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化辅助下的高中时政教学

2019-04-07左仁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课件教材信息化

◎左仁光

在高中政治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更多创新的机会和可能。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青睐。它既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求知渴望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信息技术的融入给学生了解多元信息,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也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对于政治现象有了更多的接触和多元的见解。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辅助教学作用是多方面的,教师要首先掌握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并且使之灵活的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

一、整合多元教学资源,精心制作信息多媒体课件

在信息化社会,教师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料有了更多便捷的途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教师备课的过程,从时间上可以大量的节省。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制作仅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整合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它只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将教材研究与电教手段相结合而成的一个“课件”,只有将它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发挥它的优势,达到我们的最终目的。教师在认真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考虑多媒体课件的科学性。学科内容被整合到课件之中,科学性如何体现出来呢?首先从政治这门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要明确呈现出政治学科的性质。多媒体课件,要具有清晰的条理性。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参考教材教材上的框架经过充分的论证思路是非常清晰,而严谨的。因此,只有认真地研读教材充分的把握教材的知识网络体系的基础上,再进行课件的制作,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学科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这也要求教师将课件的内容做的重点,突出想略得当。而且要让学生拿到课件通过翻看课件,可以完成自主学习,因此课件的内容要尽量的做到详实而生动富有可阅读性。第二课件本身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课件本身可以作为师生之间进行学科专业交流的工具和媒介。课件要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服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其次是要体现出课件的易用性,因为教学过程决定教师主要精力应放在教材分析、传授和师生交流上,对于软件的演示和操作仅是“举手之劳”,不可占用太多时间或进行太复杂的操作。第三,课间要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课件更多展现出来的是教学内容的基本形式,然而从形式转向本质的内容,还需要教师结合讲授的过程,让学生抓住其中的核心要领。因此,课件的制作需要教师充分的准备,并且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要在课件之中有效的解决教学的各项难点,有效的突破学生在学习方面中的一些阻碍。让课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真正体现出学科的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入精彩实例,活化高中政治课堂

要想把高中思想政治这门课程学的扎实,学的透彻,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而课程本身的特点逻辑性较强,内容也非常庞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引入一些实例辅助学生的理解,进而充分的激发学生更强的学习热情。因此,为了引入一些恰如其分的实例,教师首先要善于在生活中去收集相关的案例,并且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随时随地的运用政治学的逻辑思维去理解生活百态。教师更是可以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将一些与课堂内容联系非常紧密的好的新闻视频截取下来,通过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播放给学生进一步的带动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将政治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案例的分析中去。

例如,焦点访谈就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新闻类的节目。焦点访谈经常会围绕着一些热点的事件,组织调查和访谈,从而制作成新闻节目。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观看这样的视频节目就可以有很多思考和收获,如果教师在从思想政治专业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就更能够抓住这些案例的本质,更充分的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程自身的魅力。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借用信息化的综合技术手段,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进一步的丰富,体现出创新性,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猜你喜欢

课件教材信息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