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伪命题”走出真实践
——记南浔区应急管理局探索实施“企业安全生产无隐患管理”模式
2019-04-07李志华张艳梅
文/本刊记者 李志华 张艳梅
2018年以来,南浔区于浙江省率先探索开展“安全生产无隐患管理企业”创建,总结形成一套“企业安全生产无隐患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建立覆盖各行业的风险管控清单、岗位隐患识别库和隐患排查表为基础,以“三查一改”解决方法为重点,切实解决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不能常态化开展的难题。2019年,在全区电梯和木地板等108家生产企业开展试点,成效显著。
“企业安全生产无隐患,是什么概念?”
“要说无隐患,是不可能的!隐患是动态的!”
9 月19 日下午,记者走访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最先见到的是车间围栏看板上贴满了安全生产无隐患管理制度及车间风险四色平面图,记者提出疑问时,跟随记者走访企业的南浔区应急局办公室主任吴燕解释到,无隐患追求的是一种状态化管理。
记者走访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车间时,车间一线员工能很熟练地对照隐患排查表对自己岗位进行风险排查。张艳梅/摄
无隐患非“0隐患”
“刚开始推广无隐患模式的时候,有人质疑,这是伪命题。”吴燕在走访时介绍,无隐患管理不是要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绝对无任何隐患,而是要求企业通过有效查找、控制、科学预防,及时消除隐患,实现风险得以控制、隐患得以治理、事故得以预防的最终目的。
据了解,无隐患管理是以岗位为单元,以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基础,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依据,以双重预防机制为载体,以企业可持续发展(SCORE)项目为模式的安全管理方法。重点突出设备设施本质安全“无缺陷”、岗位安全隐患管控“无盲区”、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无漏洞”三个方面,分行业创建标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可查、可控、可改,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
找问题 创建无隐患管理新模式
早在2 01 5年,企业可持续发展(SCORE)项目落户南浔区。该项目实现中小企业自主式安全管理机制和方法,转变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让员工主动参与到安全管理当中来。
“在深化实施SCORE 项目模块的过程中,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得到改善,员工愿意提出个人诉求,但安全方面涉及极少,通过调研发现,员工对岗位风险识别能力存在知识欠缺,难以发现隐患,或者根本不清楚自己岗位有什么隐患。安全管理人员又不具体操作岗位,很多隐患也不能及时察觉。这样很难实现隐患查找的常态化。”吴燕告诉记者,带着问题,南浔区应急局在区委常委领导的重视下,局领导带头深入辖区内各大小企业开展调研并总结,打破传统限制,创新隐患排查治理方式,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总结形成一套“企业安全生产无隐患管理”模式。
绘制风险分布图。以岗位为基本单元,组织管理、技术人员和岗位员工对岗位设备设施、场所环境和作业活动的危险因素进行剖析,制定本岗位的风险辨识表,形成企业风险辨识表。并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将生产岗位存在的风险分级,标示在平面布置图上,形成企业风险分布四色图,在公司、车间进行公示。
形成风险管控清单。企业对安全风险采取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制作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的风险管控清单。重大风险、较大风险由公司直接管控;一般风险由车间管控;低风险可由班组管控。
建立岗位隐患识别库。在风险管控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岗位风险点防控措施(如齿轮防护罩设施)失效或者弱化的可能进行全面的辨识,形成岗位隐患识别库。
制作隐患排查表。结合企业实际,将隐患识别库的内容按照设备、作业环境、作业情况、制度落实等方面进行分级分类,建立覆盖公司、车间、班组、岗位等各层级的隐患排查表。将隐患排查表发放到各层级人员手中,并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各层级人员的隐患识别能力。
为达到常态排查治理,实现岗位作业无隐患,企业通过“生产前全面排查、生产过程中周期巡查、生产结束后复查”,开展全员隐患排查工作,对发现的隐患严格落实防范措施、及时整改,定期进行统计分析预测,逐步实现无隐患安全生产。
重方法 实现隐患排查常态化
“我们经常反思,为什么监管人员每次到企业检查,都能发现或多或少的隐患问题?经过走访调研发现,很多企业并非不想查出问题,而是能力有限,说到底,这就是企业主体责任如何落实的问题。”吴燕告诉记者,无隐患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模式,是企业将主体责任落地的实施方法,南浔区应急局重点运用“三查一改”方法进行推进。
建立岗位隐患识别库,解决员工不会查。在区应急局邀请专家根据行业岗位风险点进行全面辨识的基础上,形成动态更新的、具有行业特点的岗位隐患识别库,制作覆盖公司各层级的隐患排查表,各岗位、各层级的隐患排查人员,在应急局搭建的“智慧监管”信息平台上的隐患排查模块,输入关键字或上传照片即可对照识别岗位隐患。
抓教育强化全员参与查。企业全员参与是无隐患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基础,区应急局重点抓企业无隐患管理组织架构,做好无隐患管理相关培训。企业根据已编制的隐患排查表,以岗位隐患排查为重点,同步落实班组每日岗前及离岗前“一岗双查”、车间每日巡查、公司每月督查三个层级的隐患排查,做到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信息化建设督促企业每天查。为及时掌握企业无隐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应急局搭建无隐患管理平台,采用参与度积分制,督促各企业开展隐患每日自查、自改、自报,并由班组、车间、公司三层级分别于每周、每月和每季度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平台积分作为企业无隐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指标,综合分值作为最终验收的重要参考。
闭环跟踪确保隐患迅速整改。区应急局通过企业上报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在平台中对企业隐患进行分类,再通过对企业隐患数据的分析和汇总,对隐患重复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预警。以“分类治理—评估验收—销号管理”的闭环方式进行全程跟踪整改。
“在模式的推进过程中,区领导的重视也是离不开的。从项目调研、启动及推进过程中,区应急局领导亲自抓,每周最少要听取1 次工作汇报。”吴燕介绍到,项目启动后,应急局内部成立工作专班,定期组织企业召开座谈会,总结分析落实情况。今年在局领导的督促下,编制了《南浔区安全生产无隐患管理模式工作指南》,推动了全区试点工作的开展。
抓落实 企业实践见成效
据吴燕介绍,2018 年以来,南浔区在电梯和木地板等108 家生产企业开展无隐患管理试点,成效已显现。
隐患排查操作性增强。“吊具设备没问题”“安全帽没问题”“设备电气部件正常”……记者走访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车间时,一线员工杨俊正在岗位上进行隐患自查。他告诉记者,这样的表格很实在,直接告知岗位有哪些风险,具体隐患点在哪,一一核对后,就可以安全上岗了。据公司安全管理员吴凯介绍,通过风险评估,公司绘制出风险四色图,放置在车间门口,告知员工具体的风险点,并通过发动全员参与的方式让所有员工根据各自岗位的隐患检查表进行日常排查,实现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问题。
久盛地板工作台改善 李志华/摄
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增强。记者走访时,久盛地板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办公室主任叶江告诉记者,以往企业的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主要由安全管理人员执行,一线员工参与度较低。运用无隐患管理模式后,企业采取激励机制,激发了员工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员工成为无隐患管理运作中的主要执行者,极大程度地推动了一线员工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的落实。在开展无隐患管理的半年时间里,全厂共收集隐患信息160余条,采纳员工安全合理化建议30余项,其中重大、较大隐患整改率100%,其他隐患整改率95%以上。
企业本质安全提高。过去企业风险管控措施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风险较高场所风险管控措施存在缺陷。如,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车间机器人作业区,原来围栏可以随意打开和进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经过论证,公司在围栏加装安全光栏和到位检测传感器,并与机器人程序关联,如有人意外闯入,实现机器人“秒停”,提升了企业本质安全。
“隐患是事故诱因,而风险的失控就会带来隐患,所以想要预防事故,对风险的管控和隐患的治理是关键。” 南浔区应急局局长施永伟称,创建“无隐患管理模式”,就是在监管上寻求突破,充分发挥每个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让隐患排查全员化,常态化。预计到2021 年,南浔区将完成200 家无隐患管理企业创建,行业实现全覆盖,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安全生产南浔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