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2019-04-07何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断句文言文考试

◎何芳

引言: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通过文言文,学生可以了解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传统中国文化。此外,在初中语文考试中,文言文的占比量较大,考点较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熟悉掌握。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采用传统教学,学生吸收较慢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一般采用逐字逐句翻译讲解,让学生明白文言文中每个字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关于该字词的其他意思,强硬让学生记住上课所学知识点。但是,对于刚刚深入了解文言文的初中生来说,文言文有点晦涩难懂,让学生死记硬背应对考试,并不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导致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以在实际中应用。例如“焉”字,在文言文中,有助词,表示语气舒缓的意思;有代词,表示疑问意思;还有兼词,相当于是的意思……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记住所有的意思,然后应用与考试中,但始终模棱两可,说明学生知识接收了这些知识,但并没有完全理解所讲知识。

2.生硬学习,无法通读文言文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通常老师在讲台上逐字逐句向学生们讲解文言文,学生在课本上记录老师所讲内容,老师讲的多,学生思考的少,机械地记录重点,然后死记硬背,虽然能够理解基本知识,应对平时考试,但是却不能通读全文,理解不了整篇文章所讲详细内容,更不要说整篇文言文所表达的情感。事实上,学习文言文主要是学习中国历史的、传统的文化,其精髓在于欣赏文言文中的意境,但是,学生如今生硬的学习方式,只能学到皮毛,认为足以应对考试就满足了,但是,有些时候应对考试也很困难。例如,在语文试卷中会出一道书本以外的文言文题目,需要学生通读整篇文言文,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然后进行作答。如若不能理解,或是知道大概,考试中也是很难应对的。

3.基础薄弱、学习氛围不足 初中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一些篇幅较长,文章较为复杂的文言文,学习基础薄弱,对文言文也比较陌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被动接受老师所传授的文言文知识,对文言文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氛围比较不足。在初中语文考试中,文言文这一板块难度较大,学生通常不愿意主动去攻克,逐渐产生心理畏惧,没有较好的学习氛围。

二、文言文学习探究策略

1.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老师通常是向学生翻译整篇文章的意思,然后在一字一句圈出重点词句,让学生在书本中被动记笔记,导致在学习过程中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没有积极性,自然没有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转变教学方式,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核舟记》这篇文言文,文章较长,读起来较为困难,文章里一些描写的词句也比较难翻译,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一些小片段,结合文言文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同时可以营造学习文言文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提倡朗读背诵文言文 在文言文学习中,不仅难以将一些字词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话,还难以断句。

通过断句,学生可以在翻译方面省时省力,还可以更加理解句子的语气语调,从而更容易明白文言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山峡》这篇课文中,描述了山峡的气势磅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进行这一句的间断就很容易就很容易理解所描写的三峡壮观景色,就算不能完全理解字词意思,也能够清楚大概意思。提倡朗读背诵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学生在进行断句和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背诵,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更好的进行句子的断句。

3.注重积累,促进学生融会贯通 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就是注重积累的学科,平时看的多,读的多,自然视野就会更加宽广,文言文亦是如此。此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一些分类,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刺进学生融会贯通。例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老师可以在讲解文言文时进行一个汇总,让学生多多积累,这样在学习文言文时,就可以迅速反应出来,达到预期学习的效果。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学生积累的文言文知识点越来越多,理解能力也会逐渐增强,学生素质逐渐提高。不仅如此,在语文考试中,平时积累的文言文知识也能应用于课本以外的文言文考试,答题会更加熟练。

三、总结

总之,在文言文学习之路上的问题出发,逐个攻破学习上的阻碍,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通过不断的积累学习,逐渐提升学生的素养,使学生在文言文方面能够越来越优秀,以此达到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断句文言文考试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断句” “密码”费人解(二则)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妙用标点巧断句
你考试焦虑吗?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