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策略研究

2019-04-07王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集体心理健康

◎王蓉

前言: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初始阶段,很多学生逐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注重心理健康的渗透式教育,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阐述自身的几点认识。

一、营造良好的集体心理氛围

气氛是影响人们心理、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人们通常会感到快乐、满足。相反,在一个紧张、压抑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感到焦虑、恐惧,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所以,为了给学生创设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学生高效学习、快乐成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良好的集体心理氛围,不仅会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和谐相处,还会让学生产生心理归属感[1]。而良好集体心理氛围的创建并非易事,班主任要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例如,班主任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以平等的、期待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能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成绩差的学生,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向任何一个学生,以此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和疑惧心理,从而形成一种学生尊重教师、敬重教师,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班级氛围,建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合作融洽的师生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有利于增强学生心理素质[2]。

二、进行专业性心理健康辅导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建议即可,它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多班主任虽然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更多时候扮演的是一个“兼职教师”的角色,这很难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班主任应当加强对这方面的学习,平时多看一些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视频等,再采取合适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心理。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点心理品质:自理、自律、耐性、毅力、自信、会学、乐学、交往、合群[3]。在笔者看来,班主任可以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比如,为了对学生进行耐挫、自律教育,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给学生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总而言之,班主任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专业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譬如,很多小学生存在厌学心理,班主任要多看这方面的书籍,了解厌学心理的特征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再立足实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通过专业性的教育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枯燥心理、疲劳心理等各种不良心理得到缓解。与此同时,经常性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自豪感,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因为不懂得与他人相处,以及性格内向等各种原因产生负面心理,这些均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得以改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互动平台,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会建立合作互助、团结友爱的朋友关系,这会增强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并让学生产生集体自豪感。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课后时间开展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实践活动,而班主任则扮演裁判等角色,和学生一起互动,通过这些丰富的实践活动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此增强学生心理素质。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表演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表演活动之中,比如让学生扮演“白雪公主”情景剧,通过具体的情境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嫉妒心理的可怕,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帮助学生克服嫉妒等不良心理。

结论: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应当明确自身的责任,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尤其是对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中,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集体心理健康
我为集体献一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警犬集体过生日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