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
2019-04-07陈怡如
陈怡如
一、建立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的时候,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还可以使学生能够提炼出合理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智慧学习的环境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规整到统一的思想框架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使他们将相关的数学知识连接起来。比如对于数字来说,需要将整数、小数、分数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不同类型数字之间的相互运算和转化。而对于图形来说,则需要对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知识进行整合,同时能够建立起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从而使学生养成整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此同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了解,从而创造知识体系,根据所学知识的不断深入对这个体系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分清楚知识的重难点,确定最核心的部分,从而实现对知识结构的灵活应用。
二、实现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的转换
数学学习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需要在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之间进行转换。专注模式指的是学生利用专注的数学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常处于注意力比较集中的状态。而发散模式指的是学生能够以非常规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往往发生在学生使用各种常规方法都无法解题或找不到解题思路的时候,发散思维可以提供新的点悟。这需要学生适当放松注意力,避免精神紧张。应试教育下,很多教师只关注到学生的专注模式,忽略了发散模式的培养。在智慧学习的环境下,学生要灵活转换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才能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而通过开放性题目的求解练习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突破原有的思维惯式,从而获取新的突破口,实现由专注模式向发散模式的转换。这需要教师能为学生的思维模式转换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引导,使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得到拓展,智慧得到生长。
三、突破惯有思维,实现思维创新
在智慧学习的环境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时候不断进行创新。对于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问和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惯有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样就会产生很多奇思妙想。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不能一味否定,而是要合理捕捉这些想法中创新的火花,使这些火花产生创新的成果。学生的思想创新可能比较短暂,因此教师要利用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启发学生,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能够被留住和被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年、月、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闰年平年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中实现思维创新。在学习之前,教师先询问学生“今年几周岁、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周岁数和生日数量应该是相同的。然后,教师问学生:“李伯伯今年60 周岁,但是他只过了15 个生日,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若按照惯有思维想象则很难理解其中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是以前生活条件不好没有办法过生日;有的学生认为是李伯伯记性不好,忘记自己生日。然而,当教师从闰年和平年这个角度来引导学生之后,学生就很容易突破惯有思维,从而实现思维创新。
四、加强课堂互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要改变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加强互动与沟通。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基本的了解,既可以更好地进行查漏补缺,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而对于学生来说,通过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可以将教师的丰富经验用于自身的学习中,从而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角度的度量》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测量教室中三角型座椅上一个角度的大小,在实践中教会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测量经验分享给学生,比如角的一条边需要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对齐并保证在测量过程中量角器位置不发生变化。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测量。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角度的测量方法。这与教师在黑板上画角,讲解测量方法相比,可以使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相关知识。
总的来说,在智慧学习的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本文主要从建立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学生专注模式与分散模式之间的思维转换、实现思维创新以及加强课堂互动这四个方面探讨教学方式的创新。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智慧学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