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驻在国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专访中国路桥安全质量监督部总经理张荣亮
2019-04-07包冬冬
文/本刊记者 包冬冬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路桥”)是中国最早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四家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作为国际工程承包界的知名品牌,中国路桥在保障工程质量之时,始终将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本刊记者专访中国路桥安全质量监督部总经理张荣亮,请他介绍中国路桥“走出去”后的收获及感受。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您简单介绍下企业的情况。另外,中国路桥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在安全生产领域是否曾经遇到过一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张荣亮(以下简称“张”):中国路桥的前身是交通部援外办公室。从1958 年开始走出国门,承担中国政府对外援助项目建设;1979 年正式组建公司,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2005 年成为重组后的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目前主要从事道路、桥梁、港口、铁路、机场、房地产、工业园等领域工程承包及投资、开发、运营业务,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近60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同时承建了一批有地区和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荣获了多项国内、国际大奖,成为国际工程承包界的知名品牌,享誉世界。
中国路桥40 年栉风沐雨,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一路摸爬滚打,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不计其数,其中,在安全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社会安全问题。
中国路桥安全质量监督部总经理张荣亮
与国内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不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面临的社会安全形势差异极大,情况也极其复杂,尤其在亚非拉一些欠发达地区,恐怖袭击、绑架勒索、抢劫、偷盗等问题非常突出,公司许多驻外机构及其项目均面临严峻的外部安全风险,驻外员工时刻要承受外部安全威胁和境外工作的双重压力。因此,面对各类意外突发事件,“一个都不能少”是中国路桥应急管理始终坚持的信念。
为此,中国路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与我国驻当地使领馆及当地政府长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前往最危险的国别和地区慰问前方员工等,有效控制了外部安全风险。
同时,从另外一个维度——项目当地员工的安全管理来看,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我公司在境外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业务,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欠发达的国家居多,一般都要雇佣大批当地员工,他们的职业素质差异也很大。如在欠发达的非洲等地区,当地工人很少能接受到正规的安全教育,客观上造成了他们安全素质偏低,工作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不利于工程的安全生产。因此,如何对当地工人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尤其在安全生产方面,要求他们做到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是一个典型的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各个驻外机构结合不同的当地情况,制定了符合自身需求的措施方案或管理模式。
如在卢旺达办事处,当地员工是工程建设实施的主力军。在进场之初,各项目会分工种、分层级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项目中方安全管理人员对当地秘书进行英语版安全培训教育,当地秘书再对当地工人进行当地语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培训教育,尤其针对特种作业人员,中方安全管理人员还会亲自演示授课,重点讲解各类安全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培训结束之后,项目部会组织理论和实操两部分考核,综合得分合格后,才允许上岗。此外,每月25 日,项目部还会对当地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和巩固他们的安全素质。
再如在要求较高的肯尼亚蒙内铁路运营公司,对当地员工的培训分为“基础培训和提升培训”两个阶段:基础培训阶段由“专业基础培训、在职接续培训、现场实践培训”组成,提升阶段由“技能竞赛、技能等级晋升、能力提升培训”组成。同时,运营公司不断完善现场作业标准,组织修订完善各主要工种、关键环节的中英文《作业指导书》,并制作英文版教学视频,做到科学严谨、切合实际、图文并茂、易懂易行,并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正向引导和正向激励,对防止事故、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实行奖惩机制。
记: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日趋突出。结合国际上的经验、教训,以及您多年的实践总结,您认为,国外安全管理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当前,我国安全管理领域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本人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在海外从事工程管理工作,已经长达16 年。长时间的海外工作让我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我认为,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借鉴的安全管理经验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高素质产业工人,是保障项目安全生产的关键性力量。他们的工人入职门槛高,一般都经过正规院校学习或专门的培训和资格认证,然后成为建筑施工行业员工。高素质的员工能更好地保障规范化、标准化的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另外,还要有相对健全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如在塞尔维亚,企业施工必须聘用当地的安全公司的员工,组成安全管理团队,团队人员至少3 人以上且持当地资格证书;施工前,必须在当地有资质的医院对员工进行分工种的体检;施工中,关于设备、临电、消防管理等必须由当地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检测或认证等。
此外,对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我认为,高素质的职业化安全管理人员和全过程动态监管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如在马来西亚,法规要求专职安全工程师的配备是项目前期资审及招投标环节的必要条件,且安全工程师是专职职业,对业务能力要求较高,薪酬一般较其他工程师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较高,职业具有吸引力,且工作过程中,他们作为独立的力量,由项目总安全工程师统一管理,不受现场施工负责人调配,能够对项目的安全施工起到较好的保障作用;还有,当地政府和企业均重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过程动态管理,并执行严格的奖惩机制,大力问责安全生产违法事故事件,促进社会各界形成重视安全生产、不敢违法违规的良好氛围。
最后,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也就决定了安全生产仍然是一件复杂严峻、任重道远的工作。从长远来看,国内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加强源头管控和治理,如发展产业工人队伍,提高准入门槛,培育高素质职业化产业工人,从根源上提高现场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此外,如果想尽快提高现阶段安全管理水平,需要学习部分国家在安全管理职业化队伍建设、事故责任追究力度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如安全管理人员要更加专业化、职业化,职级岗位更富有吸引力,更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加大主要负责人的事故追责力度方面,要避免形式主义,形成对企业和个人的震慑。同时,也要注重全民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从而培育出良好的安全文化和社会氛围,引导安全管理工作稳定发展进步。
记: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中国路桥针对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哪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张:中国路桥多年来也一直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地探索提高公司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从而切实保障每一名中外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在此前提下,为驻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首先,虽然中国路桥的大部分项目都位于海外,需要按照属地化要求,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当地政府监管要求,但作为中国企业,中国路桥仍然严格按“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做到始终坚守底线思维,不断强化红线意识,这既是中国路桥自觉践行“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光荣责任,也是积极保障员工安全、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
其次,中国路桥在上级单位——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面贯彻落实“三基四化十二到位”管理要求,积极践行“安全管理是第一管理”的理念,推动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其中,“三基”指的是基层、基础、基本功,重点强调抓基层组织和员工、基础安全保障能力、岗位基本功和技能资质建设;“四化”指的是安全生产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建设;“十二到位”指的是安全总体认识到位、风险识别分析策划到位、体系制度建设到位、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有效刚性培训到位、资源配置到位、安全管理组织与能力到位、动态监督检查到位、奖惩机制落实到位、应急管理与应急处置到位、经验教训的总结吸取分享到位、安全文化建设到位。通过上述管理要求的深入落实执行,在境外由中国企业负责实施的同类型项目中,中国路桥所属项目的安全管理能力一直名列前茅,甚至在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整体比较中,也表现优异。
还有,中国路桥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其中,公司总部除了对机关员工开展安全培训外,积极为各驻外机构和项目提供培训支持,包括:每年按计划组织邀请安全专家赴境外大力开展社会安全 “送教上门”培训活动,组织驻外机构领导层、管理层开展集中安全培训,组织驻外员工网上在线安全教育,为境外项目统一采购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等。2019 年6 月和10月,中国路桥组织了两期由公司领导、总师总助、机关各部门管理人员、各驻外机构领导及重点项目负责人、安全总监共200 余人参加的脱产集中安全培训活动,极大提升了受训学员的安全素质。公司各驻外机构和项目也下大力气聘请当地安全公司进行培训,满足当地要求。
记:结合当前安全生产趋势,对于未来的安全生产工作,您还有哪些设想?
张:未来的安全生产工作一定是紧密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将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进一步得到提高和改善,社会民众的安全意识和素质也会随之显著提升。同时,政府的监管会日益完善,企业的管理会日益规范化和标准化,如果再结合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我相信在建筑施工领域,未来安全生产工作的改善,首先,是依靠现场作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如产业工人或者是高素质的“大学生工人”,逐渐取代以农民工成为建筑工人的主体力量;其次,未来的安全管理人员或安全工程师应该是职业化、专业化的,他们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受人尊敬,能够充分发挥对项目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最后,未来的项目安全生产工作会大量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安全管理信息化和现场作业机械化、自动化,并有效地监测和预警各类危险因素,最大幅度地减少人员暴露于危险的作业环境中。
说到这里,可以介绍下中国路桥“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实践——在黑山实施的高速公路项目。该项目桥隧比高达60%以上,全线共设16 座分离式隧道,单线总长35.482 km,而且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安全风险极高,因此,项目下大力气采取机械化作业施工,购置了一批隧道悬臂掘进机、双臂液压凿岩台车等设备,最大限度地从隧道开挖、锚杆安装、挂网等环节减少人力投入,最终人员数量减幅达50%,不仅控制了施工风险,而且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未来的安全生产工作一定是全方位的进步,从前期源头设计,再到过程监管提升,希望这一天尽快到来。