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下的高中物理综合解题能力的提升
2019-04-07连丹青
连丹青
众所周知,高中物理是一门具有极强逻辑性的学科,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质的飞跃,逐渐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当代高中生面对的升学压力也日益增大,部分学生的物理成绩不尽如人意。由此可见,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解题能力至关重要、势在必行。今天,本文就以“基于高考下的高中物理综合解题能力的提升”为主题进行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为提高我国高中生的物理成绩贡献笔者的微薄之力。
一、抓住考点、重点,进行针对性的高中物理综合解题教学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复习教学的时候,应该针对高考考纲抓住重点,保证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能够具有针对性。显而易见,高中物理知识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可谓是形成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从广义上进行划分,能够将其分为力学、光学、电学、原子结构与原子能以及热力学五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五大部分中的重点与考点,抓住每一部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及每一个知识点的考查方式。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研究历年物理高考试题可知,五大部分中最容易考查学生物理综合解题能力的是力学,并且力学也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大部分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除此之外,光学以及电学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在高考物理试题中占据的比例也较大,需要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而原子结构与原子能部分偏重考查物理公式,对于学生的物理综合解题能力考查较少。由此可见,教师应该侧重于力学的解题教学,并且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高中物理综合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并研究每年的《高中物理考试说明》的变化和每年各地的高考试题,抓住常考点和考查的热点,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物理模型进行解题教学
现阶段,我国多数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物理模型的频率非常高。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可知,物理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高中物理中很多抽象的问题。众所周知,学生在解答物理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较为抽象的问题,加大了对学生理解、想象能力的考查,影响了学生的做题效率以及做题质量。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选用借助物理模型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做题思路。长期以来,学生在脑海中会形成相应的虚拟模型,在遇到抽象的物理情境的时候,能够运用虚拟模型来进行解题,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做题效率和正确率。比如,学生在解答磁场相关的习题时,教师应该借助一些铁屑模型来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促使学生能够真切实际地感受到磁感线,为学生解答高考题奠定基础。通过研究历年的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可知,物理试题中出现的力学题目较多,而且较为繁琐、复杂,我们在解决此类题型的时候,应该采用模型化的分割方式,也就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力学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割,分割为不同的模块,并进行分析,最后将其综合,进行解题,这一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高中物理综合解题能力。除此之外,在培养学生高中物理综合解题能力的时候,还应该将较为立体的物理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将平面的物理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进行解答,转换解题思路,统观全局来解决问题。与此同时,高中物理教师还应该灵活运用电路图模型以及力学模型来进行解题教学。
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网络图式的发散思维解题技巧
笔者通过调查部分高中生,得出结论:多数学生在遇到综合性较强的高中物理习题时,不知道应该如何找到解题方法,没有清晰的解题思路。由此可见,多数高中学生的物理思维不够发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鉴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采用网络图式的发散思维解题技巧,进而能够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方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自身就应该采用发散思维进行教学,将一些物理知识进行串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力学的复习教学时,应该将“牛顿第一定律”(描述力与物体运动之间关系)、“牛顿第二定律”(阐述力、速度以及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能量守恒定律”(描述力、速度以及能量之间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动量定律”等进行综合教学。因为在高考中,经常会出现考查综合运用各定律的题型。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脑海中逐渐构建起完整的力学体系,才能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将各个力学定律运用自如。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高中物理综合解题能力,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密切关注并研究每年《高中物理考试说明》的变化和每年各地的高考试题,进行针对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的物理教学,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高中物理综合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