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文言文课堂实效性研究

2019-04-07赖伟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重点难点学案文言文

赖伟连

一、引言

对于高中生来讲文言文的得分是很难的,因为文言文考的不仅仅是背诵,它要求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定的理解,只有在这基础上才可能拿分。如何才能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力呢?这就要求学生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功底必须扎实,必须掌握相关的词语和语句结构和语法知识。接下来就是课堂上的诵读与思考分析,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来完成整个课堂的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

二、提高文言文课上实效性的措施

1.多读少讲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以课堂讲述为主,教师是主体,学生努力地听讲。然而这样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学生的理解水平差异性很大,有些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速度,老师讲完的知识点学生还没理解,教师又开始下一知识点,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小,会认为文言文太难,因此放弃文言文的学习,把时间放到语文的其他部分或者其他学科上。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自己多讲、学生多听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对的。教学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懂,不仅仅是学完。知识点都学完了又怎么样,保证学生都学懂学会才是完美的教学。在课堂上,学生才是主体,必须让学生多读,多思考。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精挑细选的好文章,代表性也很强,有感情地诵读可以激发学生情感,正如古话所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理解文言文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但是讲解也不是盲目地讲,而是有针性的,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进行思考,最后再进行讲解。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讲解,然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完善,这样课堂的学习质量会更高。

2.语境的理解 文言文的阅读必须读懂文章的语境,有时候相同的字句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会完全不同。例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之”字,意思有很多,“桓侯故使人之”为人称代词,“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为指示代词,“君之病在肠胃”为结构助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动词等等,意思多变要根据语境来判断它的意思。所以语境的理解也是很重要的。

3.准确把握字句的含义 在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要不求甚解,只是欣赏地阅读。但是分析文章的具体内涵时,那就要根据语句的难易程度,必要时必须逐字逐句地分析。对于一些简单的语句,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去翻译,让他们来讲述字句的意思。对于一些重要的难点部分,学生通过注释也不能理解的地方,就需要教师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具体含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给予启示,让学生更多地去思考,而不是直接地告诉学生答案。例如,在学习理解“其真无马邪?”这句话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这个语境,这句话前一句是说天下没有马这一结论。那想一想天下没有马,这可能吗?肯定是不可能的。针对这结论的评价就是后面的两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让学生来猜测,接下来怎么说合适呢,应对这个问题,发挥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在这个语境中,有一些学生很快就会说出难道没有马这个意思。其他同学经过同学们的分析也会很快对比出正确的答案,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锻炼学生逐字翻译的能力。

4.利用导学案进行有计划地教学 导学案是所有教师课前必须要准备的。有的可能是文字式的记录,有的可能是图文结合,有的可能是列表形式,总之不论是什么形式的导学案,都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导学案中,可以注明课堂的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又通过哪些方法让学生理解通透。将一些实例也写到教案里,通过实例让学生对重点难点理解更容易。当然,导学案不是照本宣科,导学案是教学生如何掌握知识的计划和方法,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参照一个方案。不论导学案是教师自己编制还是借用他人的,都要将导学案内容理解透,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教学过程进行调整。

此外,文言文中还有一词多义,语法结构,特殊句式等重要内容,这些就要靠平时的积累来加深印象了,因此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巩固也尤为重要,教师要加以指导和监督。

三、结语

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语文的成绩,还应该是为了欣赏、为了应用,以及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以上的几个措施,总结起来就是要教师将课前的准备与课上的辅助教学结合起来,也不要忘记课后的巩固学习。文言文的学习需要教师的认真和细心。这个工作也不是一个教师就能完成好的,需要教师们根据自身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探讨和研究,制定出适合不同类别的教学指导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文言文,学好文言文。我相信只要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就一定能让高中的文言文课堂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

猜你喜欢

重点难点学案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乡愁导学案
大型引水隧洞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应对策略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第5讲 科学探究
“比例尺(一)”导学案
推进“四个全面”破解重点难点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