《川川川川II》的竹藤椅,还有的同学根据竹艺村所在的无根山,创作了作品《有跟山》。“有根山”作品就设在竹编博物馆门口,是由中央美院五位设计师共同合作完成,是将竹艺村后面无根山的原型抽象化处理,运用竹编的语言结合下方竹艺村传统竹编工艺的晒垫形成的立体装置。
大师范儿
据竹艺村党支部书记方科介绍,中央美术学院不仅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技术核心,同时也为这里带来了宝贵的社会链接。一些国内外的设计大师慕名而来,结合竹艺文化设计了很多另当地人意想不到的竹制艺术品,如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烽带领学生设计的一个建筑实践案例——“竹里”。一座名为“竹里”的建筑不仅吸引了建筑专业师生前来观摩,同时也使竹艺村成了网红村,项目也应邀参加了多项国际建筑展,生动呈现了当代中国建筑的崭新气象。
“竹里”不仅是一副建筑作品,更是一栋实实在在的建筑,农户和学生就工作生活在其中。调研中,我们也真实地走进了“竹里”。
身在“竹里”,我们了解到,竹里的设计理念,源于陆游《太平时》里的诗:竹里房栊一径深。
这个在乡郊田野上盘旋着的青瓦房,由轻型钢木构架支撑起内向重叠的环形青瓦屋面,从空中俯视“竹里”,它展现给人们的是无穷大的符号“∞”。盘旋的屋面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两个内向的院落,为室内提供了丰富的景观层次,内与外,竹与瓦,新与旧的关系被概括在“大象无形”的屋顶之下。
除袁烽老师外,当代艺术家刘伟福,中国青年诗人、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馬嘶,传统生活美学践行者冯玮以及法国利摩日国立美术学院老师、泰国建筑大师、美学大师和书法家及国外留学生等,也成了竹艺村的新村民。在这里,他们也有了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